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对东亚的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743 浏览:118241

[摘 要]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在东亚外汇储备库建立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以后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世界上其他几个主要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并与东亚的区域合作进行比较,为我们认识和完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 键 词 ]东亚区域 货币金融 合作

一、前言

2000年5月,东盟“10+3”在泰国达成了著名的《清迈协议》,表达了东亚各国在金融领域进行合作的意愿.其中涉及了有关金融合作的内容: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组织框架,加强有关资本流动的数据及信息交换,第二,扩大东盟的货币互换交易网和债券交易网,第三,将各国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用于相互之间的金融合作,第四,完善各国货币间的直接外汇市场并建立资金结算体系.

2009年5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10+3”财长会议上,就联合应对金融危机达成了在2009年年底前建成总规模达1200亿美元的区域储备库(CMIM),并尽快建立独立监督机构.这是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推动的东亚地区加强货币金融合作的最新成果.东亚储备库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效果.首先,建立东亚区域储备库可以更好地利用成员国充裕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库建立是在IMF贷款和双边互换协议之外开辟一条新的短期资金来源,这将有助于稳定东亚地区的货币金融环境,弥补现有国际多边资金救助机制的不足.其次,为保证东亚区域储备库的有效运转而建立的区域监控机制,能够针对东亚地区的经济金融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和监测,有助于弥补国际多边机构在对东亚地区金融危机预警和防范机制方面的缺陷.再次,有助于降低东亚地区的系统性风险.借助这一平台,可以推动包括诸如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区域监督机制和其他金融方面的合作,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机制化和制度化新阶段.

事实上,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机制-清迈协议(CMI),并不是第一个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和安排,而是多年来一系列区域和多边合作之一.

本文将主要考察世界上其他三个区域或多边金融合作安排和机制:西方十国的多边合作协议、欧洲货币体系和北美自由贸易框架协议,并将东亚的清迈协议与他们进行比较.由于这些机制和协议是在不同的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政治环境下建立起来的,通过比较,能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东亚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也能为对未来进一步设计和完善清迈协议框架提供借鉴.

二、西方十国多边合作协议

上世纪60年代初,国际收支失衡和固定汇率制度给原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维护这一体系,西方工业国家以国际货币基金为中心构建了一系列协议和安排,如借款总安排,特别提款权(SDR)美国发行的补充货币债券以及一系列多边借款协议.

这些协议主要由美国与其他西方九国签署的,并且都是标准化的互换协议,各国可以依照协议相互通过货币互换来借款.如果需要更大规模的借款,或者需要向协约国以外的国家借款,可以通过谈判达成临时协议.同时,西欧各国也建立了相互之间的双边互换协议,以补充其与美国间的协议.如英国曾在60年代通过国际结算银行向西欧其他12国借款,渡过了英镑危机.

在该机制下,如果协议所提供的借款额或借款期无法满足借款国的需要,借款国可以向IMF寻求的更大更长时间的借款(中期借款),在特殊情况下,如果任然无法满足借款国需要,则可以通过多边或区域借款来克服困难.当然,与这种借款顺序伴随着的是借款条件的越来越严苛,有时候借款国不得不调整国内经济政策.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协议的许多条款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更,例如随着汇率风险的加大,汇率风险由原来的根据协议共同分担转变为主要由借款者分担等.

三、欧洲货币体系

1.汇率干预机制

欧盟为稳定欧洲货币体系,在上世纪70年怎么发表展和运用了一系列汇率干预工具,包括:(1)超短期融资工具(VSTF) ,(2)短期货币支持工具(STMS), (3)中期金融援助工具(MTFA).这些工具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大量使用,但是随着欧元的诞生,他们逐渐让位于欧洲汇率机制(ERM).当然,就像在前言里说明的那样,我们任然有必要考察一下这些工具,为未来东亚金融货币合作提供参考依据.

与西方十国多边合作协议相似,借款国在使用这些工具时也按照一定顺序来进行,先是VSTF,再是STMS,最终还可以从IMF借款.但是各国银行在相互借款时是通过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MCF)来进行的.这种机制安排使欧洲各国在出现困难时首先利用内部力量来解决问题,能够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但是又没有完全割断与IMF的联系,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获取外部帮助.

在欧洲货币体系下,各成员国对汇率稳定具有无限义务,因此借款国通过上述工具获取的借款数量上没有限制,但是借款期限是严格限定的,尽管规定的最长期限由最初的45天延长到后来的75天,但期满后还款期不得超过2天.

2.欧洲货币基金

如同今亚洲国家对IMF的不满一样,上世纪70年代西欧国家也受到IMF和美国的打压,因此,欧洲货币基金,作为欧洲货币独立的代表,于1979年成立,准备用来代替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的共同货币机构.

按照计划,它将独立于各成员国政府,由欧洲经济共同体各成员国银行行长委员会管理,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样向成员国提供贷款,稳定各成员国的货币汇率,在必要时能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并能提供政府的清偿手段,对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信贷支持.

但是,由于各成员国意见不一,一些国家不愿把自己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永久存入欧洲货币基金,因此,建立欧洲货币基金的计划迟迟未能实现.1999年欧元作为欧元区单一货币成为超国家货币,欧洲银行作为超国家的机构负责制定统一货币政策.欧元的诞生和欧洲银行的创建标志着原来的欧洲货币体系已经被新的以欧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所替代.

四、北美框架协议

该协议由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组成,由三个国家分别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其中金额为美国与墨西哥之间60亿美元,加拿大与墨西哥之间10亿加元,美国与加拿大之间20亿美元.任何一方都可以按照协议获取协议金额.

更重要的是,通过该协议,三国建立了新的协商机制-北美金融集团,这使三国财政部和银行官员可以通过年度会议讨论宏观经济和金融事务.

五、结语和启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五个启示:

首先,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区域和多边金融合作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包括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都参与了区域或多边金融合作,这些国家都认为仅靠IMF来维持世界金融稳定是不够的,这也是东亚金融合作的由来.

其次,区域和多边金融合作都与IMF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对IMF的地位和运作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西方十国的综合借款计划,是对IMF的很好补充,而欧洲的汇率干预工具虽然有效地解决了区域内的汇率稳定问题,但其相对的独立性也使得IMF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东亚金融合作也面临着如何处理与IMF的关系的问题.

第三,与上述3个合作机制相比,东亚目前的金融合作机制-清迈协议与IMF的关系更为微妙,它允许借款国在寻求内部援助的同时与IMF协商,而且其大部分借款都与IMF联系起来,这样使得协议内的借款事实上与IMF的借款条件捆绑起来了.这种机制在未来发生危机时,能否有效的发挥作用,是人们所担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未来进一步完善东亚金融合作机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四,清迈协议所提供的货币互换主要是中期借款,借款期比西方十国集团和欧洲汇率干预工具要长.

最后,虽然以上各种机制是在不同的汇率机制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建立起来的,但是货币互换借款一直是各国及其银行所钟爱的方式.如今的清迈协议也主要依靠货币互换来协助借款国渡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