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危机后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的

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10 浏览:20759

[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危机对地勘单位造成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地勘单位在资金管理上的弊端,最后针对存在的弊端提出了重点解决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金融危机 地勘单位 资金管理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动荡加剧,最终转化为严峻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开始出现衰退,原油、矿石等资源下跌,投资大幅减少,金融经济危机已经迅速蔓延成实体经济危机.中国在全球性经济萧条的情况下,GDP 加速下滑,股市严重拖累.受外部需求减弱、成本激增、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出口企业也面临较大困境,金融业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也遭受到一定损失.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地勘单位的影响

受需求放缓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第三季度起,矿产品需求萎缩,地勘业也随着矿业的降温而陷入困境.对地勘业冲击主要表现在:

1.施工项目严重萎缩

自2008年10 月份以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矿产品开始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了矿业产值的全面滑落,受此影响,位于矿业产业链上游的地勘行业施工项目也开始全面滑坡.之所以产生目前的状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金融危机带来的资金链的断裂.随着矿业市场的大幅降温,社会资本以及矿山企业资金投向勘探业的积极性已经降低,许多已经上马或即将上马的勘探项目大都面临停滞.

2.资金链趋于紧张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金融机构为维持其自身经营,开始收紧放贷和减少投资,地勘行业的社会投资因此趋于减少.虽然一些有保存资金实力的企业,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会继续稳定勘查投入,甚至采取扩张性的投资策略.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作为主要力量的社会勘查者的投资因金融危机而明显减少.

3.经营状况恶化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地勘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的恶化,致使整个行业也呈现出这样的特征:效益急剧下滑,亏损甚至破产单位增多,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攀升,库存及坏账占用资金比重加大,资产流动性下降.这些特征表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地勘业的经营健康状况开始恶化.

二、新形势下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的弊端

1.经营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长久以来,资金不足是地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客观上讲,由于体制问题使得地勘单位长期以来积累很少,经济基础十分脆弱.从主观上讲,虽说长久以来有些单位开辟了一些筹资渠进,也筹集了一定资金,但相比之下,渠道仍显单一,加上又缺乏正常的筹资损失分析,往往很难筹足所需资金,或者所筹成本过高,既不经济,也不合算.结果,一方面因资金量上的不足,影响了地勘企业生产与经营的预期进度和生产能力的扩大,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成本过高,加剧资金紧张的程度,进而影响了地勘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高.

2.资金利用效率与效益较差

这主要表现在吸收社会资金净收入率和资金利润率太低,长期以来,地勘单位形成了只对所属地质队等二级单位垂直领导的格局,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财务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的管理主要是以间接管理为主,而且各单位拥有充分的财务决策权.由于二级单位经营和资金管理的独立性,以至于各自为政,有限的资金不能相互调剂.如有的实体市场前景看好,需扩大生产,但资金匮乏,以致坐失良机.而资金的匮乏,往往又使得地勘单位的科研选题无法开展,直接影响科技进展,更有甚者,由于宏观失控,造成地勘单位内的部分二级单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勉强支撑,从而使差者不能淘汰,好者难以发展,造成地勘单位内部各类财产的损失.

3.资金低效占用及沉淀资金占资金比例较大

主要表现在单位应收账款和存货在资产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严重影响了地勘企业有限资金的周转.据了解,很多单位应收账款和存货在资产总量中能占50%以上,加上各种形态的固定资产又占有一定比例,真正能随时变现或正常周转的资产所占比例极小,这就导致了不少单位存货增加,坏帐死帐居高不下,流缺乏,进而造成了有利润但没资金可用的尴尬局面.

4.资金流失严重,而且面对风险资金管理调控能力较差

纵观地勘单位,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资金流失现象,只是形式、流向不同而已.其原因主要是投资不科学、内部控制缺乏刚性等等.此外,在金融危机面前,全球经济低迷和投资锐减的情况下,地勘行业不能摆脱下游矿业行业低迷的影响和投资来源短缺的限制,不能有效的保持继续较快增长的势头.

三、地勘单位资金管理控制的重点

1.控制杠杆比率优化资本结构

根据调查,我国地勘单位目前的资产负债率并不高,但这并不能说明地勘单位的资产保险程度就高.要加快结构调整,只有通过投资发展才能实现,因此,适度负债是解决项目资金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加强“适度负债经营”观念,充分发挥财务经营杠杆的作用,在资金管理方面变量入为出为追求积极地、动态的平衡,以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别是重点项目的上马与开发,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采取多元化方式筹集资金也势在必行,一是尽可能争取取得专业银行贷款,二是积极引资或联合开办,三是积极引导、规范运作职工集资入股,四是在地勘费中尽可能多地增加资本性支出等等.以多样化的资本介入不仅可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改变项目资本结构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财务经营杠杆作用进一步扩大资本运营的效果,增加资本社会性,竞争力和透明度.

2.重视外部融资、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

金融危机对地勘单位显著的影响就是资金短缺,想上的项目没有资金来源,很多科研项目因资金短缺停滞.因此地勘单位应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偿还能力,确定融资的最佳时间与适度规模,实现多渠道、多形式融资.地勘单位仅仅依靠传统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间接贷款融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勘单位发展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因此,要广开融资渠道,通过合资、合作、参股、上市、债券、产权交易等形式使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以股权和债权或其他形式投入到地勘单位.

3.加强经营性流的控制、实现资金协同

为了加强资金流向和流量的控制,首先要树立流量观念,发挥资金时间价值的最大作用.在资金收支管理过程中,要按照经济上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全盘筹划,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要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提高资金的实际拥有量.银行账户是资金流动或沉淀的重要环节,地勘单位可以实行内部银行管理,收支全部通过指定的结算账户,避免资金冗余和浪费,同时有利于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便于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最后,要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积极清理债权,减轻和化解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和对单位流的影响.同时,实行严格的应收账款认证制度,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和经营能力的调查,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

另外,地勘单位要推行“资产结算中心”制度,实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使地勘单位财务部门成为结算中心.只有施行统一资金管理,实现资金共享,地勘单位才能充分利用有限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4.加强资金管理来应对金融风险

首先,各地勘单位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健全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并将预算管理的过程纳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保证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进行.二是在预算执行中,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控制,重点对成本费用的预算加强控制,细化成本费用的标准与控制目标,尽量的压缩成本费用的预算额度,同时要严格监管预算外开支,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控制、反馈、考核以及奖惩力度.三是建立以流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尤其要避免规模冲动,从源头上控制项目投标的参与,保证单位的健康发展.


其次,要实行内部资金控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再监督相结合.一方面,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进行科学的监督和控制,定期编制流量表据以分析资金运行的过程是否科学合理.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管理目标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又可以依据结算中心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政策,以保证资金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另一方面,地勘单位要自觉接受社会及政府各部门的监督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以及时的反应和发现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高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地勘经济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