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川南经济区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645 浏览:141578

2011年,川南经济区GDP总量3627.1亿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8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01.1亿元,经济发展势态良好.本文将通过翔实的数据呈现出一个全方位的川南经济区.

目前,成都平原经济区在四川省经济中一家独大,容易在投资等方面形成“虹吸效应”,长远看不利于全省发展.而多数东部省市都具有两个中心城市:江苏有南京、苏州及苏锡常城市群,广东有广州、深圳及深珠惠中山江门城市群.

因此,四川省需要再造一个拉动力较强的经济区,这既有利于全省的发展,也为成渝两极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在除去成都经济区的其它四大经济区中,川南经济区是否占有优势,可否担当起四川经济增长第二极的重任?

外部比较:具有相对优势

经济总量:居五大经济区第二位

2011年,四川GDP总量为21026.7亿元,其中成都经济区GDP总量达到了12562.5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一半以上,其次为川南经济区,其GDP总量达到3627.1亿元,以后依次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GDP总量分别为3448.1亿元、1645.8亿元和320.7亿元.

总体来看,川南经济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川南经济区在四川五大经济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仅次于成都经济区位于第二位,拥有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

但是,川南经济区在除去成都经济区后的另外四大经济区中并不占据绝对优势.2011年,川南经济区GDP总量仅占到四川GDP总量的17.2%,比成都经济区低42.5个百分点,仅比川东北经济区高0.8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最高

2011年,川南经济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4.7%,位于五大经济区第一产业占比的第3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分别比攀西和成都经济区高1.4和4.2个百分点,比川西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低7.4和5.7个百分点.

川南经济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于五大经济区第2位,达到60.8%,比四川平均水平高8.4个百分点,比攀西经济区低0.6个百分点,分别比成都、川东北、川西北经济区高10.2、10.9和18.0个百分点.工业在川南经济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川南经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4.5%,是五大经济区中第三产业占比最低的经济区,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9个百分点,分别比攀西、川东北、川西北和成都经济区低0.8、3.5、12.3和14.3个百分点.川南经济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转换成为经济优势.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居第二位

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看,2011年川南经济区财政收入规模居五大经济区第二位,达到187.1亿元,比成都经济区少798.7亿元,分别比川东北、攀西和川西北经济区高39.4、57.6和145.8亿元.

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看,川南经济区增速居五大经济区第三位,达到28.6%,比四川平均水平低2.3个百分点,分别比川东北和成都经济区低7.3和3.5个百分点,比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高1.0和3.5个百分点.

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GDP之比看,川南经济区所占比重为5.2%,仅比川东北经济区高0.9个百分点,位于五大经济区第四位,比四川平均水平低4.5个百分点,分别比成都、攀西和川西北经济区低2.7、2.7和7.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居第二位

2011年,川南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501.1亿元,在五大经济区中居第二位.成都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最高,达到了1091.6亿元.其后依次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经济区,分别为213.7亿元、129.7亿元和30.3亿元.

内部比较:区域合作仍需加强

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较为平均

川南四市经济总量差距不大,经济规模大体相近.2006~2011年,川南四市经济总量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四市GDP年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GDP总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四川全省的比重逐步增加.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11年达到85.3%,比2006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断增加,2011年川南四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87.1亿元,是2006年的3.6倍.

工业结构较为相似,产业链相对较短

川南经济区四市的工业相对集中于几个行业,呈现较为相似的工业结构,且产业链相对较短.川南经济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机械、食品、酒业、化工、能源等行业,各城市工业结构相似度极高,这种高度同构化的产业结构会加剧各城市对资源和市场的竞争,削弱川南四市的工业竞争力,同时使川南经济区经济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另外,川南城市群的工业基本上是传统工业,缺乏清洁高效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利于城市群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川南经济区优势主导产业竞争力仍显不足,传统化工产业链较短.泸州、宜宾的白酒产业虽不乏大型龙头名牌企业,且已经构建了基本完整的产业链,但经营模式传统,市场竞争力不足.化工产业作为川南经济区另一优势主导产业,对支撑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川南经济区化工产业产业链较短,产品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不高.较短的化工产业链对于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带动力相对较弱.

需加强内部合作,形成发展合力

川南经济区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仅仅依靠某一个城市的发展带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泸州、宜宾、自贡、内江川南四市必须形成城市群的发展合力,提升经济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实力.

首先要打破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延展的限制,实现城市间的同城化,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实现统一规划,共同发展.其次,川南经济区应抓住泸-宜-乐港口群建设、沿江经济带以及成渝经济区发展机遇,将泸州、宜宾合力打造成特大城市.自贡、内江则可以从交通、通讯、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着力,破除行政壁垒,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最后,要协调发展相关产业,构筑同城内部产业链,形成错位竞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作者单位:四川省统计局)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