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课程互动教学法探析

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79 浏览:143971

该文章受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中心专项课题:文化素质课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研究:以《美学概论》为例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3GJZX18.

摘 要:文化素质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南科技大学的素质课程《美学概论》的讲授为个案,从互动教学的角度探讨了这一课程开展的方式、方法,以期能够为相类似文化素质课程的开展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模板.


关 键 词 :文化素质课 课堂互动 教学方法 美学

作者简介:付伶莉,硕士,研究实习员,西南科技大学社科处工作,从事高教理论研究.高源,助教,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2013)-18-0-02

文化素质课是众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受“重理轻文”、“重物质,轻精神”等思想的影响,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普遍追求效率化、客观化和精确化,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却被遮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并不能落实到实处.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西南科技大学的《美学概论》课程为例,探讨当下文化素质课堂上,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激活课堂,最终建构起互动教学的方法,以求能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意的借鉴.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理工类为主的高校,课程主要由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和文化素质课等构成,其中文化素质课主要包括《美学概论》、《音乐欣赏》等.《美学概论》共16学时,在2008-2012年间每年约有1500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选修,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大型文化素质课.授课内容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课程存在着内容封闭、模式单一,抽象说教为主、学生参与较少等缺陷.针对这一课程多年来的“顽疾”,我们认为在授课过程中要将美学理论“中国化”、“生活化”,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内容、不同形式进行授课,选择合适的授课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

1.美学理论的“中国化”和“生活化”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世界.”[1]这一世界本来是应当充满生机的,让人兴味盎然,然而国内美学界讲授美学时,却多以理论为主,缺少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可感性操作,在相关教材编纂上多是以建构理论体系为主.因此,当学生一听到“美学”,直觉地就认为该门课程是纯理论的、枯燥的,甚至是“可怕的”,课程还未进行已被“传说中”的理论压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树立起《美学概论》的可爱、可玩等就必须是授课者要考虑的内容.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将美学进行“中国化”操作;其二,走向美学的“生活化”.

先说美学理论的“中国化”.美学一直被视作“洋学问”,然而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审美意识早就有了.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很明显体现了当时人类的审美意识.美学是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这在中国,也是老早就有了,至少从老子就开始有了.”[2]比较来看,西方美学体系是显体系,而中国美学思想则更多是潜体系.在西方对美进行理性思考与审视时,中国美学则更多以感性方式呈现美的恍惚性,如老子提出和阐发的“道”、 “象”,孔子的 “和”,道家的“自然”,佛家的“色空”观等等,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造就了相异的审美形态.但问题在于,当今高校多是依照西方理论体系设计课程,很少考虑中国美学的这一现实,美学课堂尴尬地沦为西方理论的演绎场,成为最晦涩难懂、枯燥无趣的课程之一.这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枯燥无聊,学生的厌学、不专心,文化素质教育却成为空话.因此,要改变这种尴尬境地,激活美学课堂,必然要以中国本土美学文化为基点,有意识地吸收西方美学理论精华.

次说美学理论的“生活化”.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美是生活”的概念.但至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该概念在美学教学上的意义.前几年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口号喊得很响,却多局限于理论界的自说自话,很少向实际的教学、生活迈进.因循“美是生活”的提法,再来看《美学概论》的授课,美学并不复杂,它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散文美到诗歌美、外表美到心灵美、从花鸟鱼虫到服饰化妆、校园景点到城市建设,这些都是美的存在方式,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观点等.而所谓的美学理论也并不复杂,它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美的看法的集中概括.而当把美学理论“生活化”后,我们将发现一种本真的生活将向我们敞开,而一种意义更是在这里诞生.这种美的心态和追求将成为我们应对生活残酷、异化等的利器,并如海德格尔所说,以“诗”或“美”的方式,返归到我们人类的故乡,找到回家之路,找到“诗意的栖居地”.将美学理论“生活化”不仅会让学生感觉到美学的可亲,同时也会让他们在“无为而无不为”中感受到美学的无用之用,从而在不自觉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美学概论》课程的目的实现.

因此,在《美学概论》课程展开前,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要契合于学生的心理、接受习惯,兴趣点,只有在这一前提下,《美学概论》课程才能吸引学生,让只感觉到好玩、好学,并最终实现文化素质中的“美育”目的.

2.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互动课程内容

首先要纠正一个授课的误区.《美学》与《美学概论》不同,前者为专业课,后者为文化素质课,两者的授课对象、课时安排等有着明显差别.但是在当前西南科技大学的《美学概论》课程中,专业和文化素质区分的并不清楚,授课教师大多为专业老师,课程设置也多根据《美学》简化而来,没有体现出二者的区别.《美学概论》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心理学、园林规划、有机化学等十几个专业的学生,忽略专业差异、一概而论的方法显然不能奏效,并且也无法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

立足于此,《美学概论》课程开始时应针对选课学生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美无处不在,关键的是有没有能够发现美、感悟美的眼睛和心灵.不同学科或专业蕴含着不同的美,因此,可以在互动环节设计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去感悟美、畅谈美,园林美、化学美、数字美、生态美等等,都是美的形态.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与美亲密接触,与美进行思想上、行动上的交流.在这样一种教师导演、师生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中,通过与美对话,观察美、认识美就不再困难.同时将美学与不同专业背景结合起来,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加强了师生互动,让晦涩的理论不再难懂,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3. 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互动形式

美学知识点较多,对于理论基础薄弱甚至没有理论基础的理工背景学生来说,虽然不必要求他们对美学理论深究,但基础的理论知识还是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针对每个部分的特点设计课堂互动的形式.如在讲崇高这个概念时,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抛出问题:崇高是什么概念?如此引发中西方对崇高定义不同的探讨.如此互动便可以使课堂内容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如在关于美的本质这一讲,可以采取结合生活和学习对美的本质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回归到美的本质的课题.如此通过学生自己的判断引出教师对于中西方关于美的本质论争的讲解,教学效果显然事半功倍.另外还可以将美学课程更紧密地结合诗歌、绘画、雕刻、园林、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课堂互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4.利用多媒体及网络促进教学互动

教师对于《美学概论》互动教学的认识也应该在方式和内容上进行革新,一方面可以突破课堂时间的局限,不仅限于课堂的面对面交流,还可以进行远程网上交流.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学课程视频;另一方面,互动交流的平台、表现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进行交流,如建立美学群、讨论组或网站等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分享美学学习心得、向老师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答疑、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用多种渠道进行互动,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软件、通过师生课堂外的延续互动让难以理解的美学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和易于理解, 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可以鼓励学生匿名在网上进行专题讨论,使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发表对课程的看法,对学习难度的认识,不因问题的正确性、理解的深度、反应的时间等因素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保证讨论互动的开放性和有效性.

以西南科技大学《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可以看到该课程要想达到授课效果,就需要改变授课观念,在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应用方面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为条件.只有这采用互动的教育方法,这种文化素质教育课才能得到真正的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