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增长分化?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98 浏览:10983

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谓之“平庸增长”(3.3%).整体低迷下,增长分化的态势尤为明显,实力消长悄然演变,预示世界经济格局正迎来新一轮重塑.

全球经济在历经多年低位运行后,2014年增长分化明显加剧,中美明显领跑全球经济增长,发达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及两大阵营内部均出现增长分化.首先,美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表现不俗,明显领跑各国经济.中国经济换挡减速,2014年增长7.4%,为25年来最低,但仍属较高增长,美国经济则调挡加速,2014年全年增长2.4%,好过IMF之前预测的2.2%.2013年,中、美经济总量分别是9.5万亿和16.8万亿美元,2014年分别达到10.3万亿、17.4万亿美元,中国GDP规模已达美国的60%,较2004年占15.6%大幅增长.美、中如此大经济体量同时在增速上突出是世界经济少有的新态势,而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与“车厢”的差距渐大是暂时现象还是趋势性变化,2015年将是一个重要观察窗口.

其次,发达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延续增长分化.2014年发达、新兴经济体分别增长1.8%、4.4%,较2013年分别增加0.5%和减少0.3%.从增速上看,发达国家仍远不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但从增速变化看,呈现出发达经济体增长率总体向2%收敛、新兴经济整体从6%离散的新态势.


第三,发达经济体政策、增长均现明显分化.美国经济增势较好,英国、加拿大2014年增长率分别达到可观的2.6%、2.4%,欧、日则可能面临“停滞风险”,欧元区经济数据经过多次修正后,勉强避免零增长,2014年仅增长0.8%.日本经济因上调消费税对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安倍经济学”推动的增势正在逆转,二季度经济下挫6.8%,2014年仅增0.1%,经济不振可能延续.美、欧、日经济走势上的分化,与各自经济货币政策刺激的时机、幅度、手法不同相关,短期内欧日与美差距或将进一步拉大.

第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分化严重.中、印保持平稳或较高增长,2014年印度增长5.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分化比发达国家更为明显.从区域看,最高的亚洲新兴市场可达6.5%,最低的如独联体预计仅为0.9%.金砖五国的其他国家,受大宗商品暴跌影响经济急剧下滑,巴西经济增速由2013年的2.5%急降至2014年的0.1%,南非因大宗商品下滑致经济走低,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地位已被尼日利亚取代,因石油暴跌与地缘政治风险叠加压制增长,俄罗斯经济2014年仅增0.6%.

今年1月,IMF、世行最新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分别为3.5%和3%.各国经济增长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面临动荡抑或迎来机遇,沉闷低迷还是创新突破,2015年尤需关注中、美两大经济体走势.

一是中、美对世界经济稳定与增长将发挥更为重要和决定性作用,但将呈现出不同的影响途径和方式.据IMF测算,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约27.8%,是贡献最大的国家,美国次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15.3%.美国经济迅速转暖甚至重新崛起很可能转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中国则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领域不断推出新倡议,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一带一路”整体推进,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金砖银行,正努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格局.

2014年,美国通过收缩与后退、中国通过开放与进取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至少在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伴随美国结束量宽,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呈现“收水”之势,此为“聚变”.如高盛数据显示,2014年流入美股的外资占比达16%,这一比例创有记录69年来新高.相比之下,2014年,中国基本成为净资本输出国,呈现向全球“放水”势头,是为“裂变”.在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中国大幅超过美国,正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上的具体体现.

中、美经济存在竞合关系,竞争层面,在自贸安排设计、未来规则调整上,美打压新兴经济体崛起意图明显,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力图通过亚投行机制、金砖机制以及区域自贸协定等维护自身利益.合作层面,二十国集团持续推动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并致力于改革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中、美仍在共同推动气候谈判和APEC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美经济虽然领跑,但还未达到世界各国都将因此受益的程度,特别是美国决策层自行其是还可能产生副作用,而两国经济也不是“孤岛”,世界经济整体环境变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反过来将对中、美经济增长形成制约.

二是由美元可能加息引发的资产重新定价和全球资本流动将对新兴经济体产生最大外部冲击.美国经济转好必然导致全球资本回流,极易引发资本流出国家出融动荡,其中经济增速放缓国家出融、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偏高.二十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日本资产泡沫破灭都和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紧密相关.目前美元加息预期正在升温,新兴国家已经出现明显的资本外流迹象,美联储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已成世界各国关注焦点,对业已疲软的世界经济构成的挑战不可低估.

美元一旦时隔近十年后首次加息,将直接导致全球资产重新定价,进而引发资本流动.历史经验表明,一些高度依赖大宗商品和能源出口的国家,反复承受了资本外逃、货币贬值、物价高涨等风险,可能诱发新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三是世界经济也在累积新力量、新势能,拐角处或会荣景乍到.关于清洁能源、生物技术、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是否能够达到全面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尚无定论,但一些国家已着手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可能悄然而至做准备,力争抢占先机和制高点.美国将重振、发展高端制造业作为近年最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2010年,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2011年,美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2012年,进一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通过积极政策鼓励制造企业回归美国本土.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德国正力推“工业4.0”运动,旨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工业领域的设备、生产与系统以网络化的形式向互联网迈进,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将成为改写世界经济内涵、版图和秩序的新能量,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希望和前景所在.为应对新科技产业革命,争夺国际产业竞争话语权,中国既不能等,也不能慢,唯有迎头赶上.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意在行稳,而新常态的本质是表明经济发展需要新引擎、新动力,需要提高增长质量和实现可持续性增长,意在致远.两年来,就在外界担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中国经济新蓝图已破茧而出,顶层设计和改革预期不断清晰,今年期间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显示保持经济合理运行区间的“”充足.

对今年中国经济走势,世界银行称,中国拥有足够的政策缓冲应对增速下滑,国际投行瑞银认为,中国推进改革的速度超出大多数人预期,今年将集中推进有利于促增长和扩内需的改革,未来数年将全力推进结构改革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经济能在中长期获益,汇丰银行分析,中国将继续以简政放权顶住经济下行压力,香港《信报》指,《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网际网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造业结合,显示推动产业变革将为长期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国外舆论普遍认为,“一带一路”正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将带动贸易、金融等领域释放出新的开放红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并给沿线国家提供更多贸易机会,也将对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贡献.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