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观倾情援建新绵竹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948 浏览:56338

去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江苏积极响应党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举全省之力支援抗震救灾.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后,决定由江苏对口支援绵竹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梁保华书记为第一组长、罗志军省长为组长的对口援建领导小组.梁书记、罗省长第一时间亲赴绵竹,调查研究,慰问群众,共商恢复重建大计,并确定了“一市帮一镇”的机制,由13个省辖市和张家港、昆山、常熟、吴江、太仓、武进、江阴、宜兴8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市(区)对口支援绵竹21个镇乡.我省从各级机关选调222名优秀干部,组建省援建指挥部和20个援建指挥组进驻绵竹,具体实施援建工作.这支受全省人民重托的团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江苏的“三创”精神,身体力行梁书记提出的“江苏和绵竹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的号召,在绵竹大地谱写了令人震撼的新篇章.我省的援建工作实绩和这支团队所展示的精神风貌,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灾区人民的衷心赞扬.

以人为本,科学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地震灾害给绵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区群众热切盼望着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顺应群众的愿望,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的要求,江苏提出了力争在明年5.12之前率先基本完成援建工作任务的目标.面对时间短、任务重的态势,省援建指挥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的要求和绵竹当地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又好又快地推进项目建设.经我省援建领导小组审定的第一、二、三批援建项目共219项,安排援助资金74.8亿元.按我省三年财政援建资金79.74亿元测算,已安排项目投资占援建资金的90%.目前,已开工项目109个,工程投资量完成80%的项目33个,交付使用16个;累计完成投资量达21175亿元,占计划投资额的29%.

充分论证,规划先行.科学重建,规划为先.省援建指挥部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统筹推进城乡布局、住房建设、公共怎么写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首先是迅速及时做好规划.组织全省38家单位120名规划设计人员赶赴绵竹,现场调研勘察,于去年9月底完成了绵竹市区、镇乡、集中居住点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在第一时间为援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中《绵竹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绵竹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汉旺等镇、乡总体规划,成为四川省重灾区首批通过专家评审的县、镇级规划方案.其次是严谨细致做好规划.坚持重大项目确定前必到现场察看以及投资计划确定“六方会审”的原则,省援建指挥部、各市援建指挥组、绵竹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及项目使用单位六方共同研究确定.对存在不同意见的项目投资计划,反复召开协调会加以研究确定,形成一致意见以后才正式纳入投资计划,避免了许多项目实施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再次是因地制宜做好规划.无论是省级的项目,还是各对口支援市(县)的项目,都要求项目规划必须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立足当地的环境资源禀赋,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特色.如无锡市在对口援建地震重灾区汉旺镇过程中,综合考虑新老镇区关系和镇域建设情况,确定采用原地异址重建方式,制定了《绵竹市汉旺镇总体规划》.规划为汉旺镇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独具特色的旅游主题区、一镇八村的镇村布局结构、三区两园的功能主体区、一区多园的工业布局和“川流不息、生态家园”的空间理念,确立了四轴四区的镇区总体架构.四川省委书记同志说:“汉旺镇的总体规划起点高,标准高,充分融合了汉旺的地域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先后到汉旺援建工地视察,对江苏的援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统筹安排,民生优先.围绕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六有”目标,省援建指挥部确定实施“群众安居、就业援助、公共怎么写作、基础设施、产业振兴、智力支持”六大工程的计划.从这六大工程不难看出,在援建工作中,我省突出强调了民生优先的原则,把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摆在了最核心的位置上.一方面,在投资结构上体现民生优先.安居才能安定,安居才能乐业.我省把城乡住房恢复重建作为援建“一号工程”.计划安排城乡住房援建资金37.3亿元,占我省援建资金总额的42.4%.这在18个对口援建灾区的省份中是资金量最大的.此外,安排教育类项目43个,总投资14.7亿元;卫生类项目30个,总投资3.91亿元;文化类项目5个,总投资0.55亿元:民政类项目8个,总投资0.31亿元.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安排城乡道路项目71个,投资13.66亿元;水利、供(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项目9个,投资1亿元.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进度上体现民生优先.让受灾群众尽快入住永久性的安全住房,是安定民心、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在农房建设方面,为了加快建设的进度,我省采取了以下援助措施:拨付4亿元,建立农房重建贷款担保资金,按1:6放大,可贷款24亿元.户均可贷2万元;鉴于绵竹市灾后财政困难,拨付3.6亿元,用于应由市财政承担的户均3000元农房重建补助资金;安排专项资金3.88亿元,支持农房集中居住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此基础上,再安排12亿元,按照户均1万元标准,补助农房重建.有这些政策措施的保障,到2009年9月1日前,农房重建将全部完成.同时,优先安排教育、卫生、民政、文化项目的恢复重建,除个别学校外,各类学校重建确保在2009年秋季入学前交付使用;城镇住房建设项目和卫生、民政、文化类项目也将在2009年底基本完成.

严格监管,确保质量.对于援建项目,我省在一开始就确定了所有援建工程质量必须高于江苏平均水平的基调,为实现这一目标,省援建指挥部特别注重对项目立项、实施等全过程的监管,使项目在阳光下运行,让灾区群众从项目实施中收获最大的效益.一是依靠专业团队加强对项目的监管.项目规模的控制重在设计,为了组织好对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省援建指挥部对每个项目,从规划设计到评审各个环节,都组织江苏和四川专家进行论证,专门邀请了长期从事学校、医院、福利院、自来水厂建设的设计专家对我省首批与第二批79个援建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优化项目设计方案,统一建设标准,严格控制投资经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专门选派安全质量监督专业力量进驻绵竹,对我省援建项目安全质量进行监督,确保不出质量安全问题.二是依靠制度创新加强对项目的监管.我省在援建工作中创造性地对80%以上的项目实施了代建制管理.在代建制模式下,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代替建设单位行使建设期项目法人的职责,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同时把建设单位的职责在建设期间划分出来,即建设单位不直接参与项目建设,从而有效克服了建设单位对投资的人为影响,基本杜绝了初步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超概算、工程竣工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割断了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从制度上消除了建设单位的权力寻租.三是依靠社会监督加强对项目的监管.所有援建项目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招标网站在四川和江苏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专业机构的联系合作,就援建项目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全程接受他们的监督.苏州市在援建工作中还首创灾区第一个规划展示厅,免费开放,把建设蓝图展示给老百姓看,既提振了他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又通过这种方式接受群众的监督,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着眼长远,助推绵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援建工作中,我省一方面着力解决绵竹灾后恢复重建的一系列紧迫问题,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在支援“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提供各种形式的“软件”支持,努力拓宽援建工作的思路,力争为绵竹灾区留下一支“撤不走的队伍”和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

注入活力,全力振兴地方经济.绵竹曾是四川省县域经济“前四强”,地震使东方汽轮机厂、剑南春集团等龙头企业遭到重创,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400多亿元,东汽集团更是作出了迁址发展的决定.为了振兴绵竹地方经济,省援建指挥部在周密调查、严格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从搭建载体和平台入手,全力建设好三大园区的总体思路,以此为绵竹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经济恢复注入新的活力.三大园区分别是“江苏工业园”、“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和“无锡汉旺产业园”.江苏工业园位于绵竹城区以南,规划建设用地8平方公里.在对口援建的三年内将优先建设位于园区东部片区的2 2平方公里范围,投资6亿元,其中江苏承担5亿元,目前园区筹建工作已全面展开,在201O年第一季度可望实现首批企业入驻.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位于绵竹市九龙镇,投资2150万元,核心示范面积300亩,示范面积5000亩,辐射面积50000亩,重点发展果蔬、饲养和观光农业等,比照绵竹地区和我省镇江市气候、土壤、地貌等条件,确定具有丘陵地区农业开发经验的镇江农科所作为实施主体,由我省著名农业专家赵亚夫牵头,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促进农民赚”的路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曾对此项目进行了专门报道.无锡汉旺产业园位于绵竹市汉旺新镇区北侧,产业定位以机械加工、服装、轻工纺织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汉旺镇与无锡市已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将组建锡旺公司,以市场化的方式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在全力推动园区建设的同时,我省在援建中也注意加强产业引介工作.去年10月,在南京成功举办了四川省大型招商说明会,我省有200多家企业参会.此外,还先后组织了100多家著名企业来绵竹考察,一批企业已经确定了投资意向.除了省一级的统一计划,各市(县)也立足实际,为各自的援建对象制定了立足长远、针对性和操作性俱强的产业振兴计划.如江阴市在对口援建绵竹清平乡时,充分利用新德阿公路(即德阳到阿坝的公路,从这条公路走,成都到九寨沟的路程可从现在的9小时缩短到4.5小时)修筑的契机,结合清平乡自身的特点,确立了发展“过境旅游”的产业计划,努力把清平乡打造成为这条旅游线路上重要的中转站和生态旅游基地.这一计划既符合当地的实际,又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给当地经济社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绘就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筑牢基础,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得绵竹许多公共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群众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援建不仅在于经济的扶持,也必须包括社会生活的恢复和重建.为此,省援建指挥部着眼于促进当地社会事业的加快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做了很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在教育方面,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接轨,高起点规划和建设中小学校舍,新校舍硬件建设水平超过江苏的平均水平,抗震标准全部达到8级.同时,加强江苏与绵竹两地学校的对口援助,选派58名优秀教师到绵竹支教,组织我省特级教师赴绵竹培训教师,开展我省重点学校与绵竹中小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等活动,从软件上支持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医疗方面,一方面直接怎么写作于民生,针对地震中丧失子女,灾后有重新生育愿望的群众开展再生育工程;针对地震中致残的群众开展家庭与社区相结合的康复训练计划等.另一方面,与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帮助县和乡镇医疗机构发展特色项目,整合医疗资源,整体提升绵竹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此外,江苏医疗队还结合去年5.12以来的医疗救援工作实践,编撰了《地震灾难医学》一书,该书的出版将填补国内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在就业方面,组织江苏企业赴绵竹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已经举办了3场大型招聘活动,累计向四川灾区提供有效岗位信息42870个,吸纳四川灾区劳动者6273人次.积极实施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提供从“家门”到“厂门”的“一条龙、全程化”跟踪怎么写作.江苏红豆集团、南京卡斯迪莱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在绵竹设立了培训基地.在文化方面,立足于当地历史人文特色,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如苏州市利用绵竹年画与苏州桃花邬、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的资源,提出了“做大做强绵竹年画特色产业”的产业援建工作思路,以绵竹市孝德镇射箭台村为基础,投资3000万元打造绵竹年画特色产业基地,同时加强苏州、绵竹两地年画产业的互动和交流,拓宽绵竹年画销售市场,使绵竹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在生态方面,把环保理念融入产业发展规划,在产业升级中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我省援建的三大产业园建成投产后,将极大地改变绵竹经济依赖磷矿开采和磷化工产业的现状,有利于当地长远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在社会治安方面,我省先后选派了500多名干警入驻绵竹,积极协助当地干警开展打击犯罪、治安巡逻、清查隐患、灾后重建和各项便民怎么写作活动.在志愿怎么写作方面,响应团“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从我省10余所高校中挑选出31名志愿者赴绵竹开展教学、心理辅导等志愿怎么写作工作.南通市“江海志愿怎么写作站”还在绵竹成立了分站,把“江海志愿者”的品牌带到了四川灾区的土地上.

注重“造血”,共同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在对口援建中,江苏援建工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给绵竹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评价说:“江苏的干部不仅想干事,而且能干成事.”科学援建,除了“输血”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造血”,把东部沿海地区比较成熟、先进的发展理念注入当地干群的观念意识深处,这对绵竹未来的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应绵竹市的要求,我省决定将用两年时间分7个班次组织约360名绵竹干部到江苏培训,利用东部发达地区优质丰富的培训资源,在学习和交流中提高绵竹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培训班次初步确定为副科级干部主体培训班、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工业经济建设培训班、局长培训班、村(社区)干部培训班,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此外,双方还初步确定,选派部分优秀青年后备干部到江苏挂职锻炼.对于江苏干部来说,援建工作也是一个难得的向灾区干部群众学习并提升自身科学发展能力的机会.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绵竹人民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和各级干部执政为民、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精神,让江苏援建工作者深受感动,深受教育.同时,援建任务的艰巨性也考验着江苏援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以“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为指导,江苏援建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进了很多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比如代建制,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在江苏尚处于摸索试行的阶段,但在援建四川工作中已经成为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并且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其科学高效的制度优势.通过援建工作,援建干部的工作思路拓宽了,工作能力增强了,工作经验丰富了,很多创新思路和创新做法将作为制度固化下来,应用于江苏未来的发展实践.

倾情奉献,争创一流援建队伍

对口援建任务异常繁重,条件十分艰苦,在援建队伍出发之前,省主要领导就提出了要带好援建队伍,展示江苏人精神风貌的要求.适逢在全国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省援建指挥部因势利导,组织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携手共建新绵竹”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全体援建人员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援建工作作为最好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平台,同时在援建工作中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通过援建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过硬、作风正派、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一流团队.

制度管援建.制度是最可靠的管理工具.省援建指挥部从建立起就注重以制度管人管事,第一时间制定了指挥部工作规则、工作人员守则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了“三要八不准”的要求,即要坚决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自觉服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要热情怎么写作当地干部群众,充分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不准收受礼物、礼金或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不准接受影响援建工作公正运行的宴请、休闲、娱乐、旅游等活动:不准在受援方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业务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票据:不准利用职务便利介绍亲朋好友参与援建工程项目谋取私利;不准在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及工程验收中弄虚作检测、徇私舞弊;不准涉足不健康场所,或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不准办事拖拉、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不准在绵竹市工作生活期间未经同意擅自外出.在“三要八不准”的基础上严明工作和生活纪律,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推动援建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党建促援建.无论是在各援建指挥组驻地,还是在热火朝天的援建工地上,随处可见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把党组织建到最前线”,“让党旗飘扬在工地上”,这不仅是一句句响亮的口号,而且已成为各援建指挥组提高援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援建品牌的实际行动.南通市援建绵竹新市镇前线指挥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出通过“三定三做”(即要求党员定岗位、定目标、定职责,做对口支援的带头人、灾区群众的贴心人、南通形象的代言人)提升党员示范作用:通过“三比三看”(比谁思路宽、看谁劲头足,比谁作风硬、看谁工作细,比谁措施多、看谁业绩好)强化党员骨干作用;通过“三争三创”(争当学习型、创新型、怎么写作型干部,援建项目推进到哪里就把学习型、创新型、怎么写作型党组织创建在哪里)发挥党员楷模作用,积极构建党建促援建工作新格局,推动了援建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进行.四川省委组织部巡回工作组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巡回工作简报》中对南通市以党建促援建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廉洁保援建.每一项援建工作都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绝不容有丝毫懈怠;每一个援建项目都承载着灾区群众的期盼,绝不容有丝毫马虎;每一份援建资金都凝结着江苏人民的深情,绝不容有丝毫浪费.本着这一精神,省援建指挥部始终坚持援建工作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建立了对口支援资金使用、物资采购、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制度,公布了项目招标网站,开展项目招投标专项检查,与指挥部工作人员全部签订了廉洁从政责任书和承诺书,确保把每个项目都建成合格工程、廉洁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苏州市在这次对口援建中派出了6个指挥组,投入的人力物力规模巨大,为切实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确保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干部优秀,维护江苏援建的整体形象,全体援建人员都公开进行廉政承诺,与各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廉政责任书》,建立健全援建工作各项管理制度,下发了《关于加强对口援建廉政建设的意见》,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支援方与受援方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会商,设有专人负责与上级监督检查部门以及受援方监管机构进行日常联系,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管网络;在搞好指挥组成员自身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向施工、监理单位全体党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和施工、监理单位诚信守法行为延伸,构建了覆盖援建项目全线的廉政责任网络和廉政工作机制,确保援建资金不出差错、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深情献援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江苏援建的干部员工们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工作着.他们自进入灾区以来,平均每天都遇到一次3级以上余震,下乡工作还经常冒着被飞石流沙掩埋撞击的危险,但他们克服了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患病不离岗,家里困难不回家,抢时间、抢进度,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援建项目,很多同志立下誓言,“绵竹不美好,我们不回家”.从援川工作开始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援建队伍中涌现出了无数好人好事:省援建指挥部总指挥梁学忠同志因劳累过度两次突然晕倒,医院要求留院静养一段时间,但他只在医院呆了一个晚上就出院奔赴绵竹援建指挥前线;副总指挥李亚平自己身患糖尿病,家里老母亲生病在医院开刀,他也没有时间回去看望,仍然坚持工作:副总指挥刘大威和王永安分别患有肺炎和高血压,但也都带病坚持在援建第一线.南京市建工局局长贾德裕身患严重的糖尿病,每天要注射两针胰岛素,但在援川过渡房建设任务刚刚下达之后,就主动请战深入绵竹灾区,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他的血压一度升高到100/160,至今他仍留在援建前线.留德博士、心血管专家孔祥清,从去年5月13日赶赴灾区后,就一直战斗在绵竹医疗卫生第一线,在为灾区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怎么写作的同时,还就灾后如何尽快恢复和建立医疗卫生体系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苏州援建指挥组总指挥沈国芳在不到三个月内接连失去三位至亲的情形下,仍然坚守在援建工地上.江阴援建指挥组的沈文华在即将退休前主动请缨到灾区工作,而且还到了条件最为艰苦的清平山区.为了援建工作,各指挥组还有的同志推迟了婚期,有的同志孩子刚刚出生,有的同志孩子即将面临中考、高考,但他们都不讲困难,不辞辛劳,坚守岗位.正如徐州援建指挥组党委书记、副总指挥苑玉彬所说的,参与援建工作“于公,是无尚光荣的使命;于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援建工作者们以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扎实的工作成效,弘扬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挥洒着兄弟般的友谊,书写着大爱无疆的真情,展示着江苏援建的品牌,赢得了灾区群众的信任和称赞.


重大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绵竹,这颗昔日的川西明珠,在江苏援建工作者和50万绵竹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必将重新绽放出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