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做好高职学院的定位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524 浏览:94130

当前,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科规模设置趋同、专业口径较窄、规模上比规格、条件上争档次,造成了高职院校布局结构及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甚至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新形势下,做好高职院校的科学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科学定位需着力解决两个基础性问题.

一、高职学院定位的依据

1.要根据国情科学定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国情是:高职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人才培养特征逐步明确;规模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教育成为与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有必要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研究生教育).

2.要紧跟市场准确定位

提升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振兴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尤其是在近两年的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企业用工极度短缺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未来中国企业对就业者的职业资格和学历层次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作为培养的学生既有“学历文凭”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等职业教育,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其未来的发展将拥有一个巨大空间与潜在市场.

3.要围绕学生理性定位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但并不意味着只是片面追求职业技能培养,因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侧重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注重就业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功能的统一.不管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个根基是不能动摇的,那就是培养学生,应该完全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为出发点,而不应该是向企业负责,向需求负责.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成长潜力,这才是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之所在.

4.要顺应国际职教发展趋势特色定位

高职院校应适应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确立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市场为导向的、面向大众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观念,在办学过程中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功能定位.一是以为培养实用型管理、技术人才作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功能的主攻方向;二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训企事业单位基层管理、技术人员作为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怎么写作功能的主要任务;三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怎么写作作为当前高职院校功能拓展的有益尝试;四是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特色谋发展.

5.要借鉴世界职教先进理念完善定位

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的差异,使得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社会制度、职业教育理念,形成了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各种教育模式各有利弊.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能更有效地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通过比较国外先进的职教模式,我们有以下的启示:加强职业教育立法,规范职业教育是根本;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融通机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高职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高职学院定位应做到“四个面向”

冷静思考,我国职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发展还很不平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产业结合还不紧密、

“能力本位+综合素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落到实处、教师传授知识与岗位实际需求相脱节、课程内容不具有岗位针对性、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支援力度有限等问题客观存在.鉴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与之结合最为紧密并直接为之怎么写作的职业教育的改革,立足点一定要高,职业教育要培养应用性人才必须要面向世界、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


1.面向世界

面向世界是指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过滤性、渐进性、民族性、双向性为原则,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标准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劳务市场和智力资源市场日益越出国界,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无边界”化.职业教育市场正逐渐从区域的、个别的市场,演变成全球的市场,从而走上跨国发展的道路.我国近、现代史表明,闭关自守,老大自居,拒绝接收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只能导致停滞落后.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能力,就必须参与国际间教育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活动.

2.面向市场

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运作体制.以紧贴市场、对接市场、怎么写作市场、引导市场为己任,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向市场,虽已成为职业院校在办学上的共识,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许多职业院校仍暴露出了对市场的不适应性,如对市场信息反应迟缓,缺乏敏捷的适应市场的机制,对市场判断缺乏长远视野,办学过程中出现方向性错误;更有甚者,仍然存在去市场化的倾向,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等,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了职业院校在面向市场这一基本问题上的迷茫.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大量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3.面向学生

面向学生就是要了解、研究学生,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种教育要特别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并发扬学生的个性及专长,让学生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要更新观念,不能再把教育的目标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关注上,而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二是要提升人文与艺术课程的地位.职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但并不能因此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文学鉴赏、音乐训练和美术欣赏等课程,这些对他们的未来职业也许没有多大的帮助,但对形成健全人格、促进道德规范、提升生活质量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是指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是以“适应”市场为能事,职业教育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面向未来的工作变化,面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前瞻性、规范性、创新性、通融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具有发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职业学校以面向未来为使命,这并不意味着职业学校和市场脱节,而是要求职业学校尽最大努力去揭示那些左右市场的因素和力量,为人们的未来生活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或者创造更好的条件.

职业教育工作者只有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制定出清晰的发展战略,跻身于时代经济发展大潮,预测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动态,并以此指导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各种教学活动,才能掌握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权,才能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规律和需求,才能建设出本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这是个人和家庭的期盼,是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面面向世界、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的根本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