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的巧用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41 浏览:10234

世上万物,科学家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描述之,诗人则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描述之,虽说殊途异路,但往往可以达到异曲同工的境界,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唐朝诗人白居易咏庐山《大林寺桃花》中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诗为觅春之作,其中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自然科学知识.庐山大林寺位于海拔一千四百米处,那里的气温要比山麓九江市低,根据自然知识,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便下降6℃.那么山顶要比山脚的温度低8.4℃.因此九江桃花落尽之时,山顶大林寺的桃花刚刚盛开,诗人无意之中又觅到了春天,欣喜之情,莫可名状.于是便把“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区奇观和垂直变化显著的高山气候特征运用精辟的诗句形象地表现出来.诸如此类的诗句,不胜枚举,俯拾皆是.后人在阅读这些诗句时,即可愉悦心情,又能触类旁通,获得相关的自然知识,如此交相印证,不亦乐乎.


那么在自然教学中如何有机地融入古典诗词呢?

一、引言“出”诗,奇中促兴趣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地认识世界的内部动因.如果把产生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就能成为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古诗进行开发,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提高自然教学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仅举几例说明.

例如上《常见无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我先在黑板上抄出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青白在人间”这首诗,这个反常的举动镇住了学生们,他们窃窃私语,疑心自然老师是否喝醉了酒,怎么上起语文课来了,如此,一下子就引发了他们莫大的好奇心,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经起疑、联想、探讨等一系列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过程后,依次得出了CaCO3等于CaO+CO2↑,CaO+H2O等于Ca(OH)2,Ca(OH)2+CO2等于CaCO3↓+H2O的结果,而且从此对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而讲解天体运动时,则可引用唐代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借助古老的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让学生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空间.

二、过程“融”诗、疑中促理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发现真知”.教师根据自然科学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让学生在古诗凝炼的字句中产生各种疑问,从而诱发思索,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

在复习《光的几种现象》时,我运用多媒体先打出王维的《使至塞上》:“单于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随即开始对这首诗进行纯文学的赏析:

“同学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可以说把广袤的塞上风光写绝了.作者在我们的视野中投下了两个简括的形象: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的落日.一条垂直线,一个正圆形,只这两个形象便概括了大漠中的一切.什么孤寂、浩瀚、荒凉等,一切的形容都成为多余的了.然而我们又分明什么都见到了等”

下面的同学们,特别是那些喜欢文科的学生大感兴趣,他们料不到自然老师还有这么一手,这时,我突然发难:“同学们能在这首诗中挖掘出什么自然现象呢?”

下面乱纷纷的难以统一,有的认为这是直射现象,有的则认为是反射现象,我知道这个问题有难度,便暂且搁下,又在屏幕上打出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并点拨道:诗中的“三人”分别指的是谁呢?经过探讨,终于确定这“三人”分别为:诗人,诗人留在地上的月影,诗人在杯中的倒影,于是我便带着大家顺利走上了通向“光的反射现象”的星光大道.

至此,我又趁热打铁,写出一句“潭清疑水浅”问:这句诗说的又是光的什么现象呢?经过分析,最后确定答案是:光的折射现象,然后我又带大家杀了个回马,重新来解决“长河落日圆”了,我启发道:“既然是落日,那应该在地平线之下,我们怎么能看到它呢?”

经过分析研讨后,大家明白了诗人看到的落日其实只是一个虚象,位置比实际的太阳要高,其中原因是由于地球周围的大气不均匀,致使落日之光发生折射,形成了一个状美的虚象,原来这句诗隐含的还是折射现象.

如此,经过三首诗的对比,层层剥离,使学生们深刻认识了“直射――反射――折射”这三种光现象之间的异同关系,时隔许久,还有同学向我反馈:这节课使大家记忆犹新.

三、反馈“配”诗、练中促深化

练习是自然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刺激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进具有反馈调节功能.因此配上适量相对应的古诗的练习,不仅能促进知识点的深化,而且对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例1动能类:李白曾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描述庐山瀑布的状观.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____________[机械能].用此题考查动能机械能的知识,或引用唐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诗句来考查“江河水流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水体的落差和质量”的知识,效果都不错.

例2声学类:唐诗《枫桥夜泊》有诗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了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听到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实际上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判别的.[振动;音色]

例3热分子运动类:“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出了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环境的气温突然________.[运动速率;升高]

做了这些练习后,学生就会对参照物概念和相对运动有了更深的理解.

总之,古典诗词和自然科学巧妙融会而创造出来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是否可以在各种经典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自然科学与古典诗词相结合的新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也希望能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