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循环经济的比较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215 浏览:156107

内容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趋势.日本是全球循环经济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并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总结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研究中国循环经济现状,通过比较开发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 键 词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

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通过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技术,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量最小化,将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如今,循环经济理念正在我国兴起,引起各方的关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日本走在我国的前面,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一)有力的政策扶持

由政府出面制定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是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经验.较为典型的政策有:

1.政府奖励政策.日本设立资源回收奖,如日本大阪市对社区、学校等集体回收报纸、硬板纸、旧布等发给奖金;在全市设了牛奶盒回收点,回收到一定程度后可凭回收卡免费购写图书,这种奖项旨在激发市民回收有用物质的积极性.该奖项实施后在日本许多城市收到良好的效果.

2.税收优惠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有成就的企业,日本政府要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予以鼓励.如企业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由非盈利性的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凡修建废弃物处理设施,皆从国库中提供部分财政补贴.

3.优惠政策.如规定废旧物资要实行商品化收费,即废弃者应该支付与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的费用.

4.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扶持社会“静脉产业”.在绿色消费中,贴有政府认可的环境标志的商品可出售,表明该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和回收的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日本产生了一种新的环保产业的形式――“静脉产业”,它是那些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的产业的总称,因为这些产业能使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日本政府将“静脉产业”作为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主力军,通过减免税收,增加投资等方式来大力扶持,旨在形成整个社会范围内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的经济环路.

5.强化行政管理机制.2001年1月,日本环境厅在机构改革中升格为环境省,将原来多部门执掌的废弃物管理职能统一划归环境省,由大臣官房下属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对策部统一管理.


(二)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20世纪90年代,日本提出了“环境立国”口号,并集中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世纪之交,日本政府颁布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2000年6月)、《新环境基本法》(2000年12月).又对20多部循环经济立法进行制定和修订.如《提高资源有效利用法》、《固体废弃物管理法》、《建筑材料再利用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法》、《绿色购入法》等等.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公害加剧并存的博弈过程中,日本逐步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保证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产业有法可依,有利可图,有后续发展能力.目前,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最完备的,在立法体系上采取了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法的模式.这是日本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环境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的最重要保证.日本是自上而下的制定综合性循环利用法,然后向具体领域推进.具体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层,即《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法律,有《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第三层面是针对循环经济这一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物质输出端,即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如《促进容器和包装物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车辆再生法》、《绿色采购法》等.这些法律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并相继付诸实施.

(三)官产学共同努力

为适应国际市场环境需求,提高产业素质及产品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对采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措施的企业实施了产业倾斜政策.例如,在预算方面,为支援中小企业环保技术开发,政府补助技术开发费用率最高可达50%;在融资方面,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将对引进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技术设备的企业提供低利融资;在税收方面,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将对引进再循环设备的企业减少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和所得税.日本政府出台的产业倾斜政策以及各种循环利用法增加了企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截至2001年7月,已有6000多家日本企业获得ISO14001认证.企业还将“产业垃圾零排放”作为发展目标,在削减资源使用量、抑制废弃物产生量等方面取得进展.在注重自身发展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同时,企业还非常注重生产链条上下游环节的减量化和再循环,从而为日本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做出贡献.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经济,建立循环经济模式除了需要政府和产业界共同努力外,还必须有大量高新技术作支撑.日本研究部门以零排放为目标,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废弃物减量化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链条技术等循环技术不断进行研究开发并取得进展,从而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降耗环保技术.

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一些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相关法律之间还不够协调,有关的配套措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标准等技术法规.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机制,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实施的后效评估机制.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合理的费用机制.政策的可操作性差,与相关法规衔接不够、执行成本高、缺乏执行基础.一些政策不能落到实处,还存在执行走样的问题.

(三)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出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的技术.我国当前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同其在经济实践中的推行乃至效应的发挥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时滞.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投入不足

从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环保投入占到GDP的2-3%左右,才能对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世界银行业曾建议中国,要加大对污染控制的投资,最好在GDP的2%以上.据《中国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的统计数据,从1996―2004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达到了9522.7亿元人民币,占到同期GDP的1%.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1.3%,这其中包括了企业投资、民间投资以及其他方面的资金,真正的财政投资不到GDP的1%.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投入到环保和污染治理方面的财政投入仍然不够充足,这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

三、日本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但由于中国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工业化道路,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发达国家所未经历过的,让我们更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日本是全世界制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的先行者,日本制定的《推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是从法制上确定了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可充分借鉴.中国已制定了一些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如《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但是,当前中国环保法律仍然是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过分强调污染发生后的被动措施.某些条款仅有一些方向性和概念性的笼统表述,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如在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方面,关于废弃条件的设置、强制回收的建立、回收和回用率的确定、经济刺激机制的系统化和可操作化、循环信息的公开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立法规制.

(二)完善政策机制

中国已经实行的环保经济政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用更具实效的经济激励以及其他刺激手段促进企业和国民进行循环经济实践,采用、税收、信贷、征费等手段,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引导企业和国民自愿发展循环经济.例如,对于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应给予减免税收、财政补贴以及信贷优惠等政策.又如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引导企业治理矿山生态环境和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同时,利用逐步提高各项排污费用及其他惩罚性措施来促使企业自觉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环保投入,迫使其走低消耗、低污染、循环利用资源的道路.另外,还要加快改革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促使地方政府建设循环型社会.

(三)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信息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日本的循环经济还有以零排放为目标的循环技术系统作为支撑,并拥有一大批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技术作后盾.近年来,中国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的同时存在还相对滞后、有关技术信息的渠道不尽畅通等问题.中国一方面要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再向零增长转化,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怎么写作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节能技术怎么写作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的作用,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日本推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引进核心技术与装备.

(四)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日本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坚实后盾.为发展循环经济,日本制订了相关财政预算,国会每年通过的与环保有关的预算超过1万亿日元,其中用于废弃物处理和再利用的预算约为1500亿日元.各省府2003年度用于推进循环型社会的最初预算共为4452亿3300万日元.日本经济产业省2004年度相关财政预算为24.7亿日元,其中15.4亿日元用于生态园区事业;8.8亿日元用于促进汽车、家电和容器包装回收利用;0.5亿日元用于产业开发、社会资本构造物耐久性高度维持系统.

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来看,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政府在方方面面给予鼓励和支持.未来我国要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谐,促进资源的永续使用,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地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在当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如建立通畅的交通运输体系,安全可靠的水利设施体系,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和有效的污染处理系统,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从长远来看,应该逐步建立起政府环保投资机制,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环保投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将一定的财力用于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各级政府还应该建立起专门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资金,用来支持循环经济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发、使用和推广等.

责任编辑 杨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