经济危机的始点和终点

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440 浏览:94251

经济危机对市场经济而言是一场灾难;对经济学而言则是一个尚未的“谜”.

200多年来,经济学界的无数学者精英为解密经济危机呕心沥血.从“生产过剩论”到“货币主义”、“理性预期”、“芝加哥学派”、“创新理论”等,直到1936年凯恩斯发表《通论》,“有效需求不足”论,成为经济危机理论的集大成者,宏观经济学也随之应运而生.

“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本质上都是在强调供给过剩,背后隐含着对“投资过剩”的担忧.问题是,不论在1929年大萧条,还是2008年金融风暴之前,美国并不存在由于供给过剩的标示——“物价下降”和“库存增加”.

大萧条前,1925年-1928年的四年中,美国总体库存水平一直维持在0.9%左右相对平稳,甚至低于战后的平均水平;库存也不存在因供给过剩的激增,美国总批发物价指数一直保持在1925年的67.3和1929年的61.9(1927年-1949年等于100)之间的水平,物价没有因生产或供给过剩而急剧或持续下跌的痕迹;

2008年以前的数年,美国的CPI上涨率一直保持在3.2%-3.8%之间,略高于GDP增长率,不存在不断攀升的物价下跌.美国2005年库存甚至减少了0.1%、2006年±0.0%、2007年又下降0.4%,没有供给过剩的任何迹象.

如果危机的始点,即不是“生产过剩”,也不是“有效需求不足”,那么到底经济危机是怎么爆发的呢?

迄今为止,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百思不得其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总是将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混为一谈.
危机始点:“恐慌性需求萎缩”

经济增长和收入的增加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积淀出为追求更高利润而不断增大的投机资本.不满实体经济投资的利润水平,资本的天性会驱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本(“热钱”),转向利润率更高、风险更大的金融投机或不动产倒卖,以更轻松地用更快的速度赚钱.争相抢购将投机商品的被炒到“临界质量”后,经济泡沫或金融市场就会坍塌——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金融危机是指仅限于金融界内部的危机.金融恐慌只要不蔓延到整个社会,就不会引发经济危机.1989年的日本股市崩盘、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股价暴跌、2007年的中国股票大跌之后发生的金融震荡,都是金融危机没有引发经济危机的证明.

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机制为:投机市场崩盘→社会恐慌→恐慌性消费需求萎缩(恐缩)→供给被过剩、库存增加、物价下跌、生产被萎缩、企业倒闭、投资下降、失业增加→全面萧条的恶性循环.

美国1929年大萧条期间的经济衰退的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危机前原本正常的经济过程会被突然打断,人们因投机市场崩盘所产生的、对自身生存和未来收入的担忧会唤起“自卫本能”,该本能促发“消费需求”突发性地萎缩.1929年以后大萧条的几年中,不仅奢侈品消费骤减,就连美国人生活必需品的咖啡和卫生纸的消费量都在下降——灾难便从这里开始.

也就是说,是经济危机导致了生产过剩,而不是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

2008年经济危机(金融风暴)后的情况也很相似,美国和日本的恐慌性需求萎缩的总量为:美国2008年-2009年约-9070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国民收入GDP11.6万亿美元的7.8%.日本约-0.22万亿日元,相当于2007年国民收入GDP515.5万亿日元的4.3%.

既然经济危机的起因不是“生产过剩”,也不是“有效需求不足”,那么对抗经济危机最优先的经济政策,就不是像凯恩斯主义主张的那样单纯地刺激消费,而是如何减弱或防止“社会恐慌”.如美国政府2008年早期果断收购“两房”公司3000亿美元的债务,其对稳定民众恐慌心理的作用,就会远大于后来几个6000亿美元的所谓救市.

只要恐慌性消费需求不出现,金融危机就不会导致全面的经济衰退.因为,金融危机只会让资产泡沫破裂,其结果最多是一部分人的投机资本,进入了另外一部分人的口袋.

对民众而言,除了被抵押的房地产因投机亏损而丧失外,不应出现生存危机.如1990年(泡沫崩溃后)日本的收入增长23.5万亿日元,消费反而增加10.6万亿日元;1991年收入增加减少到14.5万亿日元,而消费反而增加了6.7万亿日元;到1992年收入再减少到4.4万亿日元,而消费还是又增加了6.5万亿日元.

民间消费不仅没有在经济泡沫崩溃造成的金融危机后,发生“恐慌性需求萎缩”,反而有增无减.所以,当时的金融危机就并没有诱发经济危机.

虽然经济危机的始点具有突发性,恐慌性需求萎缩会随着金融危机造成的社会恐慌突然发生,但是经济危机的终点却不会戛然而止.虽然经济危机会随“恐缩”突然降临,如以投资和消费水平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为标志的话,经济危机的终点却会延迟较长一段时间.整个曲线会很像延伸很长的一个花样滑板台,最初冲下一个很陡的下滑后,经过缓慢的回复才会回到起点.全球金融风暴已经过去五年了,美国经济仍然没有回到2007年水平,与1929年大萧条后的情形似曾相识.

1929年进入大萧条后消费需求开始萎缩,到1934年前后才见底,而整体消费水平直到1941年才回到1928年的水平,从衰退到终点历时约12年;2008年“两房”和“雷曼兄弟”的倒闭所造成的恐慌心理也许仅维持了几个月,但民间消费从2008年一季度开始连续下降了六个季度,整体国内消费水平直到今天(2013年5月)也没有回到2007年底的水平. 泡沫能量与危机能量

经济泡沫与投机资本等价.经济泡沫本质上是资产泡沫,当资产泡沫膨胀到“临界质量”后、就会在一个突发事件(如股市暴跌和“雷曼兄弟”倒闭)的引爆下崩溃. 资产泡沫存量会长期残留在经济过程中,不会自行消失.美国1929年大危机前,1922年-1929年的资产泡沫存量约2199亿美元,当时的人均经济泡沫存量1787美元,是1929年美国人均GDP838美元(当年)的2.1倍;美国1989年-2008年的资产泡沫存量约23.2万亿美元、2008年的资产泡沫(存量)率为46.8%;日本1990年经济泡沫崩溃时资产泡沫存量约2083万亿日元,为当时日本经济泡沫崩溃前1989年GDP402万亿日元的5倍;中国经济泡沫存量(1990年至2011年间)约为145.6万亿元人民币,是2012年中国GDP的3倍.

经济泡沫所形成的能量,可视为“危机引爆能量”;经济危机爆发后对国民经济的破坏,表现于资产存量的损失和收入流量的下降,其总量构成“危机破坏能量”.

金融泡沫崩溃的临界质量决定于:1.泡沫存量的规模;2.泡沫的形成速率;3.民众的泡沫承受力(人均GDP与人均经济泡沫的比值).

经济危机的终结,有赖于人类对经济危机的认识.经济危机的谜底一旦解开,这个魔鬼被送回坟墓也就为期不远了. 摆脱经济危机的经济周期

迄今为止,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百思不得其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总是将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混为一谈.经济危机会加速经济衰退,使经济周期的震荡幅度加大;经济周期也是上下波动,与经济危机后的跌宕有相似之处,但表面上虽然似曾相识,本质却完全不同.

经济周期的背后是投资周期.投资的变化像大海,经济周期也就像海面上的船.投资的涨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问世(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3D打印制作技术等)、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如紧缩或宽松政策等)、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如欧债危机等)、新市场的发现和开发(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等等.

当新的利润增长点出现的时候,新的投资就会蜂拥而至,其他行业也就会随之跟进,一个汽车工业就会带动几十个行业的发展;一旦进入经济低潮和下降期,新投资的效益预期逐步平均化,投资继续涌入的动力会减弱,投资会转入低潮,经济也就会随之“衰退”或“萧条”.

投资周期造成的经济周期的衰退,与经济危机造成经济衰退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恐慌性需求萎缩”.

不论经济危机还是经济周期,都与供给过剩无关,所以也就与“投资过剩”无关.因顾虑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而对投资产生的种种担心都是没有依据的杞人忧天;所有那些为此而抑制投资的经济政策,都是后患无穷的倒行逆施.

迄今为止的经济增长主要受到来自两个方向的干扰,一是虚拟经济和金融投机市场,投机资金像一个黑洞,卷走了大量社会积蓄的投资资源,货真价实地对实体经济投资釜底抽薪;二是政府的赤字财政消费使实际有效消费需求不断膨胀,慢慢抽干了实体经济投资的血液和脊髓.因为(Y等于C+I)——总收入等于消费加投资.

前者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因此也是经济危机的祸根;而后者——不断膨胀的政府赤字财政,又是美其名曰对抗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的错误经济政策的产物.

回眸原点,金融商品(股票或债券、期货等)本来是为实体经济筹措资金而为,政府赤字消费也是为了对抗危机和衰退.但从战后60年来的结果看,人类为了这些美好的预期和愿望付出了极为惨重、甚至不可挽回的损失和代价:今天,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依旧撼动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大厦,甚至到了坍塌的边缘;金融市场吸纳金融投机资金的规模,要远远超过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筹措资金的规模;政府赤字消费的规模,也大大超过了政府干预使经济周期波动给经济过程带来的损失——政府干预经济的成本大大高于干预的收益.

今天,我们是不是到了应当反思:以往的政府干预的做法是否正确、这些干预是否需要成本核算、宏观经济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是否真的可取?

宏观经济理论到了需要重新奠基的历史关头.

凯恩斯主义错在哪里?

当欧债危机肆虐欧盟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说这是受到发源美国的金融风暴的拖累,这是一个误解.所有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绝大多数是因本国的经济泡沫和政府债务所致,因此也是凯恩斯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后遗症”.其背后是发达国家的政治家,为了争取选票而对选民奢望的迁就,以及被凯恩斯经济政策养懒了的国民性.

量入为出,是连每个主妇都通晓的浅显道理.“二战”之前的时代,包括美国政府在内长期的巨额赤字财政是极为罕见的,即便“南北战争”期间拖欠的庞大债务,也在后来基本还清了.

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凯恩斯的《通论》所主张的政府干预,不过是始于胡佛总统的“罗斯福新政”的理论注脚.凯恩斯主张的政府干预,给了战后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肆无忌惮地借钱消费(美国和日本政府的赤字消费量均约80%)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对抗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

然而,虽然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明里暗里实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已经使国债余额冲上了天(美国2007年金融风暴前的国债余额约89510亿美元,为同年国家财政收入的4.2倍;日本2007年金融风暴前国债余额约547万亿日元,为同年财政收入的约14倍),而巨额国债换来的却是经济增长越来越萎靡、国内净投资越来越萎缩,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却如期而至照样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接踵而至躲都躲不开.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错误和逻辑缺陷在于:

1.“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和“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所造成的投资萎缩,在逻辑上不可能同时发生.这一点已经被美国1869年以来的经济统计数据所证明.因此,刺激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增加投资进而求得收入增长几乎没有意义.因为,这些政策即便能使消费增加,其总量也不过占总消费的一个相当小的比重,对于总量约15%上下的设备闲置率而言微不足道,生产企业稍稍降低设备闲置率,就可以填平这些需求增量,不需要增加新的投资,因此不会对净投资的增加和收入的增长有太大的推动.


政府赤字财政消费政策,除了积淀主权债务危机外,不可能从根本上对抗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

2.政府赤字财政消费本质上是增税,或者说是变相延期增税.因为这些债务无疑最终要在今后的财政收入中由国民的纳税偿还.而任何增税政策,显然与经济低迷时期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方向背道而驰.政府增税后的赤字消费,最终会在有效消费需求不断膨胀的同时,使投资资源慢慢枯竭——招致投资的慢性萎缩和经济的慢性衰退.

3.对于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凯恩斯:消费与投资只要等量,其功效就可以相互替代的观点,是他几乎全部刺激消费政策的理论发生错觉的基础.在现实经济过程中,消费与投资的能量是不可以简单相互替代的.消费增加无法弥补等量投资的减少给经济增长带来的缺失.

凯恩斯是伟大的,他不仅提出了别具一格的经济危机理论思想,还创立了“宏观经济学”,他的经济政策理论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经济政策的基础.正因为凯恩斯是伟大的,如果他错了,则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并最终导致巨大的灾难——让各发达国家政府走上主权债务危机的不归路.而且,到头来还是躲不开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

今后,当人类的智慧可以最终认识并杜绝经济危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给经济发展掣肘的时候,市场经济的经济增长将比过去更为健康、更为经济、更为平稳.

凤凰涅,浴火重生.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曾任日本法政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天津社科院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本文摘自其《经济危机新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