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刍议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126 浏览:70249

初中《科学》就一门功课涉及理、化、生及地理等内容的综合学科.容量大,知识面广,这使不少学生感觉到科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使他们产生了对科学的畏惧感,学生的这种心理给教师的教学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若要改变这一局面,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消除畏难情绪.恰当的情境创设能够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从而构建快乐课堂以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故事、时事等进行情境创设

很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科学故事也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用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案例1,在上《电的安全使用》这节课时,我引入了这样一段故事: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人类今天能大规模地生产和利用电能,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但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如厦门日报报道,“用电不当毁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宫庙之一的遇真宫发生特大火灾,主殿在这场大火中全部烧毁等请学生讨论用电不当会造成哪些灾难?什么叫触电?触电对人体有什么影响?触电有哪几种类型?应当如何预防?当有人触电时,应该如何实施抢救?这种将科学知识溶入故事之中进行情境创设,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时也可以用一句俗语或一个谜语或一句古诗进行情景创设.采用这些方式,学生的情感最投入,积极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调动学生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理解和建构知识.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并且多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

二、联系生活实际、生产实例进行情境创设

生活中处处涉及科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科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科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科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构建快乐课堂.

案例2:在上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二节《氧气和氧化》这一课时,我举了生活实例,即铝锅用久了表面会形成白色斑点,塑料和橡胶制品用久了会发生老化,食物存放时间长了会腐蚀变质,这些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对于以上这些现象,学生早已司空见惯,但从未认真思考过其产生的原因.然而经老师这么一问,他们又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探究兴趣马上就来了,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创设其他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科学思考的能力.教学时,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可以存入“问题银行”,在适当时候探索解决.

三、运用科学实验进行情境创设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尤其是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案例3:例如,在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七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沏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我就问:“你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是什么呢?”“是饱和溶液”有一学生答道.“那么,什么叫饱和溶液?”我问道.有学生举手发言:“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其实大多数学生也会像这位同学一样,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我又问:“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得不饱和,于是就有学生说:“往这杯糖水中再加些热水”.“对呀,大家一定要记住,只有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时,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通过沏糖水这样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两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科学实验创设的问题情境,常常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解的状态,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创设

教育家荀况曰: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融视、听、说于一体,把形、声、色、动态和静态安排在不同的界面上并进行组合流通.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这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案例4:《食物链》一课,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无法在课堂上通过实物观察得出,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设计并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屏幕上出现稻冥虫正在吞噬着绿油油的禾苗,一只青蛙眼看将把它作为一顿美餐,不远处却有一条黑蛇吐着红信,在稻田里窜来窜去,很快将向青蛙发出攻击.突然,一只巨鹰从天空俯冲下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蛇扑去.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思考水稻、害虫、青蛙和蛇、鹰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自然地开始进行食物链的研究.

在科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都是好的情境创设.但是,有一点需要强调,即情境创设的方式切勿常用不变,否则,再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也会显得平庸、乏味,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而无法构建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