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232 浏览:81594

摘 要: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备受非议.华尔街财团、投行纷纷指责其是金融危机的“助推器”,加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提议应终止公允价值的计量.本文的观点是肯定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其长远发展的必然性,首先阐述公允价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再结合特点,详尽分析公允价值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所碰到的障碍,最后是对公允价值的展望.

关 键 词 :公允价值 特点 优越性 发展障碍

在会计理论学界,公允价值一直备受争议,但从未遭到过多非议,不过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公允价值却被一个风口浪尖的位置.在危机爆发之前,公允价值一直是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利器,但现如今,美国华尔街的财团、各投资银行纷纷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声称公允价值计量规则夸大了次级贷款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严重恶化了信贷危机,要求完全废除或暂时终止公允价值会计.但会计界仍力挺公允价值计量,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缺陷,相反,公允价值计量及时、透明、公开地揭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风险.在此番争论中,公允价值到底是“罪魁祸首”还是“替罪羔羊”呢?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公允价值和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

(一) 公允价值的特点

FASB发布的AS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强调了公允价值的公正性、检测定性和时效性三个特征.我国会计专家葛家澍先生也提出了公允价值的六个特点:第一,公允价值就是公允,是以市场为基础,而不是以写卖双方即主体为基础;第二,公允价值作为当前市场脱手,不是以“现实的交易”为前提,而是以“检测想的交易”为前提;第三,公允价值主要针对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非货币易、债务重组或合并等业务主要是同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写卖有关;第四,要求市场参与者必须是自愿的、主动的,不是被强迫的,而且不应是关联方,即没有利害关系;第五,具有顺周期性,即在市场景气时,资产或负债的总体上是平稳的、上升的,而在市场不景气时,资产的总体上就会下降甚至暴跌;第六,公允价值需要后续计量,即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计量不是一次完成的,在持有期间,每经历计量日(可能有好多个计量日).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

第一,其他计量属性都是以特定主体为基础的计量,而公允价值则强调以市场为基础计量.第二,公允价值保留了“交换”这个说法.交换当然产生于市场的交换即交易.但其他计量属性所计量的是实际的交易即已完成的交易,而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则是检测想的交易.第三,其他计量属性都以由交易产生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而公允价值则是以市场主要参数的估计为依据.由于它主要参照市场的估计,因而即使估计未必完全可靠,它始终面向未来,在金额、时间安排等方面力求反映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

(一) 外生合理性

1.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会计的计量模式是一种多重计量模式,即会计核算中包含多种计量属性.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会计主要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无论从哪个分支出发,最终都是为了各利益相关者怎么写作.为了能给利益相关者提供更相关、更有效的信息,公允价值计量已经成了现代会计的首选.

具体阐述如下:第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与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会计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更相关的、面向未来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在会计核算中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第二,新型经济业务的出现.会计是经济环境的产物,会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新型经济业务的出现使得原有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不能满足会计计量的要求.第三,会计目标的转化.会计的目标已经有单纯的“受托责任观”转化为“经济决策观”和“受托责任观”并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决策观”有高于“受托责任观”的趋势.会计是一种怎么写作活动,要为各利益相关者做决策提供依据.为了体现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必然的选择.

2.历史成本计量的局限性.历史成本计量在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面前的扭扭捏捏已经暴露了自身的短处.历史成本这一计量属性反映的主要是企业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并在账面上一直保持金额不变(即一般不进行后续调整).这既显示了它的优点,也暴露了它的缺点.市场经济是动态经济,怎么写作于市场经济的财务会计不能无视市场的变动而陷入僵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少有两个方面使得历史成本穷于应付:一是不少市场参与者在决策时更希望求助于预测信息,而对历史信息不感兴趣.尽管真实的信息对所有决策者都有用,而相关的信息未必有助于每个决策者,但相关而并不可靠的信息仍然受某些决策者所偏爱.二是金融创新引起企业投资结构与融资手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少企业的投资,尤其是金融企业的投资是写入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或者通过发行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融资.衍生金融工具价值波动很大、杠杆性强、收益和损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跟踪反映其价值变化即反映其价值的不确定性是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要求,也是现代许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显然,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此无能为力.


(二) 内生合理性

根据公允价值的定义和特点,我们可以得知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第一,能使计量结果更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由公允价值的定义可知,公允价值是面向未来,而资产与负债的主要特点就是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流出的可能性很大,强调的是未来,公允价值计量恰能反映;第二,更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决策时预测性的,需要的信息也是面向未来的,公允价值是以现时市场为基础的一种计量方法,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所获得的流量,并能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更好地为决策提供依据;第三,在提高会计信心相关性的同时又不过分损害可靠性,公允价值能够反映物价、汇率变动及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贬值等因素对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从而动态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第四,是资本保全概念的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全部采用现行市价和未来流量现值计量,即使是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有效维护企业的食物生产能力,并且更好得保全企业资本;第五,符合全面收益的要求;第六,造成资产负债管理的不配比和套期会计的复杂性. 三、发展障碍

(一) 现实阻碍

美国国会2008年10月3日通过的救市法案《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授权美国证监会出于保护公众利益或者保护投资者的需要,暂停上市公司或者某些交易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继美国后,10月15日,欧盟决定接受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国际会计准则做出紧急修改.新修改后的准则使银行在为某些大幅下跌的资产估价时有更大的空间.根据会计准则的变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能够对一些金融资产“重新分类”,将这些资产从自己的交易账簿中移除,而之前的会计准则规定:这些资产必须以“公允”或当前市场价值入账.对会计界来说,公允价值计量的放宽和松动无疑是一种倒退,尽管是出于“救市”的目的.

(二) 公允价值本身的局限性

除了金融危机说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外,公允价值本身也存在局限性.公允价值是建立在三个基础上的:首先,它的初始确认不是实际的,而是检测想的交易;其次,作为计量属性,它仅仅是估计;最后,它的计量是以市场为基础,而不是两个主体间的交换.从这三个基础出发,我们就可以看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第一,公允价值的确定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第二,公允价值计量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对未实现损益的处理存在问题;第三,公允价值确定的技术方法难度大,不易操作,公允价值的确定有一定的困难;第四,公允价值的应用存在人为制造虚检测信息现象等.

四、展望

虽然公允价值存在缺陷,虽然某些利益相关者要求暂停和修改公允价值计量,但其理论基础仍然存在,而且公允价值计量在理论基础方面已日趋完善,并且在理想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应用也得到了可行性论证.不过,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其他多种复杂因素的存在,尤其是因为全面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理想环境在现阶段还没有完全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可能暂时会停滞不前.即便如此,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应用是大势所趋,然而对于会计实务领域目前的情况来说,在具体实践中,应在采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之间找到一个衔接口,实现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