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738 浏览:34356

摘 要:时代在变,学生在变,对科学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科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教学经验、手段、方法等各方面的不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各个学校纷纷开展紧扣主题的多项课例研究,通过参与学科组教学研讨等活动,将积累的点滴,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在“高质轻负”研究课题背景之下,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用理论提升自身,革新教学理念,尝试大胆创新,将视角锁定到课堂教学中,对各个教学环节深入研究,寻求更为高效的教学策略.但现实中还有不少教师由于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领会,对教材整体知识体系把握不足,课堂教学手段方法单一,教育教学经验不足等实际问题,造成了实际教学的低效现状,也从某种层面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需要不断思考、深入分析.

围绕“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本校科学教研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策略的研讨,进行了针对课堂提问、习题课教学、实验教学等课例研究,通过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各种活动,带动教师不断地反思、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本年级科学备课组开展了主题为“化学知识难点突破的有效教学策略”的课例研究.对其中“酸的通性”内容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同课异构,对比分析

针对“酸的通性”内容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三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个人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单独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各有不同,其教学效果也呈现差异.通过“同课异构”的平台,组内教师通过对比,结合实际取得的教学效果,共同探讨教学策略,分析优点和不足,交流经验,总结教训,每个积极参与的教师都有所收获.


二、集思广益,确定焦点

通过“同课异构”的研讨,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针对教学策略与教学效果的差异,展开了针对性的讨论.把焦点渐渐锁定在几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上,比如酸能使指示剂变色、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酸能够和部分盐反应的实质.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归纳,寻找其中的规律,学生能获得知识的真谛.这些课往往课堂气氛活跃,实验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实际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学生在后期习题反馈中还是会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还在实验教学与知识点落实的连接处理上,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科学教师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

如何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剪裁与编排,使教学设计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利用好实验教学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全面掌握,在规定课时内完成相应内容教学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慎之又慎.

三、宏观调控,精心设计

1.认真研读教材,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紧扣课标,合理布局,大胆剪裁,重新整合.巧妙设计习题,暴露问题,引发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巩固知识.

在“酸的定义”内容教学实施前,精心设置有关电离方程式的教学落实,为之后的酸碱盐内容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进行建模,让学生能够做到从现象到本质,由宏观到微观地去深刻了解.只有让学生学会从离子角度分析相应化学物质及相关化学反应,学生才能活化知识体系,真正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除了要详细讲解“电解质的定义”“电离的定义”以外,还要让学生尝试书写电离方程式,并且掌握正确书写的方法.引导学生注重化学式、阴阳离子符号的正确书写,学会进行原子数目、电荷数目的配平,还可以借此巩固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及质量守恒等知识.比如,书写盐酸的电离方程式HCl等于H++Cl-,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等于2H++SO42-,硝酸的电离方程式HNO3等于H++NO3-时,学生从模仿写、尝试写,到学会写,其实并不困难.学生可以自己从中发现“凡是酸电离时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规律,也可以简单总结出“酸的定义”,这比教师枯燥地讲解抽象概念要来得形象深刻些.在之后“碱的定义”教学中,也可以应用相同的方法,学生不难发现“碱是指电离时所有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把知识活学活用.

在讲解“电离定义”时,要强调电离是建立在“物质溶于水”的前提下,不妨设置陷阱,让学生暴露问题,引起重视,使之印象更深.固设置相应练习如下,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Cl、NaCl、CaCO3.前两种物质学生都能轻松拿下,最后一个学生一般会写成CaCO3等于Ca2++CO32-,在学生以为可以再次获得成功喜悦时遭受了小小的打击,最后的电离方程式显然是错误的.再次强调电离的前提,再提示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浑浊物质就是碳酸钙,而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物质时,学生便会恍然大悟.再进行可溶物、难溶物的电离方程式巩固练习时,学生就会特别注意物质的溶解性.

2.精心设计教学实验,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由现象到本质地发掘,从宏观到微观地剖析,深刻理解知识点,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明确实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实验的各个环节.在“酸的通性”内容教学中,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必须是显性的、直观的,因此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实验组,方便对比得出规律,然后进行验证,注重引导学生把视角从现象转到本质问题,借助电离方程式,从微观粒子角度深刻剖析反应的实质.如从“酸能使指示剂变色,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能和碱反应,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酸能与部分盐反应”五个角度设计实验.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计相应的实验任务单,使教学实施过程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在平时的实验题以及实验操作考试中,笔者发现不仅会提供实验所需的,还会增加额外的一些药品、器材,若学生对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本身不够了解,往往会导致选取错误,致使实验操作混乱,习题解答错误的问题.因此,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应注重加强学生对器材、药品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加深对实验方法、过程、目的等的理解.

3.重视课堂生成,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中寻求最佳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埋头苦干是不行的,还需要用理论不断充实自己,与他人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丰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站在学生角度精心设计,努力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