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语言课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476 浏览:118000

摘 要 :针对计算机语言课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教学困境,以及中职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作者谈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三步法,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运用项目导向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发现项目导向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计算机语言课;学习兴趣;实践教学;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253-02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三步法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者学习对象的一种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下面就以《Visual Basic》为例,讲讲我在讲课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三步骤.

第一步:教学前期通过简单有趣的例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能够学好《Visual Basic》,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关键.

学生在拿到《Visual Basic》新书,大概的浏览了内容、并且向高年级的同学了解后,他们脑子中就有一种这样的感觉:《Visual Basic》是一门很难学懂课程,于是就有了害怕心理.为了消除同学们的这种害怕心理,我就用比较简单有趣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子是这样的: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让图片在窗体上下左右来回移动.通过这个例题:让同学们感性认识到用VB也可实现动态效果,并且让同学们觉得:其实用VB来编写程序也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难,用很少的代码或几乎不用代码就可编出有趣的、能解决问题的程序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VB的兴趣.

第二步:教学中期巧用教学方法持续学习兴趣.

1.1 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VB中的专业术语

VB有很多专业术语:如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例如:在解释“对象”的时候,先说明这不是我们生活中说的“找对象”的“对象”(广东人说“拍拖”,同学们笑),而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东西(实体),如:你手中的笔是一个对象,接着转入正题:在VB中应用程序的每个窗体和窗体上的种种控件都是VB的对象.再如:在解释“属性”是这样说明的:“属性”就是特征(特点)的描述.比如,一个人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而描述某个人: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就是一个具体的人的特点、即属性.从而接着说:窗体是VB的对象,而窗体的标题、颜色就是窗体的属性.

1.2 用引导法帮助同学们记忆控件、属性、方法、事件等有关专业术语的单词,消除同学们觉得英语基础不好,就学不懂、学不好的心理

在VB中,编写代码要用到大量的英文单词.而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英语基础比较差的,鉴于这种情况,我分两种情况处理:

第一种:同学们已学过的单词,先解释在英语学科中的词义,再解释在VB中的意义.例如:

文本框控件:TextBox.

其由两个单词Text和Box组成,在英语学科中Tex!解释为“课文”,在VB中解释为“文本”,在英语学科中Box解释为“箱子”,在VB中解释为“框”.

这样使同学们觉得这些单词原本是熟悉的,只是词义有了变化而已,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了英语基础不好就学不懂、学不好的心理障碍.

第二种:同学们未学过的单词,让学生记住该单词在VB中的意义:不要求整个单词会拼写、会读,但必须要记住首字母,因为在VB中很多代码在输入第一二个字母后,就有整个单词的提示,无需一个一个字母输入.

1.3 抽象问题生活化

抽象的问题比较理性化,学生对的事物的认识思考开始是直觉性思维在起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将抽象问题感性化,生活化.例如:在学习用分支结构的if语句缩程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时,我采取以下方式来讲解;

1.4 设置“陷阱”,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在讲到两个变量值互相交换的问题时,我就采用设置“陷阱”的教学方法.首先将题目写出,然后让学生自己先编程序,找一个学生错误的程序行A等于B;B等于A写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采用此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程序.我向学生展现实验,拿两只杯子,一只装满茶(名为A杯).另一只装满咖啡(名为A杯).要求交换杯里面的液体,学生会马上说“再拿一个空的杯子来”.借助于第三变量(中间变量)C,程序行应改为C等于A:A等于B:B等于C,这样程序也解决了.教师通过一个错误的语句一步步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设置“陷阱”,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效果更明显.


1.5 复杂问题简单化

学生不愿思考的原因之一是可能老师所讲的问题较为复杂,学生往往知难而退.这时教师不妨采取将问题分解,或者用类似此问题的另外一个简单问题来替代的方法将该问题简单化.例如:我在讲授用VB编写一个毕业生管理系统的下拉菜单时,学生开始对下拉菜单无感性认识.这时我就用小食店的菜单来作例子进行讲解,图解如下所示;

简单的吃早餐的例子一较复杂的程序设计的例子

通过上图的比较,学生不但兴趣浓厚,而且也比较容易掌握下拉菜单的制作.

第三步.教学后期用大实例高涨学习兴趣.

在VB的教学中,采用大实例作为教学内容,能够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大实例都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的,功能都比较全面和实际,学生在做的时候就有了目标,而且大实例一般都分为几大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是各自独立的功能,学生通过一个一个模块的制作编写来完成一个大实例,使学生有较大的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随之高涨起来.在VB的教学中使用大实例作为教学内容.在上课时可以比较明显的感受到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而且动手实际操作的时间比平常延长较多,这对于课堂的教学活动开展是十分有利的.从我自己在大实例的教学过程中,我感到用大实例进行教学在高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如下几点很重要的作用;(1)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I(2)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知识和思想的实际运用I(3)可以让学生了解程序软件的开发的全过程;(4)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语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针对计算机语言教学的特殊性,以及中职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我在进行计算机语言实践教学环节中运用项目导向模式进行教学,发现项目导向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

2.1 认识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是指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从事某一实践项目的训练,从而获得与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种模式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与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目的.

2.2 项目设计的步骤

项目设计一般包括如下六个步骤;(1)项目的选题:学生根据老师发的项目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思考项目的选题,思考项目的定位及完成所需资料的搜集工作.

(2)顶层设计(算法、界面):思考程序中使用的主要语句及所用的控件方法,并针对程序的面向对象在草稿纸上进行界面的设计.

(3)上机实践:利用课堂时间上机进行程序的编写、调试、修改等工作,教师给予指导及技术支持.

(4)编写简单软件文档:利用课后时间编写程序使用说明书或简单的说明文档等.

(5)作品评价:利用课堂时间自我评价和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和鼓励.

(6)提交实践报告:完成项目后提交实践报告.

2.3 项目设计的选题关系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在整个实践教学中,项目的选题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一般来说,应选择那些便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又能在今后实际工作常见的问题,难度和工作量大小也要合适,能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就是常说的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项目.这些小项目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为保证项目设计的顺利进行,指导老师应在下发项目的同时,发放设计实践任务书,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适当分配设计任务.通常,每个班可以有若干个题.设计任务书应提前发给每个学生,以便他们搜集材料,早做准备.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实践教学的开始阶段,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发现问题,在设计进行阶段,以纠错性指导为主,切忌越俎代庖,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设计进入后期,应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全面审查,并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评价.

2.4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经过实践教学环节,发现在项目教学模式下.教师由传统的管理者和解释者的地位转变为技术助理、合作者和帮助者;学生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和积极的合作者;这种教学模式顺应了计算机语言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操作技术;项目教学模式使得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完成任务后,可深入学习其它知识,而后进的同学,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也可花较多的时间用以辅导后进同学.既保证了课的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往往下课了还不愿意离开机房.

学生也养成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养成了编程前先设计算法的良好习惯,这对于中职生是十分难得的.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仅是在知识和技能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主动思维能力、项目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口头能力、交流能力等.例如:07电脑(1)班的李燕婷和曾翠娟两位同学合作的用VB开发的“惠城职校毕业生管理系统”,获得了惠州市电脑作品评比“一等奖”.作为指导老师的我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

苏霍姆斯基的教育学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即“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的活动”.这应是我们每位教师努力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