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与金融体系的风险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419 浏览:45991

[摘 要]和美国金融体系以市场主导不同,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以政府主导加银行主导为其主要特征.在中国银行体系可能因出口下降企业倒闭、房价下跌而出现不良资产反弹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推出以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的扩张性政策和宽松信贷措施将使中国的金融体系面临新一轮金融风险.

[关 键 词 ]金融危机 不良资产 金融风险

在次贷危机的打击下,众多国际顶尖投行等金融机构纷纷落马,华尔街神话破灭,全球股市、原油期货、债市等市场也受到剧烈冲击.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说,尽管部分中资银行持有次债以及华尔街金融机构的相关债券,但由于中国独特的金融体系和政策,中国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损失较小.因此,在讨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影响的时候,目前大多数观点仍然比较乐观,认为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还没有完全放开,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还不高,因此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是有限的.然而,笔者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虽然较小,但在中国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下,其间接影响重大而深远,在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之际,银行业却开始新一轮扩张,其背后的金融风险值得警惕.

一、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

和美国金融体系以市场主导不同,中国金融体系的第一个特征就是银行主导,即居民的储蓄主要是通过银行转化为企业的投资,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是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融资,融资比重高达80%以上.这从近几年国内金融市场整体融资结构就可看出(见图1).

如此高的间接融资比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事实依据都显示了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90年代初迄今的两次经济周期中,银行贷款是经济景气循环的核心推动力量,贷款增,则经济高涨,贷款降,则经济萎靡.与此相比,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场和长期不振的企业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甚微.过高的间接融资比例造成金融风险的压力过分压在银行身上,使银行不堪重负.中国如果爆发金融危机,其致命处一定在银行.因为银行规模远比保险和证券市场庞大.根据金融监管机构的数据,2006年第一季度银行资产总额391927亿元,保险业的资产总额截至2006年5月是16822亿元,证券市场2006年5月的成交量为10727亿元.保险业和证券市场的规模加总只相当于银行的1/15左右,甚至不抵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数量.

除了银行主导以外,我国金融体系的另一个关键特征就是政府主导.不仅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各种机构投资者未理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而且,在关乎经济发展的银行业中,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这类被各级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机构,在数量上和规模上也占据着主导地位(如图2).

在经济发展之初,适当的政府干预可以有效地动员储蓄,并将之投入到经济所急需的项目中去.但政府主导的一个极大的弊病在于,政府不仅承担了维持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宏观责任,而且,作为出资人,或者,作为利益相关者,政府甚至还负有保护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责任.这种隐含担保使得本应由经济当事人承担的风险转嫁给了政府,从而刺激了经济中的道德风险.

中国这种以政府主导加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造成中国信用供给单一,各种信用需求最终只能由银行贷款来满足,但信用过于集中于银行的同时,风险也就转嫁给了银行业,集中表现为银行的信贷风险,即高额的不良贷款.到2002 年底中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额为3.2 万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达到20770.36亿元,是当年我国国有银行新增贷款的1.94倍,新增存款的1.61倍,不良贷款占到国有银行贷款总额的26.12%.与国外银行不良贷款情况相比较,我国不良资产总量巨大,不良资产率高.1999年日本各类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在3%-%4之间,巴林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等破产银行也未超过12%.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数据的银行)平均不良资产率仅为3.72%,其中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和0.85%.2001年全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只占总量的%3左右,若加上当年核销的坏帐,则在4%左右,这在国际上属于比较正常的水平.而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的农业银行比国际正常水平4%高出3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最低的建设银行也高出11个百分点.

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安全的最大危险.中国国有银行对非盈利的国有企业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对国家的金融体系是一个严重威胁,将是未来爆发金融危机的潜在源头,进一步会使中国的经济增长严重停滞甚至倒退(Chandler,2002).

二、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现状分析

通常,伴随着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银行业会得到较好的发展,银行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从2003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0.8%,与此同时,银行业机构资产规模平均增长17.35%,税前利润平均增长96.28%.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率持续下降,不良资产余额也初步得到控制.

由图3可以看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从2002年(股改前)的23.6.%逐渐下降到2007年的8.2%,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呈现“双降”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四大国有银行能够最近几年不良资产率奇迹般下降,并非因为体制上有了根本的改善,一方面得益于于我国政府对国有银行注资和大量不良资产的剥离(见表3),另一方面贷款基数的迅速扩张以及贷款的长期化趋势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国有银行实际风险.

2008年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国内经济运行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急转直下的重大变化.由于企业亏损增加、利润减少,银行体系经营压力加大,潜伏着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在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内外夹击之下,中资银行资产质量在去年四季度即已呈现不良贷款环比上升之势. 据了解,目前诱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的,主要还是一些周期性行业,以及出口导向的中小企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都存在“滞后性”,这些行业的企业出现产品库存积压等现象,相关的银行贷款质量并不会立即恶化.如果任由危机继续向我国外贸、金融领域渗透,我国金融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将可能迅速上升.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条措施,确定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不可否认,中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肯定会有帮助.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短时间内支出如此庞大的资金将给中国金融体系所带来的风险.4万亿元中财政部要解决1.18万亿元,剩下的就是金融系统贷款和其他来源资金(贾康,2008).而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相关的贷款项目大多为与城市基建相关的长期贷款,其中不少贷款的盈利性并不如企业贷款,长期来看,这些项目在将来的盈利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在中国政府出台“4万亿”救经济方案之后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一些地方政府迅速推出了本省的刺激经济措施.地方政府规划中的庞大投资,远超出了规划的未来两年“4万亿”的扩张规模,充分体现了政策放松的乘数效应.如果这些投资计划能够变成现实,那将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投资“大跃进”.

在经历过去几年的繁荣之后,房地产市场调整已经是进行时,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获得收入的方式受到很大的制约.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地方政府花钱的方式,但地方政府的大手笔投资安排表明,收入约束显然没有使得政府有过“紧日子”的打算.通过银行融资将成为未来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新增信贷高达7.37万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年的信贷投放总量,是2007年信贷增量的两倍.全球金融危机中,最为让人担心的是那些承担着巨大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敞口的小型银行,而现在,大型国有银行也因发放基础设施贷款而面临不良贷款大幅增加的风险.


目前外部经济仍然动荡,欧美经济复苏尚需时日,投资者不仅关心未来两年中国经济的走向,更关心两年之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果两年的“保8”之战后,外部经济仍然疲软,现有的投资能否有效地支持经济增长――如果庞大的投资导致“产能过剩”,对银行不良贷款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当初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也曾推出类似的以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的扩张性政策,同时还放松了信贷控制,结果最终导致很多行业产能过剩和贷款违约率的大幅上升.可以预料今后一个时期将是中国金融体系不良资产显著增加的时期.随着银行不良资产的大规模增加,中国金融体系过往长期存在但近年有所改观的种种问题,可能因此再现并加剧.

三、中国金融体系面临新一轮金融风险

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曾高达20%以上.而到了2008年底,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则推动中资银行跻身于全球最健康的银行行列.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为了帮助银行实现改制、消化不良贷款、促进金融机构资本结构调整,中国政府动用了人民币数万亿元的资金.如今,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中国金融体系在新形势下面临新一轮的金融风险. 一方面,为了避免企业倒闭所带来的坏账损失,金融部门应当更加审慎的防范、控制和规避金融风险,但因此会加剧经济的衰退并使更多企业倒闭,另一方面,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避免大量企业倒闭,我们必须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高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宽容度,但由此会使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我国金融体系隐含的新一轮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省市级以下地方政府债务信贷风险加剧

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根源来自于省级以下政府债务.随着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强化,近几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令人担忧.但据刘少波、黄文青(2008)估算,截至2006年,我国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已接近5.5万亿,占2006年全国GDP的26.3%,为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41倍,相当于四大商业银行和政策银行不良贷款的1.57 倍.地方政府债务的资金来源,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银行信贷.据不精确统计,在上半年我国新增的巨额贷款中,有40%以上投放到各级政府的各类平台公司中.内需刺激政策确实可以提振国民信心,拉动经济增速,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方政府的投资可能沦为政绩工程,重复建设等问题可能再次凸显,导致项目投资效益根本达不到预期由于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限制,加上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怎么写作设施,收费低下回收期漫长,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无力偿还后将债务风险转嫁于银行,成为银行新的不良贷款.

2. 房地产信贷业务或成“桶”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贷款一直被我国银行界视为优质贷款项目,各大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都很高,其中,80%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银行贷款.截至2009年3月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5.6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六分之一,有的银行甚至超过40%,是贷款额度最大的行业.房地产行业贷款的过度集中,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系统内积聚.在总共30多万亿元的贷款中,超过一半的贷款都是以房产做抵押的,房地产价值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鉴于大部分城市的房产平均销售在家庭年收入水平的十倍以上,一旦需求放慢,房地产风险必然暴露.


3. 外贸出口坏账骤增

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拖欠明显增加,出口坏帐陡然上升已成为我国出口企业的“噩梦”.2008年上半年,因为拖欠我国出口企业货款或因破产丧失偿付能力的海外写家有5000多户.中国企业的出口坏账率是发达国家的10倍,有的企业坏账率甚至高达30%,远远高于西方企业平均0.25%~0.5%的水平.出口坏帐的上升使外贸出口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我国外贸相关企业的贷款总额达8000亿~9000亿元人民币,出口市场变化直接影响外贸企业经营效益,降低了偿债能力,增大了银行贷款的信贷风险.

4. 制造业信贷风险增大

2007年以来,随着次贷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外贸需求减弱,出口转内销,外需挤压内需,使国内制造业产品需求减少,而国内原材料居高不下,企业效益明显下降.中国经济的下行周期才刚刚开始,原材料上升的压力持续存在,制造业将在压力下转型.低附加值、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出现经营困难和破产的情况,迟早会反映到银行的贷款质量上.此外,那些制造业中的大企业也并不是银行信贷的安全保证,一个例子就是最近的上市公司高新张铜,尽管其总资产达24亿元,但其最近发生了9.6亿贷款逾期,涉及16家银行.截止2008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制造业贷款近6万亿元,约占全部贷款总额的22%,风险不可小视.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