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实验教学实效性的做法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852 浏览:143257

〔关 键 词 〕 科学教学;实验;实效性;做法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0—0088—01

实验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发展.那么,如何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他们也会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如,在教学“金鱼”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把金鱼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看看面前的金鱼,可以发现什么?”学生马上就观察起金鱼来.他们有的用小手去拨弄,有的小声议论.最后,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引导他们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每个学生很快就能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探究问题,并寻找志趣相同的伙伴一起进行合作探究.这样创设情境,引起了每一个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注重实际,实验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让他们熟悉实验内容、实验对象及实验方法等,才能够保证实验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实验时,不仅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而且要考虑学校实际和周边环境,应全面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实验设计,这样方可有的放矢.如,在进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时,应准备各种质地、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材料(石块、木块、小铁钉、橡皮及泡沫塑料等)供学生实验用.没有做好这些准备,实验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提供探究时间,创造拓展空间

科学探究需要时间.充足的时间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如,在“电和磁”一课中,教学的重点是如何使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变得更为明显.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通电线圈.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这用不了几分钟时间,实验活动就结束了.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拓展空间,可让学生实验几种增强磁性的方法,引导他们着重探究通电线圈如何产生磁性,并学习不同的绕法、放置方法等.教师只是适时地提供指导,一切活动都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有条不紊地进行,直到全班学生都完成实验.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解决教学难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多媒体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在“耳朵的科学”一课实验教学中,由于耳朵的内部构造是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并认识的,耳朵接收声波的过程也是肉眼无法看清的,而运用多媒体却能让实验操作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耳朵与脑连接的剖面图,通过点击让耳朵的各部分从中分离出来,进而组成一个耳朵模型.然后,利用动画演示声波的传播路径及耳朵各部分是如何收集和传递声波的.最后,直观展示耳、鼻、咽三者相通的位置关系图,解决耳朵如何进行“卫生保健”的知识难点.

五、组织课外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进行课外实验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安全的利用简单器材就能完成的课外实验.如,在教学三年级科学教材“种子的一生”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在家里种一些植物的种子,让他们每天仔细观察种子的变化情况并作详细的记录,一段时间后,则将学生的实验成果汇总起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完成了课外实验任务,而且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及创新能力.

六、鼓励学生写实验日记等,体验实验过程

学生是科学课堂的主人,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而且还要鼓励他们自己写实验日记、心得、方案,深入体验实验过程.只有让学生从头到尾经历实验的过程,他们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编辑:孟 刚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