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片在互联网“安家”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948 浏览:155045

叫好又叫座的科学片需要创作者遵循各种学科的规律,还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在中国,很多创作都缺少一份做出最精细、最华美东西的耐心.

6月26日,在试运行了半年多之后,“北京科技视频网”正式上线了.它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科技视频网站”.

《达尔文所不知道的》、《爱因斯坦的信使》、《孙中山的从医生涯》、《美国第一例转基因婴儿令人担忧》、《当心脏病发作的时候》等从科技资讯、科学纪事,到科学动漫、科幻之旅等,精彩的科学片目不暇接,著名科普作家张开逊说,这是科技电视第一次在互联网有了自己的“家”.

被“挤兑”的现状

创办“北京科技视频网”,这个想法应该说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中国的科技界和知识界就曾呼吁,由中国科协牵头、筹建一个专门的科技电视台,但最终未能如愿.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赵致真,就是“科技电视台”的一名积极倡导者.他告诉记者,科技节目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一直被“挤兑”,正在持续地萎缩和凋零.这一方面由于商品化大潮和社会风尚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中国电视行业总体上对科学的疏离和隔膜,采编队伍普遍缺乏对科学的基本兴趣和素养.至于拿科普片影响收视率为借口,更是认识上的误区.

赵致真一直担任央视大型科普栏目《科技之光》的主编,在他看来,很多“科技节目”其实是“没有文化的人办给没有文化的人看的”“八卦科技”,不能体现真正的科技片收视率;另一方面,中国当前对收视率的评估体系也存在极大的误差.

在美国,作为“妈妈最信任的儿童教育节目”的《芝麻街》,播出4000多集、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美国宇航局(NASA)1980年起开办电视台,如今拥有4个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1985年开办的探索频道(Discovery)、1997年开办的国家地理频道 (National Geographic)等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赵致真认为,中国的电视行业没有很好地承担起普及科学的责任.一直在辜负着公众.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大众媒体、报纸、电视台、广播,对科技宣传的力度很不够.”朱世龙说,“今年科技周的火爆场面,很好地反映了公众对科普的需求.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一些科技节目想用到头版或黄金时间非常困难,真正的科普阵地还很不够、很缺乏.科学需要自己的阵地.”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电视节目传播的重要平台.举一个例子,YouTube网站,每天播放20亿条视频,每分钟上传35小时电视节目,随时会有数百万人流连于该网站.如果科技视频到互联网这片“新大陆”发展,应该会有无限的成长空间.

于是,去年年底,“北京科技视频网”开始了试运行.它除了采集各类优秀科技节目,还自己生产原创的科技片,并摄制了中国第一个“科技春晚”.目前,它开设了10个栏目,拥有各类科技视频节目8000条,累计2000多个小时;其中,从美、英、日、德等国家引进的各类大片有400个小时,每天更新节目超过30条.

“傻瓜化”生活,呼吁新式科学片

事实上,电视上一些科技栏目的“不叫座”,很大程度上与时代变化有关.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周星教授介绍,在几十年前,也有科影厂曾制作过一些科教类的片子,内容大多涉及具有实用性的指南.比如,针对农村推出的插秧、种田技术等,由于与人们的生产利益结合在一起,因此一度很受欢迎.

不过,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人们求知的途径变多了;急需的信息可以上网查找.大多数人已经没兴趣“知其所以然”;有兴趣的,往往是一些为数不多的专业人士,他们希望看到的,则是一些更为专业的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科技视频的拍摄,也要转变思路了;不能再像教科书一样的说教.要么为有着更高需求的专业人士,提供更为高深的、更精细的内容;要么以一种‘泛科普’的形式,融合有趣、有文化的内容,同时包罗了科学知识,让人们带着一种欣赏的态度去接受.” 周星说.

中国式科普,为何难有美感

“泛科普”其实是具有很强观赏性的一类科学影片.由BBC制作的一个系列经典纪录片《行星地球》(Pla Earth)就是对人类生活的这一世界的惊人探索.可以说,引发了热议的《舌尖上的中国》也正努力走在“泛科普”的路上.

其实,很多制作精美的科学片,不仅可以获得观影者的好评,甚至还可以在市场上创造不菲的票房.法国导演雅克-贝汉与雅克-克鲁佐德的纪录片《海洋》,就在上映之际为全球掀起了蓝色的浪潮.为什么在中国很难拍摄出类似“又叫好又叫座”的科学片?

“除了投资,这与制作的认真程度有关.无论是《海洋》,还是之前的《鸟的迁徙》,它证明了西方人的实证精神.”周星说,拍摄这样的片子,要有很深的地理学、气候学、气象学、动物学等众多学科的支撑,创作者必须遵循这些学科的规律,还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在中国,很多创作者没有沉下心来去探究,缺少一份为了完成传播,做出最精细、最华美东西的耐心,因此往往急功近利.

科学的内容是以真实的记录为标准、不能替代.拍摄自然,必须有牺牲精神;有时候,得经年累月身处荒凉之地,或者导演也不得不潜入深海.这本身也是科学精神,正是很多中国创作者缺少的.同时,还要有个性创造和想象力,要按传播规律来组织材料,要有非常大的科技团队作支撑等这些都需要科学精神、文化涵养;没有这些,制作者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公开的数据显示,《海洋》拍摄了5年,耗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球50个拍摄地,超过100个物种被拍摄,获得了超过500小时的海底世界及海洋相关素材.它是迄今投资最大的纪录片.


做不媚上、不媚俗的科普

今年,“北京科技视频网”正在筹拍一组纪录片,将深度反映国内外重大科技事件和成果.采访赵致真的时候,摄制组正好获得了瑞士的签证.“下个月,我们将接受丁肇中先生邀请,赴日内瓦拍摄阿尔法磁谱仪实验室.”赵致真说,“我们还在筹拍2012国际力学家大会,这是四年一度的世界力学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还准备拍摄微重力揭秘、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等高端科普片.”赵致真认为“过去中国科学界受电视的青睐太少,就像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几张照片,实在可惜极了”.“北京科技视频网”应该“成为中国科学大军的随军记者和时代记录员,为历史留下丰富而珍贵的视频档案文献”.

赵致真深知,自己在做的事情难度之大.他在会上的发言低调而真诚:“谁也不能承诺北京科技视频网一定会有锦绣的前程.但我们相信,历史不会嘲笑在探索中跌倒的人.”赵致真对记者说,“我们不奢望‘北京科技视频网’能成为很时尚的网站,我们要做的是,不抬头媚上、不低头媚俗.体现真正的科学精神、科学水准和科学尊严.”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