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与中国城市生态化的金融衍生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98 浏览:11517

导读:当下中国的绝大部分发达城市都因其深厚的工业化基础而直接导致产业结构的“偏高碳”,因此城市发展应该确立一个整体性发展意义上的低碳发展策略.由于低碳城市建设多学科协同并进,加之国际上已把碳排放纳入金融衍生的范畴,因此,着眼于我国的碳金融体系建构,可以说是应对目前执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有效策略之一.以金融手段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应增强信息透明度,并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实现低碳产业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确保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

据《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当下中国的绝大部分发达城市都因其深厚的工业化基础而直接导致产业结构的“偏高碳”,因此城市发展应该确立一个整体性发展意义上的低碳发展策略.由于低碳城市建设多学科协同并进,加之国际上已把碳排放纳入金融衍生的范畴,因此,着眼于我国的碳金融体系建构,可以说是应对目前执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有效策略之一.就这样的意义而言,低碳城市发展必然离不开融资体系的支持,因为融资体系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提供低碳经济发展所需的建设资金,建立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形成准确的信号,以及促进各种与减排有关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等.

一、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

(一)中国碳金融发展政策

政策是发展碳金融的支柱.目前中国碳金融政策的支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但已从“暂时不会涉足”转为“先行先试”的思路,国家和各地政府正积极研究各项碳金融政策的出台.

第一,全国排放交易市场试点政策.2008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提出滨海新区可“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机制,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健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强化环境保护参与决策机制”.此后,国家发改委也制订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低碳区域地方试点;二是加强发展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重点行业,包括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转型.在特定的行业和地区,还有可能进行小范围的碳交易试点.

第二,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政策.2010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怎么写作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纳入预算内投资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并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意见》及相关税收实施细则目前正在抓紧制订中,可能近期出台.

第三,银行业的绿色金融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怎么写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及生产能力过剩的行业中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投入,同时,将环保评估的审批文件作为授信使用的条件之一.

第四,CDM相关管理政策.与CDM相关的最主要的法规为2006年颁布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该办法全面规定了CDM项目开发、申报、审批及管理的相关程序和要求.[1]

(二)中国碳金融机构创新

中国碳金融机构创新主要表现在排放权交易所的建立,以此为平台推动碳排放权的交易,从而有效调动和重组社会的资源.当前,中国的环境权益交易所在碳减排方面主要从事以下几类业务:一是企业的自愿减排项目,二是CDM信息怎么写作,三是合同能源管理,四是节能环保技术转让与投融资.除此之外,还提供温室气体排放量核证及排放权交易的相关咨询怎么写作.国内目前有上海、北京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多个从事排放交易的环境交易所.

北京环境交易所于2008年8月5日挂牌,是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特许经营实体,目标是成为国内、国际环境类权益的价值发现平台和市场交易平台.该所取得了如下成就:推出中国首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并致力于生态补偿业务;推出全球首家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资融资交易平台;推出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开发了中国首个低碳指数CLCL,即China low Carbon Index;达成了中国第一笔自愿减排交易;排污与节能量交易的试点和探索;推出节能环保技术转让交易平台;为CDM项目提供信息怎么写作平台.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怎么写作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综合性环境能源权益交易市场平台,是环境能源领域的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权益交易的怎么写作平台.该所主要提供了以下怎么写作,包括构建CDM项目信息怎么写作平台、在合同能源管理及排污权交易方面与境外企业展开广泛交流与合作、建立“绿色世博”自愿减排交易平台、合作开通南南全球环境能源交易系统、启动碳强度标准的研究.此外,还完成了国内单笔最大基于自愿减排机制下的碳中和交易.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成立于2008年9月25日,是在天津滨海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需求下设立的全国第一家综合性排污权交易机构,是利用市场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平台.该所目前已完成三项重要任务,包括完成了首笔基于互联网的SO2排放指标、发起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国内首笔基于碳足迹盘查的中和交易.

由于碳金融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全国各地都在建立排放权的交易平台.如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嘉兴排污机储备交易中心、长沙环境资源交易所、昆明环境能源交易所、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怎么写作中心等等.此外,2009年11月17日,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及RESET(香港)公司在深圳签署发起成立亚洲排放权交易所的合作备忘录.

(三)中国碳金融怎么写作创新

企业的参与构成了碳交易的供需主体,交易平台的搭建为供需主体提供了发现机制,而金融机构围绕碳交易市场的金融怎么写作可以促进碳市场容量的进一步扩大.目前中国的一些碳金融怎么写作机构已经开始运作并产生了以下怎么写作模式,包括节能怎么写作商(EMC)模式、金融租赁模式、CDM项目下的信贷模式、节能减排设备制造商增产信贷模式等.[2] (四)中国碳金融产品创新

中国目前主要有两类碳金融产品.一类是基于碳市场的碳金融产品,第二类是基于银行体系的用于节能减排、新能源的间接融资信贷产品.[3]

1.基于碳市场的碳金融产品:如CDM项目和绿色理财产品.

2.基于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产品

根据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规划》测算,“十一五”期间,中国的节能投资总额累计可达6000亿元以上,如果按50%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测算,节能融资市场有3000亿元的规模.除3000亿元市场规模外,节能减排融资也可望从目前技改项目融资延伸到碳金融等新兴业务.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碳减排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是世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供应方,每年可提供1.5亿~2.25亿吨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每年碳减排交易额可高达22.5亿美元.

二、世界与中国碳金融发展的潜力

(一)世界与中国碳金融交易市场前瞻

据统计,2008年全球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为48.1亿吨和1263.5亿美元,2009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额更达到1440亿美元.根据ABI研究公司预计,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到2014年将达到3950亿美元.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年6月发布的报告预测: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参与其中.除了单纯地进行配额交易和设计相关金融零售产品外,还积极参与减排项目(CDM)的投资融资.[4]发达国家围绕碳排放权衍生出一系列碳金融品种,构建起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来支撑碳融资体系.

碳市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即项目化市场、商品化市场和金融化市场.[5]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中国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开发的是项目化的产品.与国内较快发展的低碳经济相比,环境金融产品品种单一.近年来,金融部门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机制,但是,目前绿色金融仍是以信贷为主,直接融资比重小;融资方式除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外,其他形式的投融资工具创新较少,关于碳掉期交易、期权、期货等各种金融衍生品工具则基本空白.在金融怎么写作方面,目前国内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项目提供直接融资、参与国际碳交易、为企业CDM项目获得联合国专门机构认证提供咨询怎么写作等金融怎么写作尚处于空白状态.与西方相对完善的基于碳交易市场的碳融资体系相比,我国的碳融资体系在碳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碳金融工具的多样性、碳金融衍生品的丰富程度上都存在明显不足.这些因素最终都反映在低碳产业投融资渠道不畅通这一突出现象上.

(二)世界与中国碳金融融资预测

低碳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不同机构对全球发展低碳产业的资金需求进行了估算:(1)根据麦肯锡估算,当世界各国政府将采取集体政策行动,把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长期浓度控制在450ppm二氧化碳当量的条件下,则至2030年前每年减排成本为1750亿美元,而减排的资金需求在2010~2020年间每年为3000亿美元,至2030年则每年减排的资金需求为5630亿美元①.(2)根据IEA估算,当世界各国政府将采取集体政策行动,把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长期浓度控制在450ppm二氧化碳当量的条件下,全球累计增量投资在2010~2020年间将达到2.4万亿美元,在2020~2030年间达到8.1万亿美元,至2050年每年减排资金需求为5650亿美元②.(3)根据世界银行估算,如果要把温度上升控制在2度范围之内,则在适应方面每年的资金需求约为28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之间,而减排资金需求则高达1390亿美元至1750亿美元③.

也有机构对中国低碳发展融资资金需求部分进行了估算:(1)UNDP(2010)估算参考中国政府提出的温室气体控排目标,报告发现,如果中国2020年的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40%、45%和51%,那么,在2020年中国需要付出的减排增量成本将从接近0的水平经3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860亿美元,相当于届时GDP水平的1.2%;而中国如要在2030年实现排放峰值,并在2050年使其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91%,则在2050年需要付出高达1.6万亿美元的减排增量成本,相当于届时GDP水平的6%④.(2)McKinsey则估算,要实现全部潜力,中国在2011~2030年二十年中平均每年需新增资本投入1500亿~2000亿欧元(相当于2000亿~2600亿美元,约1.4万亿~1.8万亿人民币),占当年GDP的1.5%~2.5%⑤.


同时,中国金融资产总量也增长迅速,金融工具创新不断.2001、2005、2007年中国金融资产总量分别为38万亿、70万亿和130万亿,平均每两年就翻一番.即使将2007年末金融资产的1%投入发展低碳经济,每年也可达13万亿.这将对中国的低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碳金融发展对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作用

利用融资体系支持低碳城市发展,这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强化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低碳技术创新驱动力,引领低碳消费方式及完善低碳经济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健全与拓展碳金融市场及碳金融融资渠道.

(一)有利于实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1988年以来,中国出现了明显的重工业化趋势,中国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的重工业化进程导致了高资源消耗和严重的环境破坏,加大了中国能源消耗的保障难度,降低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造成了环境与经济的严重冲突.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需求呈继续增长趋势,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推进低碳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并提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设想.201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旨在通过试点,探索积累不同地区推动低碳发展的有益经验,发挥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为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奠定基础.

通过融资渠道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升级,加大融资体系创新,推进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低碳产业发展,能够推进新的能源技术和产业群,从而有利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实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促进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6]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向低碳调整和转型具有后发竞争优势.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式变革,大力推进低碳发展,积极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尽快步入发展与保护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碳金融的发展,将有利于城市在碳市场定价权上拥有更多发言权,从而有利于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中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但目前仍处于碳价值链的尾端,CDM项目无法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中国创造的核证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廉的购写后通过境外金融机构的包装、开发成为更高的金融产品、衍生产品及担保产品进行交易.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积极吸引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到其所建立的碳金融市场,为其二级市场提供流动性.这一切使得国内企业相对被动,同时导致目前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多种金融创新活动主要围绕境外的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2009年11月国务院提出我国2020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把这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碳交易在中国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性发展机遇.

国内部分大都市通过发展碳交易体系,并围绕该体系实现一系列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将在国际碳交易市场拥有更多话语权,从而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碳排放权目前正逐步衍生为具有流动性和投资价值的金融产品,并围绕该产品建立了证券、基金、期货、掉期等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实现了市场发现,为各种交易资金提供了“交易吸收池”,并借此获得碳货币发行权,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交易货币的国际地位.

(三)有利于促进创造新的投资机会

2012年《低碳发展蓝皮书》中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跃居全球第一,五年间共投入1.73万亿元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十一五”期间能效领域总投资规模为8592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为851亿元,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为410亿元,社会资金7331亿元.和地方财政资金1261亿元,占全社会总额的14.7%.工业领域累计投资5511亿元,占全社会节能领域投入资金总额的64.1%;建筑领域累计投资2593亿元,占资金总额的30.2%;其它节能领域投资占5.7%.蓝皮书分析认为,无论是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领域,还是在能效领域,中国政府及社会的投资都在“十一五”期间迅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大量资金投入到风电场建设和风电机组的产能扩张中,风电投资每年平均增长82.4%.太阳能光伏的投资每年平均增长101.4%.能效领域同样如此,企业节能投资每年平均增长65.5%.快速的投资增长说明低碳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加速,低碳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估计,未来30~40年,全球每年低碳经济投资将至少在5000亿美元以上.因此发展低碳产业需要一个更为通畅的投融资体系和渠道,而这也将会反过来促进融资体系的发展.

(四)有利于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管理优化

推动低碳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低碳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为商业银行创造直接或间接的投融资机会,有助于调整信贷组合结构,同时碳市场的发展也将增加中间业务机会,为商业银行带来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融资租赁、碳交易资金账户管理、基金托管、交易咨询和标准规则咨询等方面的中间业务.低碳产业的发展也会给银行带来新的风险,因此将促使银行发展新的项目评估和风险管理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推动低碳产业发展还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加怎么写作和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从而提升银行品牌形象.

四、中国发展低碳城市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城市低碳金融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改进信息透明度.推进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推动融资体系市场化建设,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步伐,避免融资体系因旱涝保收而形成的对夕阳产业提供信用的路径依赖.

第二,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实现低碳产业收益率与风险的平衡.通过国家及市场两个层面进行制度设计,平衡低碳产业的收益率和信用风险.

第三,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和融资体系的支持必须掌握合理的“度”.需要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宏观监测系统,防范产业系统性风险,同时进一步改善微观金融怎么写作环境,充分发挥融资体系的相似度检测和怎么写作职能,既鼓励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又要注意宏微观风险控制和防范.

McKinsey & Company. 2009. Pathways to a Low-carbon Economy: Version 2 of the Global 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Cost Curve. McKinsey & Company.

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08.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 2008: Scenarios and Strategies to 2050. Paris: IEA.

World Bank. 2010. Development Report 2010: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Change. Washington, World Bank.

UNDP. 2010.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北京:UNDP.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09, “China’s Green Revolution: Prioritizing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李威.国际法框架下碳金融的发展[J].国际商务研究,2009(4).

陈游.碳金融——我国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财经科学,2009(11).

张正华.政策性绿色信贷促进低碳经济发展[N].金融时报,2010-05-21.

李布.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征、绩效与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5.

拉巴特,怀特.碳金融[M].王震,王宇,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惠东旭.绿色金融[J].商业时代(半月刊),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