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下的酶工程课程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285 浏览:130841

PBL模式酶工程课程设计酶工程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酶学、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等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由于理论抽象、结构复杂、概念繁多、反应错综复杂、学习时间紧张等原因,大多数学生觉得酶工程很难学习,不易理解和掌握.而利用PBL教学模式让同学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引导他们提出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这门课的掌握.

一、课前准备

依据国内酶工程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酶工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酶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老师多准备关于本门课程的一些问题,要在大纲的范围内,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二、课堂教学

在PBL教学中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即提出“问题”(第1层次),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再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第2层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事实上,除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外,由学生发掘的问题也体现着学生完善学习体系的过程,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PBL教学理念的成功之处.

科学探究,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主题中设置“活动与探究建议”,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是学生学习酶工程、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为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在“课程内容”的相关主题中设置“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酶工程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酶工程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让同学和老师都能充分利用PBL的优越性.教师可利用这些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认识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酶工程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课后实践

这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性很大的学科,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也进行PBL学习方式,多阅读与酶工程有关的文献并相应地提出一定的问题,下节课堂上回答,多多注重同学的参与性.

最后在应用时还要注重问题的有效性,能让学生积极组织回答,并参与学习的过程.在PBL问题的设计和实施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效的,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指向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设计对学习者应该有认知挑战,引发学习兴趣,促进获取知识、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和高级思维技能.为使所设计的问题切实为教学所用,必须把有效性作为衡量问题设计的目的.


从当前教学实际效果看,也存在着不足.首先,与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脱节,被误解为完全开放的探究性教学实践,如“满堂问”等已引起诸多不满.其次,普遍关注单个问题,而非问题集编列,不能普遍推广.在实践PBL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去改进.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