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语篇的可证性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84 浏览:16159

提要 本文主要依据Chafe的可证性理论框架.对科学语篇中的可证性的表现形式、使用动因及其人际意又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科学语篇中的可证性具有广泛的人际意义,它反映了语篇、语言使用者、科学共同体之问的互动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语篇与科学共同体所崇尚的实证、争鸣、协作和共建等价值观的相互构建作用.

关 键 词  可证性 人际意义 科学语篇

引言

可证性(evidentiality)是语言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主要指语言使用者对信息的来源及其可靠性

source of knowledge mode of knowing

(知识来源) (认知方式)

→belief(信念)

evidonce(证据)→inducfion(归纳)

language(语言)→hearsay(传闻)

hypothesis(检测设)→deduction(演绎)

对上述框架,Chafe举了下列例子加以说明:

(1)I think it's a spider.

(2)I see her ing down the hall.

(3)n must bc a spider.

(4)They were using more verbs than Englishspeaking kids he been said to learn.

(5)Adults presumably are capable of purelylogical thoughts.

(6)It’s probably a spider.

(7)Oddly enough it feels good.(1)表示一种信念(belief);(2)表示一种感官提供的证据(evidence);(3)表示根据现象所做的归纳(induction);(4)表示源于传闻(hearsay);(5)表示基于检测设的演绎(deduefion);(6)表示一种或然性/的说明.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必然会涉及到信息的来源及其可靠性.对于这种普遍的语言现象,美国语言学家Chafe(1986:263)提出了一种语言理论框架来进行描述:

knowledge matched against(与知识的匹配)

reliable(可靠的)

k(知识)

→n→verbal resources(言语资源)

→o→expectations(预期)

→W

→l

→e

→d

→g

→e

unreliable(不可靠的)

可靠度(relhhRity);(7)表示与期望不相符的预期(expectation).以上例子说明,语言使用者对所述事实或命题的来源及其认知状态可以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转化为特定的语言编码系统.可证性理论就是研究反映语言使用者对信息的来源以及对信息的认知状态与语言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Chafe&Nichols,1986:Vii).可证性在语言中的表达形式被称为可证性成分(evidentials).在英语中,可证性成分主要是通过词汇形式来表达的,如某些动词、助动词、副词、短语或小句等.可证性成分形式多样,它们与其功能之问也并不总是具有一对一的关系(胡壮麟,1994:11).

本文将对科学语篇中的可证性进行初步的探讨.科学语篇作为讲求“言之有据”的重要书面体裁,可证性在语篇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等,学术界至今鲜有涉及,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这些问题的本质.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采用Chafe(1986)的框架.在Chafe的模式中,知识来源(SOtlrCC of knowledge)和认知方式(mode of knowing)是分别处理的,然而在实际分析中,某些语言表达方式如“people say”、“I've been told”等究竟是属于“知识来源”还是“认知方式”很难确定.因此,我们在样本分析中,根据学术语篇的特点以及具体语言分析的可操作性,参考胡壮麟(1994:12)的意见,对上述框架的项目有所合并和整合.整合后的框架分为六个维度:1 言语证据/引证(1anguage/citation);2 感官证据/归纳 (evidence/induction); 3 检测设/演绎(hypothesis/deduetion);4 信念(belief);5 可靠度(reliability);6 预期(expectation).

下面我们将依据该表对科学语篇中的可证性成分进行分析,中文例句主要来自国内主流学术期刊如《中国科学》、《生物学杂志》、《化学学报》、《地理与地理信息》、《中文信息学报》等,英语例句主要来自Hyland.(1997;1999)、Hyland&Tse(2004)、Barton(1995)等.

一、言语证据/引证

言语证据(language hearsay)是指人们通过语言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科学语篇中言语证据主要表现为对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者的引证(citation),这在文献综述或研究背景部分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科学语篇中引证实践的意义首先在于展示作者的认识状态.认识状态是一种心理表征,指作者对所述事件或命题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即知识状态(knowledge state).论文中引证手段的使用,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或前沿动态发展是否充分了解.一般说来,严谨负责的学术研究都会出现较多的引证并提供相当完备的参考文献的.此外,对科学共同体(学术同行)来说,科研要成为“科学”,研究者就应将其个体知识(10cal knowledge)置于学科的“互文性”框架(intertextual framework)之中(Hyhnd,1999:342).互文性,按Kristeva(1986:35)的说法,就是“语词(文本)是众多语词(文本)的交汇,人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另一个语词(文本)来.”换言之,一个语篇总是与它之前、同时或之后产生的同一主题的其它语篇相互联系,其它的文本可以被正在分析的文本明确地表示出来.如通过引语直接指称另一语篇(Fairelough,1992:104).

语篇中的引语具有特定的意义.在Kfisteva(1986)看来,互文引语是一种批评和元语言行为,在引证过程中,语言主体审视前文本和现在的文本.肯定某些文本而否定另一些文本,这是主体具有的对有关文本进行解构和建构的主观行为.因此,可以说互文引语从来就不是单纯或直接的,而总是会以某种方式加以改变、曲解、错位、浓缩或编辑,以适应主体的价值体系.事实上,在科学论文的引证实践中,引证者在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复述、编辑、修改或批评的过程中,往往意在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阐释或构建的基础或起点,或者将其作为新研究的前车之鉴,以便有利于将个人的新论断置于学术共同体知识的连续统之中,彰显出个体研究在该领域的意义所在,因为“每一个文本是在与其它文本相关时才能确定自身的位置”(ibid).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语篇中的引证可被视为研究者构建著作者自我(authorial self)或学术人身份(professional persona)的一种重要手段(Hyland,1999:359),是研究者得到学术共同体认可和接受所提供的一个互文保障(intertextualwarrants)(ibid:353).

二、感官证据/归纳

科学语篇中感官型证据主要体现为科学研究中的现象、数据、结果等.据Kdly和Bazerman(2003:41~43)对科技语篇语料的研究发现,论文中实验/观察部分的句子可占整个论文句子总量的1/4~1/3,由此可推断科技语篇中感官性证据出现的频率较高.现代科学研究强调通过实验方法获取证据,因为这些证据是研究者亲身感受或体验到的,一般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所以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证据就是经验或现象”(陈嘉映,2003:1267).这是使用感官证据的直接动因.Kelly等(2003:42)还发现,相对于引言、讨论和结论等语步(move)而言,实验/观察语步明显表示出较低的断言认知级别(epidemic level of claim).所谓断言的认知级别,是指断言的概括程度(level of generality ofclaim),显示了作者对断言的概括性的认识程度(ibid).实验/观察语步中体现出的较低的断言认知级别正是现代科学研究所崇尚的实证性所决定的.科学理念常将科学实验活动视为非人性化(impersonal)行为,其关注点是物化世界的客观现象(Hyland,1999:360).

有了从感官直接感受的证据,研究者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做出进一步的推断,以揭示现象、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或模式,这就是从感官证据出发而获得结论的归纳推理过程.

经验现实主义(experiential reali)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对现实世界的经验,经验在人的认知和语言中具有重要性,因为,从根本上讲意义是由人的具体经验所制约和激发的(Marmaridou,2000).归纳推理是以人对客观世界的经验和认知模式为基础的(赵艳芳,2001:37),是体验现实的一种途径,通过推理可以使人类的个体经验变成了有意义的东西,并在特定的语境中构成特定的语篇而获得意义.研究者正是通过推理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对个体获得的经验进行定义,为科学共同体提供看待世界的新的视角,从而对特定研究范畴的现实意义进行维护、修正或发展.正是通过无数研究者个体经验相互间的认知互动,最终可以实现学科共同体的意义的社会构建.

三、检测设/演绎

有了基于某种理论或其它方式的检测想,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推理而获得结论,这种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就是演绎.作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演绎的检测设条件(明示的或隐含的)可信与否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检测设的条件可分为两类(廖巧云,2004:47),其一,表示检测设条件的小句与其主句所表述的因果关系符合自然规律或事理,这种检测设条件容易为话语双方所认可,演绎出的结论自然也容易为双方所接受.

另一类检测设表示的不是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说话人作出推理的一种个人所依据的实据,即这里条件的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存在着直接的因果联系,只是说话人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对事物作出的主观化的推断,表现为说话人以自身特有的“实据”为基础推知主句事态的认知过程.这类检测设,Fairelough(1992:145)认为是一个“预先建构”(preconstrueted)的表达,是文本作者呈现出的一种个体主张.

由于这类检测设可以是说话人依据个体经验和知识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推理,这个推理过程具有较强的语境依赖性,即这里的条件和结论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境因素所决定的.Widdowson(2004)认为,语境不仅包括发话时的时空环境,还包括内化在参与者头脑中的心理世界.Givon(2005:221)更是直指语境为“被解读的他人的心理”,是关于他人心理的心理表征.因此,说话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顾及交际对象的心理模式,其结果,就是说话人把听话人的心理当成自己的心理,不断对其进行在线建构,由此得以预见对方的行为,提高话语的适应价值.事实上,在科学语话实践中,作者总是倾向于寻求自己和读者双方可能共有的某种检测设基础,使所提的检测设条件能够得到对方认可和接受,以促进交际双方的积极认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由此,Fairelough(1992:262)才会认为“预先检测设是操纵他人的有效方法”.

四、信念

信念是说话人个人的观点或想法.科学论文中往往较少采用信念这种主要突出个人主观见解、而不强调说话证据的表达方式(Chale,1986:262).科学研究中对个人主观意识的抑制,是与科学话语追求科学客观性的实践相一致的.对一项科学研究的评价,主要取决于该研究自身所展现的价值.而不是研究者的主观意识.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科学研究从本质上讲是“对话性”的(dialogie iII nature)(Taylor&Chen,1991:331).即知识主要是在研究者与同行之间的思想对话,尤其是与不同观点之间的批评性对话中得到发展的,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和同行/读者发生互动.


科技语篇中第一人称与某些“认知型动词”(cognitionverbs)(即强调主观断言作用的动词)(Hyland,1999:360)如“think”、“guess”等词语连用,这样的论断往往可以被认为具有较明确的主观取向,即写作者对所述信息的来源或可靠性愿意承担个人责任,表明该论断仅属作者的个人判断.只是作者个人所提供的可选择或可供参考的一种观点,读者可以自主地选择加入讨论或保留己见.设想,如果上述句子的第一人称换成“人们”或“people”,论断就会具有明显的客观取向,其结果就是将该论断肯定为一种普遍的观点.一个科学论断在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或接受之前,将其作为个人的判断,自然就会弱化该论断的权威性,增加了他人参与学术对话的可能性.科学语篇中的这种话语实践,可以为学科知识的共同构建提供一个良性的人际关系基础.同时也反映出科学界崇尚的价值观之一――协作性(colIeagiality)(Hyland,1997).

五、可靠度

这是说话者对信息可靠程度所作出的判断,表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接受这些信息为事实.科学语篇强调论证的严密性,论断的真实性就至关重要.一般说来,一个科学论断未被学术界普遍接受之前,其真实性都具有统计学上称为“或然”的性质.出于学术上的审慎.作者对新论断的真实性往往会使用一些审慎的评价手段,最常见的就是“模糊限制语”(Myers.1989).

“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原则上”等词语投射出作者对命题的相信程度,显示出这些论断的试探性和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者对命题真值的许诺程度,使作者与其提出的探究性论断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从而使作者可以“预见并设法避免(他人)对其论断作出负面反应”(Swahs,1990:175).

科学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还具有反映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关系的人际意义.Bakhtin(1981:281)认为,任何话语都具有对话属性,即话语意义的理解不是个人的,而是人际的、社会的.话语的本质就是话语生产者与话语接受者(实际的或潜在的)协商意义的载体,这种协商是通过带有不同质的声音(heteroglossia)来完成的,它们构成了语篇的“多声”.从这个层面讲,科技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这种语言资源所反映的不仅是作者对命题的认知状态.更可以视为一种构建语篇时多种参与声音所代表的观念或立场进行协商的指征(李战子,2001:355),因为,它们反映出语篇中多种观念或立场之间互动和协商的过程.即承认某个命题是可以争议的,作者愿意与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进行协商对话.这种话语的多声语言的使用,是对话语外多种声音存在的意识和尊重,有利于学术界展开学术争鸣,由此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研究空间”(research space)(Swales,1990).

六、预期

预期是通过某些语言手段表明所述信息与说话人/写作者原先的期望是否吻合.在英语中.“ofCourse”、“true enough”等词语表示所述命题符合原先的期望;“oddly enough”、“in fact”等则表示与原先的期望相反.

“of course”的功能与其说是在提供信息,不如说是在提供一种“认知导向”,即作者通过特定的语词引起读者的注意,以诱发他们去猜测作者想要传达的交际意图.这种交际意图.常常可以因“of COUPe”与“however)’等词语搭配使用时得以明确.

句中“of course”这些有肯定预期的词语暗示了作者与读者对命题可能具有的趋同反应(shared response),而“however”等词语则显示所述命题与前述命题具有反向对比的意义.这种语言结构出现在科技语篇中是有其特定的意义的.在科学研究中,批判性往往被视为知识创新的源泉之一.然而,对不同观点或对手进行非善意的批评(vicious critici),则会被同行视为有悖学术批评的礼貌原则,可能会被损害作者与同行之间的一致性(solidarity)(Barton,1995:234).为了在学术讨论中既展现个体的批判性,又不损及这种一致性,科技语篇中的“of eoulse”、“虽然”等词语正是作者用以寻求与读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共识的一种手段,以便建立起双方的共有立场(shared ground)(ibid:233),诱导读者对“however”、“但”等所导入的真正批评意见作出积极正面的回应.这种先求同、后证异的话语策略,既起到缓冲某个论断对学术同行“面子”的伤害,又可以增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亲和力,更体现出学术共同体成员在基于共识基础之上,对科学知识进行共同建构的愿望和努力.

结语

上述研究表明,在科学语篇中,可证性作为作者对信息来源及其可靠性的一种认知编码,具有广泛的社会人际意义,它是作者用以构建社会现实的一种手段,反映了语篇、语言使用者、科学共同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语篇与科学共同体所崇尚的实证、争鸣、协作和共建等价值观的相互构建作用.对科学语篇中可证性的人际意义的了解,无疑会使我们对科学语篇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意识到科学语篇中可证性的表现形式与其动因之间并非是严格的一对一关系,但为了简明起见,我们对其社会人际意义的分析还是趋向单一.此外,我们对科学语篇中可能存在的可证性的零标记现象(参见胡壮麟,1994:14)也未作讨论.这些都为后续研究留下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