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思维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412 浏览:131869

[摘 要 ]大学生创新思维是目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这种创新思维是以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文章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现状和计算机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更新培养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精神、强化教师队伍、改革考试制度.

[关 键 词 ]计算机专业 创新思维 大学生 培养

[作者简介]龚宇平(1981- ),男,浙江义乌人,中国计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梁丽(1982- ),女,浙江临安人,中国计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杭州 3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对策”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JDSZ30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22-02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指思维上的创新,创新的思想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在一种创新活动中,思维活动的新奇是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的,创新成果的出现离不开创新活动,而创新活动必须要以创新理念为先导.在以知识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根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不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我国增强科学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关键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开始向新技术型产业结构发展,整体的产业总量仅次于美国.可是纵观我国的企业发展,目前多数的企业没有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整体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出口较少,产品的新技术附加值较低;在信息软件技术领域,一直在国际的中下游水平,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存在很大的差距,整体的行业发展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缺少,核心的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不能创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些新技术.创新能力和思维主要是受制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成创造性思维模式,只是一味地受教育,没有发挥出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计算机专业教育这一块,因为其专业的特殊需求,更需要从事人员要拥有创造性思维,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缺少对这一方面的专业的教育,因此,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低.《201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中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列为本科和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报告还指出,计算机专业是连续三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之一,究其原因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

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现状

1.国外培养现状.国外发达国家一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给予重视,这与计算机的高度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有学者对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教学体系进行过调研,发现他们经常举办计算机知识讲座,从网络安全、量子计算到计算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很多问题的思考,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给学生进行讲座的老师都是一些专家学者,对于这种把讲座代替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导论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变成为有针对性、有丰富内涵的交流形式,有助于学生尽早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脉络.学校的计算机设施都是可以直接进行互联网应用,可以进行实践教育,很多教学区域都可以进行无线互联网的连接,方便了学生对网络的应用和了解.计算机电子阅览室提供24小时的阅读上网时间,并且还有免费的激光打印机供学生们使用,学生使用这些设备的前提是会进行Unix/Linux操作系统,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和Unix/Linux操作系统.学校的怎么写作器上安装有Ja、C、C++等计算机编译软件,整体环境较为安全,运行良好,方便了学生们的学习和使用.

2.国内教育培养现状.截至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908所,本科院校740所,其中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院校有598所,共有847个专业点.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都是面向社会的通用型人才,但计算机领域更需要的是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当前的教育大部分局限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只注重基本学习方法,没有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结合.计算机领域所需求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在工作中能够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等.因此,现在的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的教育都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太注重理论,而缺少实践创新能力,严重地脱离了行业的实践需求,一旦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就无法适应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计算机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创新思维

计算机行业需要硬件、软件、网络等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强,人才需求量较大.目前大学生适合计算机行业的工作主要有软件的开发设计、系统维护、系统管理等工作.但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领域和各行业之间相互融合和参透,对人才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的需求,这就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基础知识的牢固,需要创新能力和思维模式,还需要对各个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有逆向和发散思维能力.

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有:程序设计思维和计算机编程基础创新能力.程序的编译是对计算方法的分析、学习、创新和综合加工处理的过程,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的判断过程.因此在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软件程序设计的教育培养,还要训练学生的这种思维方法.

计算机硬件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硬件的安全维护和数控编程方面工作,需要对电子计算机知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对计算机硬件工作和微机的开发运用、自动化信息方面比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字逻辑教学”等相关课程,能够培养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以后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学生来说,需要具备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面对压力能够表现出从容和坚强的意志;要具备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因为计算机的创新需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个人很难独立完成.

四、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更新培养理念.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学校越开放,对外部要求就越敏感,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的需要而放弃长远的责任则危险越大.”当前,我们的教育淡化了长远的责任意识,停留在满足于适应眼前的现实需要.高校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鼓励和集体的分析,充分尊重学生对知识提出质疑和问题的能力,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日常的教学任务中,增加对创新能力和思维的有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开发的对象,不断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思考的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能够敢于向权威知识挑战.


2.调整教学内容.要培养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计划中增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特征和形式,有目的地培养创新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计算机行业的特殊性就是更新时间短,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高,新技术的产生较快,因此,学生应该紧跟新技术的发展,掌握的知识要与时代同步,依照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明确重点,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除此之外,还要对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培养环节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3.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思维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本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一方面靠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靠教师传授.计算机专业教学具有一般教学的普通性,但是也基于其特殊性,拥有特殊的专业特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承担着引导学生授业解惑的任务,同时还应该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育形势下起到相应的作用,启发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对于问题要进行多向思维的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教学的方式是不确定的,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鼓励学生创新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的运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很多种教学方法:(1)“研讨式教学法”.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求知,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主动和积极,能够在课外的时间内准备充足,广泛地阅读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2)“问题式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来,学生进行集体的讨论,可以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讨问题的热情,主动分析和研究,然后分组讨论,进而开展小组之间的辩论,有效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教师可从多角度设置问题,安排多种思维,多角度地思考,深入浅出地分析.(3)“启发式教学方法”.授课老师在上课之前,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学生可以学到一题多解的思考方式.(4)“案例式教学法”.教师选择实际情况下发生的一些真实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促使学生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讨论实践上会遇到的各种情况,从而缩短学生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4.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地组织开展普及性的创新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努力在校园营造起浓郁的创新氛围,感染和熏陶大批学生,促使他们参加科研创新活动,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1)学校依据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能力教学活动,如开展科技活动周、IT技术主题论坛和专题系列讲座等,有创新教学方法的教师进行大力的表扬和奖励,并且向全校进行广泛的推广.(2)开展组织大型的创新科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样的创新能力活动中来,对于创新思维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展开.(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建立校企联合项目,加强与社会要求的相互了解,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第一手资料.

5.培养创新精神.在授课期间,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鼓励,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不草率断定学生的创新思维观点,对于有创新和探索性的学生思维模型进行鼓励和表扬,参考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不设定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进行多方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答案,不盲目地迷信权威.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敢于向老师、课本和权威进行质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

6.强化教师队伍.教师是领路人,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首先就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素质.如果计算机专业教师自己都没有开发经验和研究能力,只会教教材,那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教师拥有科研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就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信手拈来、举例生动;在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中分析透彻、思维敏捷.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提问式讲课,多为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热点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研究能力.

7.改革考试制度.考试是无形的指挥棒.我国目前的教育考核形式只是简单的试卷考核,这就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走上了死记硬背的学习道路.由于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学校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注重创新思维的考查.首先要对考试的形式做出调整,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全面化.如采取开卷与闭卷结合的考核方法,结合竞赛活动、平时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其次要对考试的时间自主规定,不必遵守统一的期末考试作为考核成绩的模式,可增加阶段性的测试和考核,支持教师使用分阶段的形式进行考核,促使学生综合发展.最后可通过撰写专题报告、研究论文,开展学科内的竞赛活动等形式进行学习情况的评价考核.还可以建立学生创新思维的奖励机制,比如对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创新设计成果的学生以及在校内外创新实践活动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学生,可申请免修相关课程.

耶鲁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斯腾伯格曾说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思维将推动计算机事业继续向前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更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始末,为国家输送更多的推动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的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论科学技术[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1.

[2]教育部高教司.中国计算机教育现状[J].计算机教育,2008(17) .

[3]苏压.企业需求多样 IT人才培养面临困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03-31.

[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5]陆慧娟,梁丽,龚宇平,等.以大学生科研活动为载体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6](美)R.J.斯腾伯格.思维教学[M].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