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56 浏览:70567

【摘 要】针对师范院校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讨,介绍了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现状分析,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层次不同、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课时要安排不合理和计算机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如何选择师范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师范院校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要选择开展计算机技能测试和师范学校要重视上机实践操作.


【关 键 词 】师范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教学改革;教学手段

0.引言

现代“师范”一词,成为培养监视教师的学校,意义是指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由此可见,“师范”一词所含的深义.主席指出的:“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未来信息时代的核心和支撑点,已经渗透到了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医院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家庭的学习和娱乐等.而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院校,因此,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师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作用非常重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也必定不同.必须因专业特点不同进行对计算机教学课程的改革.

1.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1.1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层次不同

在师范院校中的学生,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由于教学条件不同,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对计算机的学习中,有些接受计算机知识快一点.有些接受计算机知识就慢一点.虽然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一部分学生在进人大学前已接触过计算机或者开设过计算机课程,学生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学习积极性不高;而有的学生以前没有或者很少接触过计算机,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进行认真细致讲解.

1.2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课时要安排不合理

多数师范院校都比较重视计算机的专业课学习,从而忽略了公共课的学习,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时总量都相对较少.其次,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安排上,通常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上理论课时过于自信,认为课程掌握较好,但真正实践操作时却不知从何下手,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

1.3计算机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于校园网的便利,机房通常都开通了网络.有些学生就在上机时上网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实践课的教学意义.虽然关闭网络可以禁止这种现象,但是课程中的某些内容必须开通网络才能进行学习,如计算机网络这一章的学习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在网络环境中教学,因此网络在为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1如何选择师范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

在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上,可以选择“多模式教学方法”,即采用三种不同的模式“理论课、上机课、实践课”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在“理论课”阶段重点介绍理论知识内容,了解基本技能.在“上机课”中根据学生在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点展开上机练习,由教师先演示操作,再由学生自己练习.在“实践课”中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练习提出实际应用问题,由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的思考,自己领会并解决问题.使他们能掌握知识点,学会操作技能和应用方面,从而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使自己在今后自己的教育生涯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

2.2师范院校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利用黑板这种单一的方式,课程内容显得过于枯燥,学生也不好理解,因此应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趋势.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以直观、生动的画面展现,再附之以教师讲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相关知识.这种方式更能够发挥师生交互的优势,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化教学可以极大地突破空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将有限空间的传统课堂变为无限空间的虚拟课堂,教师可以更好地讲授课程内容,更快地和学生沟通,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上网检索和下载资料,利用各种最新的资料为自己怎么写作的能力.

2.3要选择开展计算机技能测试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技能的提高,单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证明,开辟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技能,拓展计算机新知识与新技术的最佳途径.可以开展全校打字比赛、Office综合应用比赛、幻灯片设计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等.参赛学生除掌握必修课的内容外,必须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综合应用技能,才有可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大赛结束后,应对部分优秀学生予以奖励.通过大赛,可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还可以从中发现一批计算机应用的优秀学生.同时,师范院校的计算机学习还要应对中小学教育市场的需求开展多种技能培训,调整教学计划,增加技能实训,将“双证”培养纳入培养目标,使之制度化.

2.4师范学校要重视上机实践操作

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性很强,相当多的知识需要通过上机实践掌握.因此,必须重视上机实践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首先,教师应针对每堂课的重点内容,给出具体的上机实践题目,在设计实践指导时,应有步骤,有练习,操作步骤不能写得过于详细,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有积极思考的余地,又有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法,减少学生上机操作的盲目性.其次,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具有可操作性、设计性与综合性的题目,减少只具有验证性与演示性的题目,提高上机实践课的质量.再次,应提供充足的上机时间,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课时内的上机时间每周仅有2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上机的需求,我院部分专业有停课实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周的安排,通过系统实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相比其他系的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强,因此这种集中时间实训的方法也应该多采纳应用.

3.结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将传统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以应用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但这种改变不是单纯地用鼠标和键盘代替纸笔去解答理论知识,而是要在考核的内容上真正做到理论和应用的结合.因为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多方面的,故检验学生学习的好坏完全不能凭一次书面或上机考试来判定.若是这样对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同时容易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从而埋没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同时还可以转变学生为分数而学的思想,在平时上机实验中就进行考核,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可以增加操作和应用试题的比重,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操作与理论考试都及格才为合格,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计算机的感受,有利于加深理解自己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而且有利于今后培养自己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科]

【参考文献】

[1]阎丽欣.对师范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28.

[2]赵赟.中国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及改革前瞻[D].辽宁师范大学,2007.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