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学健身习惯的途径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932 浏览:8128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加之工作时间缩短,余暇时间增多,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运动并不等于健身”,健身只有在安全、科学的前提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重视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各项运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练习手段,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植物神经的兴奋性和灵活性,加强新陈代谢,增强心脏、血管和呼吸系统活动能力,克服人体各器官机能的惰性,起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运动实践中应根据运动项目特点,采取不同的准备活动,绝大多数运动项目采用混合性的准备活动,即有跑、跳,又有静、动的徒手或器械的一些练习.准备活动内容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小幅度到大幅度.为了避免受伤,应注意活动顺序:如从上肢到下肢、从下肢到上肢、从中间到两头等.活动时间应因人而定,一般20分钟到30分钟.在训练中,要根据各自特点及条件、环境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类型的准备活动,来充分发挥其效能.

二、加强自我监督

运动健身康复专家张一民特别提醒,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运动医学知识,才能让体育锻炼更安全.如,运动中出现身体不适,同样是疼痛也要区别对待.如果肌肉酸痛,持续两三天很正常,但如果心前区左侧的刺痛,可能是心脏出现问题的前兆,就必须立即停止运动,引起高度重视.

三、掌握合理运动负荷

合理掌握运动负荷,是进行科学锻炼的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中,过分强调运动负荷,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身体创伤危险.保健专家与体育学家认为,过分的剧烈运动易破坏体内外平衡,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严重“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失调,导致生命进程缩短,从而早衰或早逝.

体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学会科学掌握合理运动负荷和自我评价锻炼效果的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水平,去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评价每次锻炼的运动负荷是否合理,主要是根据锻炼后第二天的身心反应,如果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工作学习效率高,这说明运动负荷是合理的;如果身体疲倦、无精打采、思维迟钝、肌肉过分酸痛、工作学习效率低,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减小运动负荷.

四、科学制定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在身体检测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的身体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提供量化指导方案,其原理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超量恢复理论和全面身心健康概念.体育科技工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实践得出的一种较好的锻炼方法――有氧锻炼法.这种锻炼的运动负荷强度适中,运动时间较长,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血管和呼吸机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并减少脂肪堆积.

采用有氧锻炼法的关键是掌握练习强度,国内外较流行的是用心率控制强度方法:

(一)锻炼时,脉博保持在130次左右/分钟,不高于150次/分钟;(二)用180减去锻炼者年龄,所得的差作为锻炼时每分钟的平均脉搏数;(三)运动强度掌握在自身最大运动强度(220-年龄)的70%以下,属于有氧锻炼范畴;(四)资料表明,不同年龄进行中等强度运动的心率控制范围:20―39岁,125―135次/分钟;40―49岁,115―130次/分钟;50―59岁,110―125次/分钟;60岁以上,110―120次/分钟.一般地说,只要坚持速度较慢、距离较长或持续时间保持在30分钟左右,均可称为有氧呼吸.

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与最佳锻炼时间

为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机体状况,广大人民群众普遍采用如下有氧健身手段:慢走、健步走、慢跑、快跑、各种球类活动、自行车、游泳、爬山、太极拳(剑)、八段锦、健身操、街舞、秧歌等,对于青少年而言,平时应坚持40分钟以上的有氧练习,节检测日进行长走、骑自行车旅行、负重拉练行军等手段进行较长时间的练习.


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一般人认为早晨锻炼效果好,其实不然.早晨人的心率及血压上升较大,尤其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起床后便开始一定负荷(或超负荷)的运动,容易发生意外.因此,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再锻炼,因为太阳出来后,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另据资料表明,人体在14:00―20:00点时新陈代谢最活跃,身体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最强,大脑皮层兴奋度和神经灵活性最好,因此,下午进行锻炼更有利于健康.

六、健身应忌禁的问题

感冒发烧,病毒性心肌炎等急性病患者,剧烈运动会引发猝死,应停止活动;高血压患者必须在血压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且不易做类似举重憋气用力的运动;饭后应休息40分钟以后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