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风险其防范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839 浏览:157255

摘 要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产生的怎么写作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正规金融组织,由于其组织机构设置、工作人员素质、怎么写作对象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其经营与管理面临的风险要高于一般的金融机构.本文从新型金融机构运行两年来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肯定新型金融机构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期提高其运行效率,更好的怎么写作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

关 键 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运行风险; 风险防范

一、新型金融机构的诞生及迅速扩张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增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

1.农村金融机构实现了多元化,使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体系逐步完善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垄断者,并未形成有效地农村资金供给机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现之后,打破了长期信用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开始逐步形成,这不仅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竞争压力,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同时也增加了资金的有效供给.通过多种农村金融机构间功能定位与市场分工的细化和调整,有竞争、有合作的农村金融市场开始逐步形成.

2.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不论是村镇银行还是小额贷款公司,更多的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的协调运转,相互制衡是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比如,甘肃的西峰瑞信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秉承这一原则,形成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制定了包括法人治理、综合管理、信贷管理、财务会计、岗位职责、监管报表等6大类58项内控制度架构体系.另外,四川北川的富民村镇银行、甘肃省陇南市的武都金桥村镇银行、北京延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崇明长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是按照现代公司制度而设立,按公司章程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这些金融机构均严格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定期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科学合理的处理公司内部事务.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整个农村金融机构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闲置资金,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多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资金供求缺口随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大,据武翠芳、赵其有、王向东测算,1991年农村资金供需差距大体是4524.5亿元,到2004年增加至92746亿元.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大量资金外流,根据杨再平分析,94年以来,全国每年从农村净流出资金量将近600亿元人民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继成立之后,不仅迅速提高了农村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农民的融资途径从过去的非正规的民间融资转向正规有序的融资,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资金的外流,使农村资金更好的发挥着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截止2008年末,全国已开业的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吸纳股金40.4亿元,吸收存款42.8亿元,贷款余额27.9亿元,累计贷款39.7亿元,其中96.8%的贷款投向农村小企业和农户,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新型金融机构的诞生,不仅盘活了农村的农村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资金的外流,而且通过与主发起人的合作,引导城市资金转向了农村

依照银监会下发的新型金融机构成立的有关规章制度,新成立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其主发起人要由大银行或公司来承担,如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主发起人为南充市商业银行,出资额为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中的50% ;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主发起人为吉林市商业银行,出资额为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中的20% ;甘肃瑞丰村镇银行主发起人为甘肃庆阳西峰区农村信用联社,出资额为注册资本1080万元人民币中的25%;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主发起人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出资额为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中的100%等等.这一制度性约束将有助于将城市资金引入农村,增强了农村资金的供给能力,进一步缓解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特征

(一)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操作风险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多设置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工作环境差,薪酬低,招聘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优秀员工的难度非常大,再加上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较差等方面的限制,其绝大多数从业人员不得不在当地聘任学历较低、经验欠缺的人员,他们合规操作意识差,风险意识淡薄,在只有两三个人组成的业务部门工作,容易产生以感情代替内控制度、排斥“认制度不认人”的法理性控制机制的现象,使各业务操作环节上的监督制约形同虚设,操作随意,从而产生风险.另外,村镇银行被大股东委派的员工都来自原有大银行的基层,缺乏对风险控制的整体把握能力,难以把握业务操作中风险控制的重点、难点,又加之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环节没有进行标识和区分,关键风险点和风险控制措施不明确,业务操作人员难以识别风险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操作风险管理压力大、效率低.这就很容易造成因人的因素而产生的操作风险难控制的问题.

(二)机构规模小、机制不健全,内部人员控制风险大

尽管一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社成立之初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但由于机构规模较小,机构内部人员身兼数职,因此,内部控制监督不足,容易引发内部人控制风险.据张德元、张亚军对安徽金寨县、太湖县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调查,发现一些资金互助组织内部管理混乱,有章不循,合作性不强,内部人控制已露苗头,合作性质发生异化的风险很大.

(三)怎么写作对象较特殊,信用风险较高

信用风险是一般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怎么写作对象主要是大量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既没有以往的信用记录,也没有完善的财务及产业发展系统可供评估,更没有相关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评估.尤其是农户的农业生成与养殖贷款,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或者养殖业发生传染病,抑或是因市场信息不畅导致过渡种植,都会导致农民收入没了着落,很难还上贷款.比如,陕西曾连续发生大量砍伐猕猴桃树、苹果树事件,2007年成片的蔬菜被耕种机犁在地里等类似事件.另外,部分地区的农民对贷款性质还缺乏最基本的认识,根据2008年中国民生银行曾组织专家对部分地区

的6家村镇银行、6家省市银监局和政府、5家涉农和中小企业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和调研,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农户把村镇银行的贷款当成以前的“公家钱”,仍存在能赖就赖的思想,有的农民甚至没有个人信用意识,认为还不上钱无所谓.这无疑增加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这也正是多年来大型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愿意给农民贷款一个主要原因.

(四)监管压力加大,监管风险高

监管风险是指金融监管机构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及监管人员的数量、素质等原因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到位,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放开市场准人后,新型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新组建的金融机构均为一级法人,机构类型各有不同,银监机构的监管任务和监管责任明显加大.基层银监部门配置员工有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后,现有的监管力量更将是捉襟见肘.另外,基层银监机构主要集中在距离乡镇较远的中心城市,有的地区甚至已将设在县城的监管办事处撤销,现场监管和实地调查困难重重.

(五)受国家扶持力度影响较大,政策风险高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更替或首脑更替带来的政策变化的风险,或国家政策、法规的调整给金融机构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由于国家政策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在国家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他们享受着国家的税收优惠、准入门槛降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尤其是作为新生事物,对政策的依赖性非常之大.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农村金融专家冉光和教授认为,国家政策扶持不到位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他认为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意义重大,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对很多细节还有待完善.

(六)经营成本较高,盈利风险大

多数新型农村金融机设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龙头企业、高新产业较少,大多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产业弱势化导致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没有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多数是农民,种植业和养殖业贷款较多,利润率本身就很低,并且风险也比较高.农民居住具有偏、散的特点,导致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成本比较高,影响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小型化、分散化,在应对储户提现和其他日常运营问题上,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形成活期存

款、各种汇兑头寸较少,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这无疑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盈利风险.

三、积极防范新型金融机构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职工培训机制,提高新型金融机构的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否得到健康发展,关系到当地农村经济的资金有效供给问题,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和新型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应联合起来,首先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进行严格要求,所有的新型金融机构的上岗人员,必须持有相关部门认可的培训资格合格证书,人员不合格不得开业.同时,新型金融机构内部也要建立培训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学习到新知识,新信息.从业人员素质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人力资本要素,人员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新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人的因素所导致的操作风险.

(二)建立健全内部组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定要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部门,这样有利于防止个人独揽大权,侵吞金融机构内部财产等其他不利于机构的正常运营的不利事件发生.预防因内部人员的舞弊行为而使金融机构遭受损失.建立健全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对相关职位实行严格的职责分离,对经营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内部人控制风险.

(三)创新金融怎么写作,提高盈利能力

新型金融机构在金融怎么写作方面要有别于一些大银行,应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应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成为“穷人的银行”,让农户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银行.尤其是在村级层面将金融与生产、流通、采购结合起来,更有利于金融怎么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同时还可降低信用风险.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来说,提高信息的对称程度、与专业合作社进行融资担保合作等至关重要.而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真正深入基层,收集并了解大量客户资料,降低因对客户信息的不知情而导致的信贷风险.寻求和开发新的担保方式,对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贷款时可要求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怎么写作,有利于扩大其规模和怎么写作范围,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四)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性发展

尽管银监会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出台了几个文件,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目前急需建立健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继续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降低政策风险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并促进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比如减免税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给予政策性贷款利差补贴、允许申请央行再贷款、积极引导鼓励外资金融机构组建或参股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

(五)强化监管资源,加强监管能力

银监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监管网络和监管资源,密切跟踪试点机构风险情况,建立非现场监管制度,设置主监管员,实施现场检查,重点纠正超业务范围经营等违规行为,同时督促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防范风险.另外,银监部门在实施分类监管的基础上,要合理配置监管资源.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北京召开的银监会2008年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尽快出台银行控股股东管理办法,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切实推动用好延伸检查权,加强对资金流向的跟踪、监控和深查,提高发现、查处问题的能力.规范控股股东行为,防止关联交易风险.

341;王曙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绩效与机制创新》[J] .党校学报,2008(2)

[7]张德元,张亚军.《关于农民互助合作组织的思考与分析》[J].经济学家,2008(1)

[8]张忠永,朱乾宇.《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BE/OL].2008.12.18

本文为200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河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802056)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