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与矛盾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13 浏览:10617

中国农村的金融怎么写作市场是一个典型的竞争不充分的欠发达市场状况.从经济理论来讲,市场的充分竞争对供给者与消费者都是有利的.如果农村金融市场信息对称且金融机构充分竞争,利率自由浮动,金融市场便会达到均衡.但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这种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实际上并不具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农村金融怎么写作市场中的主体农村信用社及其改制企业自身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不解决,就很难使农村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难以成为市场的有力竞争主体,也就很难发挥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面临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

当前,许多农村金融机构对市场竞争认识不足.一方面,市场对这些农村金融机构的压力不够,使这些机构不能有效地参与竞争.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的怎么写作对象是农村群众和农村的乡镇企业,有效的竞争对手少,这些怎么写作对象虽然需求多样,但是需求强度小,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怎么写作要求低,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受到显著的外来压力,在自身经营与管理上相对粗放.

另一方面,外部竞争正在开展,许多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压力.由于近些年银行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行往往效益优先,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口与资金密集的城市地区,如农业银行这样的传统以三农怎么写作为主要分工的银行也转向了城市,减少了农村网点,使农村现在的金融机构缺乏竞争压力.但是,随着城市市场开发的饱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商业银行又开始将目光投入农村市场,农村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对此,许多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看到潜在和正在出现的市场竞争,对竞争压力感受不明显.

以农业银行为例:在经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并成功实现上市后,农业银行加快了实现怎么写作三农的步伐,以独具特色的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为主体,协助农村经济发展.这些说明农业银行正在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进军.在农行进入的农村金融市场,最明显的变化是市场利率有了变化,农村信用社较高的信贷利率有了下降,而这本身是竞争的结果,同时也为农村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

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

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必然会不断遇到这样的问题:是继续保持和巩固在农村发展还是转向城市发展.农村市场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传统市场,也是农村金融机构在整个国家金融体系分工中的一个价值所在,农村金融机构所获得的一些相对优惠的政策都是因为自身为农怎么写作的原因.但是农村市场的发展缓慢性和低收益、高风险性也使农村金融机构对这片市场信心不足.而城市市场人员与资金密集、社会需求量大,一些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在城市的一些业务开展明显地获得了高于农村的收益,从而使其对城市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愿望.农村与城市二者之间如何定位,是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两难选择.

在农村与城市市场定位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走商业化还是走政策化的道路问题.走商业化道路,做大做强自身,这是农村金融机构内在获利动机所决定的.因为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农信社和农信社改制的金融机构,从来也没有被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所以其自身也有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寻求商业化道路,追求利润成为这些机构的追求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真正走商业化道路,农信社还是有很大的疑问.其一,商业化必将失去政策优惠,国家将其与其他商业银行一视同仁.其二,必将面临商业银行的直接竞争,而对在这种竞争中能否取胜并无把握.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往往一方面强调其为农怎么写作的特色,继续寻求国家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又想进入城市,走商业化道路,做大做强自身.这一市场定位矛盾如何解决也是关系到农村金融机构今后发展的重要内容.

规模提升与风险控制较难

目前,在对银行的管理和一般民众的心目中,银行有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等称谓和划分,这种称谓和划分无形中赋予了国有银行部分垄断条件,而事实上这块国家招牌确实对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构成了信用歧视.如农村金融机构一直以来被排除在国债一级市场、全国电子联行之外;信用评级规定也因股份制性质比国有商业银行低;部分条线部门明确发文限制在信用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开户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消费中的实力形象较弱,而金融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信用.信用度不高必然会使消费者难以到该机构进行存款业务,影响了这些机构的规模发展.虽然《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经银监会批准,农村商业银行可经营《商业银行法》规定的部分或全部业务”,但实际上监管部门采取的是非常严谨、保守的业务准入政策.如三省一市银行汇票、全国汇票、全国电子联行、债券一级市场、贷记信用卡等业务很难准入,保险、证券投资等更难涉足.而没有达到或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中间业务的开展方面就更难以开展.

此外,农村商业银行立足县(市)域,所有金融资产配置于一个县(市)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而一个县(市)的产业结构与行业结构始终有其局限性,所以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产业风险要远远高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当某一行业特别是县域主导行业受到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冲击时,行业的起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的大起大落.一旦怎么写作于县(市)域经济的农村商业银行过于紧密地与这些主导行业结合在一起,行业的波动足以将县(市)域的农村商业银行拖垮.由此,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必须足够分散,而县(市)域经济为分散金融资产提供的条件又是局限的.

管理较为粗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合作制的信用社,这种合作制形式在实践中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困难很多.规范的合作制要求的“一人一票、管理”的原则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未能真正实现,社员股东没有真正的选举权和决策权.社员股东持股比例小且分散,有限的投资难以激励其对信用社进行监督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存在“搭便车”现象.因此,虽然所有农村信用社均有“三会”组织(“三会”指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农村信用社的社员代表大会很少发挥作用,社员代表大会往往流于形式,而理事会、监事会更形同虚设.实现农村信用社的所有权、经营权与监督权的“三权分立”,在信用社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建立相互制衡机制,是完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


而目前,农村信用社理事会、监事会、信用社主任三者在关系上其实是层层归属而不是彼此制约,这是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面临的根本误区.信用社主任由理事会提名和聘任,而且理事长可以兼任信用社主任,这就把理事会和信用社主任置于一人控制之下.信用社主任选举程序的非化,其选举过程具体是由上级部门提出主任候选人,基层信用社推选代表,再由代表对候选人选出主任,最后由人民银行进行资格审查并任命.而社员代表通常是由基层信用社主任、县联社职工和基层社职工等少数人组成.他们是利益相关者,寻租成本很低,选举有效性难以保证.这些都说明,理论上的合作制信用组织的优越性在我国这样的以行政主导方式下建立起来的农村金融机构并不能得到体现,合作制信用组织优越性发挥作用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得到运行,这种机构的效率就难以真正提高.

同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手段还较为传统.一方面,政府部门利用权力影响信用社经理层做出一些不符合信用社利益的决策.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为控制本地金融资源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试图通过控制农村信用社领导层而控制信用社,迫使农村信用社领导层将决策权向外向上转移.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上级领导机关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金融经营企业,而是类似于行政机关的一级组织,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沿用了机关管理的模式,这就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不能依据市场情况来进行决定和管理.其三,县联社主任的选择依据的是国家干部选拔标准而非以信用社经营绩效为导向,由于上级的人事任命权是硬约束,而农民社员的选举权是软约束,只有满足上级部门需要,才能保证其职位和自身经济利益.由此产生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领导者对上不对下的现象.

此外,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怎么写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许多信贷员、客户经理虽然对农业、农时的情况掌握得比较好,但在怎么写作意识、怎么写作技能、怎么写作手段上距离商业银行的人才综合素质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集中表现在员工主动上门怎么写作的意识不强,依然停留在被动怎么写作的状态中,头脑中对怎么写作落脚点和怎么写作对象认识不清;怎么写作人员对营销产品种类、怎么写作推销手段、怎么写作后续评价、怎么写作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理解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目前农村信用社及其改制企业在支农中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各家商业银行在“三农怎么写作”中的影响力减弱,相对垄断的地位制约员工的怎么写作动力,用一家之力来满足“三农”的全方位需求显然是势单力薄,力不从心,导致员工的“三农怎么写作”质量缩水,人才提升工程成为阻碍“三农怎么写作”的凸显问题.

资本充足率低,资本结构不合理

如果按照《商业银行法》要求把农村金融机构视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样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接受监管,如资本充足率保持8%以上,最大单户贷款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0%,最大十户大额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等,这些要求对农村金融机构来说无疑是非常高的.由于长期以来在农村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往往自有资本不足,受政府部门要求开展的带有政策性的支农贷款项目往往占用了大量资金,而且由于农村市场局限性,使农村金融机构在资本金上严重不足,要走商业化道路还有很长的道路.

资本金不足是制约所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快速扩张的最大瓶颈.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快速补充资本金的渠道目前只有两个:一是增资扩股,二是争取上市募股.农村商业银行就现有条件是很难符合上市的严格标准的.增资扩股中,有一条迅速提升管理水平、加快业务发展的捷径争取吸引外资入股.但事实上农村商业银行现有规模与经营管理水平还很难对外资银行产生吸引力,再加上监管部门严格控制外资参股份额,在农村商业银行本来有限的股本金中注入极少的外资如何能产生吸引力呢?

而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清产核资向自然人扩股却面临着很多的实际问题,突出的是分红压力.农村商业银行现有规模情况下所创造的效益,本来就有限,而且实际上大部分都必须用于消化历史问题,这就产生了扩股后的分红压力.而分红率偏低又会在本地区引起客户的不信任,甚至有产生信用危机的可能.分析目前农村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现状,追求利润最大化,扩张资产规模受资本金不足的瓶颈限制,实际上还是历史包袱未消化的原因.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