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16 浏览:20909

摘 要 :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积累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做一些解释或推测,经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促使他们持续进行观察研究活动.这样就能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渐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 键 词 :品德教育 知识积累 身心健康 技能培养 发展特长 科学探究

科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目前全面构建和谐教育,实施高效课堂,注重学生能力提升的改革当中,科学课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将有思考的探究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使能力得到锻炼.这样,科学教学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么写作,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下面,笔者就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谈一些看法.

一、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通过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风云雨雪、声光电磁、日月星辰等方面知识的讲授,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及热爱之情.教师尤其应结合相关知识,对我国特有的珍贵动植物种类、奇特的自然景观、重大的自然科学成果等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油然而生对祖国的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水、天气变化与人的关系等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结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反面实例,如发生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沙尘暴天气,说明人为破坏会导致资源的枯竭,生存环境的恶化,就能使学生产生责任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


2.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师应对地球四季特征及变化进行详细的讲授,科学地解释雷电等现象,使学生对日食、月食现象及其成因有所了解,使学生不受迷信思想诱惑,相信科学的教育.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家为自然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和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创造精神.

二、扎实的基础知识

1.掌握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是知识结构很强的系统学科,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以及生理功能;了解水、空气、自然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认识空气、人类生存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保护措施;了解力、机械、声、光、热、电、磁、地球、宇宙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运动变化规律,从而认识到自然科学是与人类的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是与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紧密联系的基础学科,以便获得较为浅显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

2.培养扎实的科学素养.实验多,操作广是科学课的基本特点.在依据“问题引路―观察实验―思考结论―实际应用”的结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动植物特点及结构,人类生理功能的认识;通过对生活中自然现象和物理现象的观察、思考及具体相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眼、手、脑并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及制作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愿望,养成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严谨科学态度.

三、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1.人体知识在科学教材编排中占一定的比例.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注重使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使学生增强对身心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保健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使学生学会合理搭配营养,食物多样化,不挑食、偏食,进食适量.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学生坚持锻炼身体,克服不正确的坐姿及阅读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饮酒,不吸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增强学生预防和减少疾病的知识,预防感冒、结核等流行疾病和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以真正提高,实现健康成长.

四、培养动手动脑的劳动技能

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易学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学习外界温度、湿度、养分等对动植物的重要作用时,动手制作花卉,昆虫,植物根、茎、叶等标本,种植自己喜欢的花草,饲养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课堂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学校的绿化校园及重要节检测日活动,让学生种植花草树木并负责养护.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了锻炼,形成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并使学生将书本知识加以运用.

五、发展特长,培养能力

大自然中的知识奥妙无穷,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和辅导学生开展课外自然研究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特长,锻炼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感兴趣的问题.这样的活动突破了教学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束缚,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六、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新课程要求科学课教学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因此,课堂教学要与学校所在周边地区的自然条件相结合,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学习知识,印证知识,运用知识,组织参加自然科学宣传活动,拓展知识面.所以,要想实现这些目的,教师必须根据教材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展科学探究.具体来说,科学探究过程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检测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要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实际教学情况,有选择性地设计探究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现在,科学教材的设计也体现了“用教材教”这一观念,给了教师、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如“生命”单元是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自由研究内容,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实现了育人的目标.

七、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在新课改背景下,科学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找不到答案而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冷静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找出答案.又如,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分析问题出在哪儿.此外,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用眼“看一看”, 多动脑“想一想”, 多动口“说一说”, 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总之,科学是一门知识性强,内涵丰富的基础学科,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能力,还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和研究.(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