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划分评述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73 浏览:16205

一、经济周期的概念和基本划分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在经济分析中,一般把每一个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繁荣阶段、萧条阶段、危机阶段和复苏阶段.或者分为两个阶段和两个转折点,即把危机阶段作为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转折点,把复苏作为萧条转向繁荣的转折点.米切尔(Mitchell Wesley Clair )在1927 年出版的《商业循环问题及其调整》(Business Cycles: The Problem and Its Setting)一书中认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要经历四个阶段: 景气、衰退、不景气与复苏.把一个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或者两个转折点,这是人们从历史经验资料概括出来的共同特点.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对于困扰经济运行的周期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周期.

朱格拉周期.1862年,法国朱格拉(C.Juglar)提出,繁荣、危机、清算三个阶段周期反复出现,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年~10年,这种长度的周期,后来被称为朱格拉周期,也是后来各种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基础.

英国统计学家基钦(Joseph Kitchin)于1923年根据美国和英国资料研究指出,经济周期有大小两种,小周期长度约为42个月,大周期是小周期的总和,一个大周期包含2~3个小周期.因此,平均长度为40个月的短周期被称为基钦周期.

库兹涅茨(Simon Kuzs)根据英、美、法、比利时等国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60种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和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变动情况,提出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平均长度为15~25年的周期,与周期紧密相关的一个因素是房地产建筑业的兴盛和衰退,称之为建筑业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H.Hansen)用货币危机说解释1902年到1908年间美英德三国的经济循环变动.他在1927年出版的《商业循环理论》一书中,评价1925年前美英德法瑞典俄国等经济学家的各种经济周期理论,他反对消费不足的危机理论,认为经济之所以循环波动,在于机器生产方法的工艺性质,尤其是技术发明、新发现、新市场以及资本积累,人口增长等所引起的投资波动.他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1795年~1937年间,共有17次周期,其长度平均为8.35年,在每一次周期之间还存在次周期,时间长度约为前者的一半.建筑业周期平均长度约为17年~18年之间,大致为主要经济周期长度的两倍.

1925年,前苏联康德拉惕夫(N.Kondratiev)根据美国、英国、法国一百多年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对外贸易、煤炭产量与消耗量等的变动,认为有一种更长的周期,其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他指出,从18世纪末起,存在三个长周期:第一个周期从1789年至1849年,上升25年,下降35年,第二个周期,从1849年至1896年,上升24年,下降23年,共47年,第三个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24年,从1920年以后趋于下降.这种50年左右的长周期称为康德拉惕夫周期.

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39年出版的两卷本《经济周期:资本家过程之理论的、历史的和统计的分析》中,综合前人成果,认为每个长周期包括六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含三个短周期,其中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年~10年,长周期约为48年~60年.他沿袭康德拉惕夫的划分方法,并以其创新理论为基础,把1785年以后分为三个长周期 .

西方经济学家虽已发现了四种经济周期并已广为接受, 但至今还没有发现更长的长波.同时,虽然研究了各种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 但还没有建立起各种经济周期平均长度的通用计算公式.在阐释经济周期发生原因方面, 乘数一加速数理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它没能科学地解释转折点转换机制.

二、理论检测说评述

对于经济周期的解释,既有马克思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危机的周期性物质基础的说法,也有萨缪尔森的重置浪潮理论,经济学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学者把众多的经济周期理论综合为两大类别:外生理论和内生理论.外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的某些事物的波动,如太阳黑点或星象、战争、革命、政治事件、金矿的发现、人口和移民的增长、新疆域新资源的发现、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等.内部因素理论则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某些因素投资、消费、储蓄、货币供给量、利率等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来解释导致社会经济周期循环往复地上下波动的原因.1939年,萨缪尔森首先把内生理论和外生理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把乘数和加速数结合在一起的理论模型.此外,波兰的卡列茨基于1943年提出了政治的经济周期理论,由于能够充分有效地解释战后经济周期与战前大不相同的主要特征,得到了经济界的普遍认可.

(一) 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从世纪到世纪年代, 人们一直信奉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的思想.诞生于大萧条的凯恩斯主义使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被边缘化, 不过, 古典主义为现代的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提供了基础.古典主义检测定工资可以灵活调整, 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总供给曲线垂直, 产出处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水平,总供给的变化导致实际产出的改变.由于总供给不变并且水平可以灵活调整, 只会带来水平的下降, 总需求不影响就业和产出.总需求对产出没有持久的影响和始终存在的充分就业是古典模型的主要缺陷.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使人们对古典的传统理论失去了信任, 由于古典模型认为劳动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的充分就业的状态,无法解释当时大量失业的存在.并且, 不能将连续近年的产出下降归因于对生产函数或劳动市场的外生冲击,相反, 下降的总需求似乎是萧条的主要原因.现实经济和古典模型的不一致, 导致凯恩斯提出了总需求导向的模型, 为现代需求导向的周期波动理论提供了基础.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 古典主义关于和工资可以灵活调整的检测设不符合一般情况.如果不能灵活调整, 总需求的变化并不能使迅速调整到供需均衡的状态,而是会导致产量的变化.在水平不能灵活调整的检测定前提下,凯恩斯认为总需求的不稳定导致了经济的波动.如果工资不能灵活调整, 即存在工资刚性,古典学派描述的充分就业将不会存在.当水平降低时,由于某种原因经济系统中一般水平下降, 但由于名义工资水平不能下降实际工资提高,这增加了厂商的成本.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将减少生产,从而减少劳动力需求,实际工资提高使得劳动力供给增加,此时经济系统中将出现非自愿失业.这说明, 由于工资不能灵活调整, 劳动力市场不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因此, 经济系统的总产出也不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而是随着的下降而减少的.基于此,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认为总供给曲线并非垂直, 而是与正相关.凯恩斯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归结为《通论》中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降低,从而使得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短期中出现衰退.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人们受盲目乐观情绪支配,往往过高地估计了产品的需求、和利润,并且人们之间互相影响,某企业经营者因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而增加与他有关联的货物和怎么写作的需求,就会带动其他企业经营者也相应增加需求,从而导致过多的投资.然而,扩张导致资本品需求增加,资本品上升,从而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而且,随着收人上升, 货币需求增加提高了利率,使一些项目不能获利,这些因素对投资的扩张产生了向下的压力.随着经济转而向下滑动,悲观情绪蔓延,股票也将下降,人们财富的减少又导致了自发消费的下降,厂商积压了过多的存货从而缩减生产.在乘数机制的作用下,萧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以投资分析为中心,分析投资变动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萨缪尔森提出了乘数一加速数模型,分析投资和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引起了周期性波动,这个模型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被广泛使用.在此基础上,希克斯进行了部分完善,进而提出了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经济周期模型.


(三)货币主义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

20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受到了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的批判.经济周期理论进一步发展,由原来的利用政策熨平波动转到寻找周期波动的原因.在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上,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者一致认为总需求的不稳定是经济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歧在于货币学派认为总需求不稳定是货币供给的不稳定造成的,将经济的周期波动完全或主要归结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弗里德曼与施瓦茨合著的《1867-1960美国货币史》和他们出版的一系列书籍和文章,展现了货币数量、经济行为和水平在几十年中的系统关系.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在长期中, 经济系统是内在稳定、趋向充分就业的,的调整最终会使产出重返自然率水平.然而,在短期中,由于人们具有货币幻觉,货币当局政策的不稳定导致了总需求波动,从而引起了经济的不稳定,实际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出现偏离.这和早期经济学家强调的货币中性不同, 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中性只在长期中存在,在短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导致总需求的波动进而影响了产出水平.货币学派主张按照单一规则制定货币政策,避免银行为了减轻衰退或政治目的而任意频繁地改变货币政策.他们认为,由于经济政策发挥效应存在时滞,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但不会减轻经济波动,反而有可能加剧波动.而且,财政政策还具有挤出效应, 政府投资将会减少更有效率的私人投资,带来浪费.因此,类似于古典学派, 货币学派主张自由放任.货币主义学派提出的一些重要理论和观点为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理性预期学派所吸收并加以拓展.

(四)理性预期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理性预期和货币幻觉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批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没有微观基础,他们继承了古典主义的市场出清、经济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检测设,并引人理性预期,即经济主体根据当前可利用的一切信息形成对某个经济变量未来值的预期.在对经济周期的本质认识上,卢卡斯提出了不完全信息的货币幻觉理论,将货币供给变动看作外生的需求冲击的源泉,认为预料不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和产量波动的驱动力.他检测定厂商收集经济中其他产品的信息有困难,存在暂时的信息障碍,以至于厂商不能清楚地了解其他市场正在发生什么.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导致一般水平上涨,但是由于信息不完全, 生产者无法区分是一般性水平还是他所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上涨,可能误认为是市场对他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上升导致的相对水平的上升, 于是会扩大生产、增加投资以增加供给.然而,当发现经济系统中其他商品都在上涨、生产成本等幅度上升时,厂商将减少投资到正常水平,恢复原来的生产规模,这样就产生了经济的波动.20世纪80年代初,理性预期学派的后期学者不赞成用货币冲击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而将一国的经济周期归结为以技术变动为代表的实际冲击,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RBC).

2.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标志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诞生的是基得兰德、普雷斯科特、朗和普劳瑟的开创性论文.RBC模型认为, 经济系统频繁受到影响产出的外生冲击.持续的正的冲击,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带来产出快速增长.然而,这种理论缺乏实证支持,模型没有与实际的经济数据拟合得很好.但是,很多理论家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科格利和内森的劳动窖藏模型、金和雷贝罗的可变生产能力机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型,大大提高了模型与美国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

RBC理论自从世纪年代出现以来, 经过多年发展, 其分析问题的模式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金和雷贝罗说的那样“理论是对宏观经济学有利的技术冲击”.虽然其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已经被广为采用,不过在对经济周期问题的解释上, 大量研究表明理论存在诸多缺陷,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在模型中,经常用经济系统的特征事实来作为评价模型的标准,但是特征事实却存在大量的争论.外生输入的动态性质决定了产出的动态性质,产出的动态性质和冲击机制的动态特征完全相同,模型本身的扩散机制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大多数模型不能刻画产出的周期特征,这是对理论的重要挑战.

(五)后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对经济周期本质的阐释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提出工资和粘性,认为水平和名义工资水平既不像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所检测定的一成不变,也不像古典主义检测设的那样能够灵活调整,而是缓慢变化的.他们仍然坚持了市场非出清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借鉴了理性预期、微观基础和自然率检测说等内容,在经济周期理论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研究.与原来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显著不同的是,新凯恩斯主义还强调了货币需求,认为货币不稳定也是经济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总需求的不稳定导致经济周期波动是因为短期中名义工资和的粘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水平并非迅速调整而是缓慢变化具有粘性的.面临总需求冲击,小的菜单成本导致了大的经济周期波动.在劳动市场上,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对于某个给定时期,名义工资具有粘性,在产品市场出现需求冲击时,实际工资将偏离劳动市场均衡状态对应的实际工资水平,从而实际失业率偏离充分就业的自然失业率,实际产出也就当然偏离了潜在产出水平,即产生了经济波动.不过,在长期中,所有合同都可以重新签订,和名义工资都可以根据供给、需求状况灵活调整.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原因非常多,通过对不同流派理论的梳理,可以看出并不是哪一个独特的因素引起了经济周期,这几种理论都提供了对经济周期的不同角度的理解.经过争论和验证,很多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比如是逐渐调整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是重要的,总需求的不稳定可能来自消费、投资支出和货币供给很多因素等等.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特定的情境分析,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既有可能是消费、投资等总需求的构成部分,也可能由技术进步和其它的总供给冲击因素,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政策出现偏差也会导致经济波动.但是在关于政府是否应该采取经济政策应对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周期波动,仍然存在分歧.但在实践中,世界各国政府在面对经济出现大起大伏时都无一例外地会积极干预.各种流派在相互争论中彼此融合吸收,促进自身的发展.所以,弗里德曼说,“我们都是货币主义者”.实际上,各流派都赞成市场作为经济的基础,所争论的是政府边界的大小问题,在这一点上,没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