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中值得的几个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900 浏览:107741

[内容摘 要 ]金融需求与货币借贷不能简单等同.在我国农村缺乏金融需求的现状下,找准支持“三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主要靠商业性金融支持是不成的,要靠政策性金融.要考察农村资金与城市资金互动的社会经济实质.

[关 键 词 ]金融需求;支持“三农”;资金流互动

作者简介:曾康霖,男,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授,成都 610074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现阶段深化金融改革的任务之一.经过几年来的试点推广,取得了公认的成效,但最近我们调查了一些地区的情况,觉得理想的设计与现实的状况还有距离,仅提出以下问题供大家讨论.

一、农民有多大的金融需求

金融需求与货币借贷,能够等同,还是不能等同?我认为农民缺钱消费需要借钱支撑严格说来不是金融需求,或者说,只是狭义的金融需求.广义的金融需求的产生,一是要有经济基础,二是要有金融意识,二者缺一不可.有经济基础,无金融意识,只能让人把钱存起来,成为所谓的“土老肥”;无经济基础,有金融意识,只能让人成为“负翁”或“投机家”.如果这样认同成立,则只有那些富裕或者较富裕的农村、农民才有产生金融需求的条件.测量农民金融需求大小的条件不仅要看农民要不要借钱,而且要看农民会不会花钱.从一个家庭来说,金融意识高不高,主要看其对利息的敏感度.如果利息变动对家庭流动性资产的作用大,则金融意识强,反之,则反是.我国农村、农民因缺钱需要借钱,主要集中在生活方面,而不是主要在生产方面.集中在生活方面借钱,具有偶然性而非必然性,且有时期间隔性和暂时性,而非经常性和连续性,严格说来是非金融活动.

可以说,在我国相当大部分的农村缺乏金融需求:(1)在这些地区,农业生产主要是一家一户的耕种,即还处于“小农经济”状态;(2)农村的青壮年大部分流向城市,留在家里的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留守农村,一是看住家产,二是保持土地的简单再生产;(3)农民的家庭资产绝大部分是生活资料,且质量低下,缺乏流动性;(4)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如土地)不属于自己,不能用于交换进入市场;(5)大多数农民缺乏金融理论和金融知识方面的教育,缺乏甚至根本没有金融意识;(6)部分农民缺乏信用观念,信用制度有待建立;(7)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承受负债的能力弱.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实际上是金融制度安排.金融制度安排是一种金融供给.[1]但如果改革更多地是从金融供给方面做文章,而不去注重考察农民的金融需求,则是制度安排失衡,是“一厢情愿”,是“单相思”.这种制度安排也难以得到需求者的认同,其效率不会高,或者说其作用必然与初衷“走样”.最近《经济参考报》有一篇报道发人深思.[2]据说“当时为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甘肃省安定区政府采取先由各村集体修梯田、打水窖,后由乡镇、村验收,再由村干部集中收集农民印章贷款,贷款按照每个农民承包土地的面积分摊”的运作方式.这样的运作方式不仅违背了金融交易需要以信息透明为基础,而且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原则.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区政府”必须这样做,敢于这样做?上述案例的回答是:之所以必须这样做,是因为怕失去了机会,既然“争取”到了这笔扶贫贷款,为什么要放弃呢?而之所以敢于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权力,自认为既能够逼农民贷款,也能够要农民还款.从法理上说,金融是以货币和有价证券为载体的社会契约关系,在这个契约关系中权责利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且三者不仅相互制约,且要求得均衡.但上述案例表明,在我国一些地区不仅老百姓不懂金融,官员也不懂金融.他们包办代替,违背法理,无视金融契约关系的约束.

在我国,经济发展包括农村的农田建设需要政府推动,政府推动需要投资,如果投资作为扶贫,就不应当主要靠商业银行贷款.如果要靠商业银行贷款,则贷款失效,政府就应承担责任.在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政策性贷款早已有之,问题是进行政策性贷款就应配套按政策性运作,比如应有配套的政策性资金来源,应按政策性金融监管,发生风险按政策性金融对待等.本来政策性贷款按市场运作就是悖理的,再加上不配套政策措施,就只能使“不伦不类”的金融交易变成一笔“糊涂账”.上述案例还向人们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那些经济不发达、市场效益很低的地区,能够靠拿钱(不管是银行还是财政)让农民脱贫吗?事实证明在这些地区靠拿钱是脱不了贫的,因为拿钱只能增加农民一时的消费,而不能改变农民增加收入的生产条件,也难以转变农民的观念提高其金融意识.严格说来不是贷款项目与老百姓的利益相冲突,而是这些地区不具备运用金融发展经济的条件.所以,在什么地区运用金融扶贫,其中大有学问.

二、怎样把握支持“三农”

“三农”是指农民、农业和农村.农民是个群体,农业是个产业,农村是个区域.现在的问题是这三者都在变化:相当多的农民特别是青年流向城市成为“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农业早已超出了种植业、养殖业的概念;农村正在向城市化推进和发展,大中城市的周围和城市之间的连接,使农村变成了城市的郊区,改变了农村的传统状态.这些变化使得“三农”的概念欠明确,边界模糊.在“三农”边界模糊,概念欠明确的条件下,使得支持“三农”的定性定量难以稳定测定.现在金融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上报的支持“三农”的各项指标口径不一,范围难以确定.有人说,凡是与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消费有关的活动都是“三农”;有人说,凡是有利于支持农村建设的都是支持“三农”.实际情况是:金融支持农民的面虽然广,但数量较小,而大部分的金融支持是作用于那些已进入城市或城镇从事非种植业、养殖业的企业.这些企业虽然户少但相对说来量大.这种状况给人们提出了一个理论和实际问题:金融支持“三农”能不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的面貌?我们认为这样的金融支持“三农”难以增加农民收入,难以改善农村面貌,也就是说支农与农民、农业、农村的关系不大,不直接.如果金融支持“三农”不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不能有效改善农村面貌,支持“三农”的意义就要打折扣.

据我们的调查,金融机构支持“三农”,覆盖面很广,主要是对广大农民发放小额贷款,这种小额贷款一般是凭农户的信用等级(据调查,在一些地区县联社对该县农户进行了信用等级评估,有信用好的户与不太好的户,评估的标准主要是收入来源和还贷能力)发放的,面广、数额小.这种小额贷款主要是支持农民消费,而不是支持他们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种状况又给人们提出了一个理论和实际问题:怎样支持农民增加收入?我认为在当代,在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在农副产品相对低廉的情况下,农民要想在农村增加收入是很有限的,农民靠农业是富不起来的.农民要增加收入特别是收入只有进城谋业、打工.要使农民进城能谋到一个好的职业,取得打工的较高收入,只有推进城镇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说支持“三农”,不如说支持城镇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的精神,要拓展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空间,为此,发展县域经济是重要的.要把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但必须指出,让农民进城谋业、打工,提高农民素质是先决的、重要的.按照这样的分析逻辑,我认为支持“三农”可概括为以下图式.图中表明,支持“三农”,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目标,要把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切入点,要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着力点.要大力发展农业就一定要改变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而要改变农业这种状况,不仅要推广先进技术,而且要有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选择,要靠政府政策推动,要靠市场力量.市场主体是企业家,市场形成靠农村城镇化.所以支持“三农”就是要让部分农民成为企业家,让广大农民成为扩大内需消费的积极推动者.


三、主要靠商业性金融支持“三农”成不成

事实证明主要靠商业性支农是不成的,有很大的局限性,支持“三农”必须靠政策性金融.如果建设新农村的概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这二十个字,则靠商业性金融也是不成的,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现阶段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作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可以说农业是一个风险产业,再说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受空间、时间影响很大,对农产品的消费,人们的选择性较强.在这种状况下,在农业领域中,资金链条容易断裂,也就是说容易给信贷带来呆坏账.第二,基于农业的弱势,靠农业增收有很大的局限性,多少年来我国农业增产不增收.农业增产不增收就谈不上生活宽裕.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状况是,一些生活宽裕的农民,是因为他们在城里打工挣钱.第三,乡风文明要靠提高农民素质,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只靠钱的支持是不成的,必须有多种因素的配合和促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一些农村,由于农民素质不高,政府给了钱反而助长了他们的陋习,为他们的非文明行动提供了条件.第四,村容整洁要靠农村的基本建设,而基本建设的投入量大、时间长、回报率低,与商业性金融的经营原则相悖.第五,管理,既要提高广大农民对管理的关心,又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关键在于发扬、信息透明、取信于民.而这一切可以说与商业性金融无关.总之,建设新农村需要的不是商业性金融,而是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不仅要按政府的意图投入,而且要由政府承担风险.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建设新农村,需要关注的是农村基本建设(如水、电、路等),这样的基本建设要靠政策性金融投入,要有政府来承担风险.

四、如何看待农村资金往城里流

农村资金往城里流是多年来的状况,为什么想要扭转这种局面而难以扭转?归根到底这是由货币资金的趋利性决定的.现在农村的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上缴存差,邮政储蓄上缴央行,都往城里流.在一些地区,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在扩大,其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仅为1/2至1/3,这种状况自然反映了绝大部分资金往城里流.有人说存贷比的扩大不能表明“抽血”,因为:(1)权力受限,有好的项目不让放;(2)资金管理体制造成的,如邮政储蓄必须上缴央行;(3)农业的广度不够,深度不够,力度不够.这种状况给人们提出了一个理论和实际问题:即使权力放开,要求农村资金用于农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能不让资金往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吗?所以,让资金往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是好事,还是坏事,值得研究.

核心问题是怎样让农村资金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扩大消费.而要让资金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不仅要有物力资源,而且要有人力资源.所以提高农民的素质是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金融支持如何提高农民素质,现阶段的选择:一是让农民到城市中去谋业、打工,成为企业家;二是支持教育事业,让农民掌握科技知识.这样,既能缓解农村资金往城里流,也能使金融机构吸存的农村资金用于农村.

还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现阶段不仅农村资金往城里流,而且城市资金也往农村流.据我们的调查,在重庆市的某一地区,农村农民外出打工汇回家里的钱有15亿元之多,农民年均3000元的货币收入中,70%来自打工收入,所以,不可否认在我国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多的地区,邮政储蓄和银行存款绝大部分是农民在城里打工汇回家的钱.把钱汇回家,增加农民家庭的货币收入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表现,是“输血”而不是“抽血”.输入农村的“血”又流回城市是一种互动,怎样去解释这样的互动,既是金融问题,也是经济问题,还有农民的文化背景问题.这样的互动对建设新农村是有意义的.所以不能只看到农村资金往城里流这种现象,要考察农村资金与城市资金互动的社会经济实质.☆

主要参考文献:

[1]武 勇,毛海峰,朱国亮.农村金融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J].金融研究,2006(8).

[2]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调研组.1亿元扶贫贷款为何引来怨声一片[N].经济参考报,2006-4-14.


Thought-provoking Issues in Rural Financial Reform

Zeng KanglinAbstract: Financial demands can’t be simply seen as currency loans, and part of China’s rural regions lack financial demands. We should find the accurate point to support rural regions and supporting rural regions should mainly rely on the policy finance not the mercial finance. We should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ural funds and city funds.

Key words: financial demands, supporting rural regions, funds flow 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06)12-0084-0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