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建设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87 浏览:13011

摘 要 :高校辅导员队伍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已成为普遍共识,但目前专业化之路还缺少必要的专业课程支持.根据部分高校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开设“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研究生专业的案例,可尝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设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真正打造出高素质、高水平且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课程设计;专业化

作者简介:韩弘峰(1985-),男,河南宜阳人,广东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广东 湛江 524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学生工作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12-02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之一.我国高校设立辅导员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代.1952年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明确要求:“全国高等学校应有准备地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翌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同志率先提出并建立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此后,国家陆续颁布有关高校辅导员的政策,尤其2004年“1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辅导员队伍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教育部再次公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就更加引起高度的关注,这支队伍走向专业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高校辅导员队伍还显得十分“年轻”.因此,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一些障碍因素在所难免.其中典型之处就在于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的设计与推广困难重重.

一、辅导员专业课程缺少完整的课程体系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社会分工的必然指向,高校辅导员职业走向专业化已成为普遍共识.既然辅导员职业可以作为一种专业,那么就应该有提供此专业培养的载体——专业课程的存在.一个专业化课程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从日常工作内容上分析,高校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这其中有社会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知识.这些学科既独立并列,又相互交叉关联;既有学理研究,又有对实践的理论反思.面对如此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却还未形成系统性、针对性的知识系统,缺乏现成的学科体系的具体支撑,这成为影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最大障碍.

辅导员专业课程具有独特性,首先应体现在其具有独立的概念范畴、语言方式和话语体系.这也是能够指导辅导员这一职业找准自己的逻辑范围,构建本专业自身的概念和话语体系,并用独特的言语方式、话语结构去分析解决本领域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的强有力保障.但如今大多数学者都将目光集中在辅导员学科背景、自我认同感、晋升机制、保障机制甚至专业标准等方面,换言之,学者大都停留在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应然状态的探索,而忽略对辅导员专业课题的系统研究.缺少辅导员专业课程的设计与研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就无法真正完成.

二、少先队学科建设对高校辅导员课程设计的镜鉴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少先队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2012年以来团、全国少工委联合教育部重点推进少先队学科建设,在全国部分高校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开设“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的研究生专业.

2012年9月,在广东团省委、广东省少工委积极推动下,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三所高校在全国首批试点设立少先队学科硕士点,应届毕业生可报考2013年“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硕士或博士,毕业后,这批“硕士博士级”少先队辅导员将上岗.此外,在职称方面,广东省还将先行先试,试点开展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定,符合资格的大队辅导员可评小学副高级职称.①在师资和教材方面,广东团省委、广东省少工委还联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研究和教材研发,并在全省有师范专业的高校开设少先队学科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同时筹备组建少先队学科建设教师专家资源库,在全省范围内推荐选拔优秀少先队学科专家.按照团、全国少工委设想,“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未来还要设立本科专业,并打通在职少先队辅导员进修通道.这也为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可能.


因此,设想在高校开设有关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的同时,也可以尝试在高校开设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学习者通过课程不仅学习到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还可以培养出宽广的知识和博大的胸怀,使其成为具备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的内容构思

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内容是其课程设计最核心的问题.正如美国著名课程论家塔巴(H.Taba)的分析,将课程内容的选择限定在知识和经验两方面.②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必须包括辅导员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紧跟学生的兴趣需求.

1.各类知识交叉:做“人”的工作之必备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积累的知识包罗万象,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各类知识的总量呈几何级增长.一门课程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囊括其中,这需要筛选和提纯.但直到美国学者泰克西纳(J.T.Tydociner)创造性地把人类各种知识划分为12个领域后,③才基本满足了人们对课程设计的要求.这种划分可以让设计者在设计中对知识有更合理和充分的选择.

对高校辅导员专业专业课程而言,首先要明确学习者今后工作的对象是“人”,根据泰克西纳人类知识划分的理论,课程中要涵盖心理学领域、社会学领域、调节领域、综合领域等方面的内容,才能满足学习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需要.但在实践中一定要避免中小学课程设计出现的因内容选择不当而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弊端.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设计者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本着掌握一门学科就要掌握好学科内各种知识类型的思想,充分了解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所包括的各知识类型,切忌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最终达到既全面囊括学科内知识类型,又非对相关知识简单罗列和汇总的效果. 2.兴趣爱好:做“思想工作”之必需

辅导员的工作是要和“人”打交道,是要做“人”的“思想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课程设计者还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善于利用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去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行为,使学生从被动“好学”转为主动“乐学”.

兴趣是主体认识客体过程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在主体与客体认识的双向互动中,既存在客观事物对主体的刺激力所形成的主体思维的激活与兴奋,也存在主体内在要素对思维的激活,即达到主客体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之效.学生的兴趣决定其关注的内容,因此设计高校辅导员课程时,在注重各类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主动和兴趣爱好相联系.这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兴趣中获取更大的探索满足感,也能够使学生因兴趣的满足而更大激发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四、未尽之结语

由于辅导员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复杂性和所需相关知识的多样性,对于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的设计,最需要强调各类知识、技能内容的相容交叉.课程设计者务必要摆脱只要学习一些社会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知识就一定能胜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误区,真正从专业学科的高度合理设计和归纳涵盖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知识,让它真正撑得起“专业课程”之名.另外,笔者也呼吁在辅导员专业课程设计完成后,高校能尽快开设本科甚至研究生专业.当然,本文的努力还十分有限,仅提出“尽快完善高校辅导员专业课程并在高校开设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设想”,对于其中课程的具体设计操作,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辅导员专业课程在设计过程中也要更多考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归属、辅导员专业研究平台的搭建、具体课程的实践效果等.只有真正自觉地把以上因素纳入辅导员专业学科建设体系之中,辅导员专业课程才有生命力;也只有真正接受“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的教育者才最适合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有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学科保障,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终会实现.

注释:

①详见http://edu.sina../kaoyan/2012-10-12/1042357991.s.

②Taba,H..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Harcourt,Brace&World,Inc,1962:265.

③美国学者泰克西纳(J.T.Tydociner)把人类各种知识划分为12个领域,即艺术领域、信息的符号领域、物质能领域、生物学领域、心理学领域、社会学领域、未来领域、演进领域、调节领域(包括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传播领域、探究领域(包括探究学、问题学、普通方法论等)、综合领域(包括哲学的、愿望的、普通系统论的3个类别).

2004-10-14].http://.people../GB/jiaoyu/1055/2920198..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