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课程内容标准的认识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854 浏览:80562

摘 要 :数学课程内容标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明确的教育理念;课程内容的改革.

关 键 词 :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69-02

数学课程标准诞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肩负着转变“应试教育”的根基和建构素质教育的大厦的双重使命.删除业已陈旧的知识,增加反映时代的内容,降低封闭式知识教学的要求,提高开放式能力培养的标准.强调主动建构,反对机械重复;重过程、轻结论;重应用,轻理论;重探索,轻模仿等课程标准的内涵十分丰富.下面谈一谈对它的几点认识.

一、提出明确的教育理念,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面对全体,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发展权.不管他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所谓的双差生(现在又称“潜能生”),也不管他的基础怎样,程度如何,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得到新的提高.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练成刚;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芒.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也不是培养了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二、课题内容的改革

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和“重要的”,应当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遵循上述基本原则,课程标准重新选择,调整了数学学习内容,从而构建了全新的内容体系

1.内容的设置.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认识、应用题、代数初步认识、统计初步认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并按第一学段(1~3年纪)、第二学段(4~6年纪)和第三学段(7~9年纪)分别阐述.

2.内容的调整.与现代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增有删,在内容的教学要求方面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隐有显.①增与删.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知识显得比原来更重要了.如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进行交流,作出决策,初步具有随机的观念和概率的思想等,已成为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如,引入计算器用来处理复杂的计算,解决一些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探索有关的数学规律,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重复的运算,及时增添上述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同时,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或者失去了学习的价值,如带分数的四则运算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得并不多,即使偶尔遇到了带分数的计算,也完全可以将其化成小数后再计算,同时,带分数的计算比较繁琐,容易使那些中下等学生产生对数学的畏惧感,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应计时删去.课程标准删减的主要内容,还包括一些繁杂的大数目计算,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②升与降.在内容的教学要求上,课程标准同样作出了及时和必要的调整,其中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所有降低的内容有较大数目的整数,多位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整除、约数和合数、素数和合数等.③分与合.课程标准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空间与图形”或“数与代数”等领域.而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类似这样的分分合合,扩展了具有实践特点的相关概念的内涵,去掉了脱离实际、机械模仿的有关内容,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④隐与显.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上,经验是被忽略的、不受重视的.尽管经验参与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但你甚至不能从相关的内容标准中找到关于“经验”的只言片语,它总是“隐性”的.课程标准则不同,它不仅明确承认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和数学活动经验”,而且还特别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课程标准专门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强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促进其经验的积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内容的特点.①片断性.原有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被打破以后,课程标准以四个不同的学习领域取而代之.这是从“学科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向“以人为本”的课程内容体系转变的重要举措.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不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而是强调要“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所以选择呈现方式可以是更活泼、更生动的内容“片断”,这样会更受学生的喜爱,更能促进学生一般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均衡发展.②过程化.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那么,“内容”就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课程标准用这样的格式陈述内容标准:“运用等”“感知等”“经历等”“在现实情境中等”“观察等”“体会等”“交流等”而不是用“掌握.......”“能熟练地.......”等传统格式陈述,将内容“过程式”使它几乎完全变成了一个个地“数学活动”的集合.③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地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也是内容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他们通过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来整理和储存信息,以有效地运用信息.现代思维方式以综合、开放为基本特征,用联系、运动地发展性眼光,把握现代社会.所以,课程内容也应从联系和运动地角度加以重建.建设适合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内容,是学习和形成现代思维方式的最佳素材.

总之,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它所体现的教学理念的精髓就是用人文的阳光、时代的雨露,浇注每位儿童的心田,只有正确把握其精神,才能自觉地积极有效地去促进数学教改,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