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的经济理念与方法

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23 浏览:11258

[摘 要] 作为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 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内涵极为丰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经济的角度,

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经济学基础、发展新理念和关于发展的方法论等问题,以便在经济领域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 键 词 ] 科学发展观;理念;关系;方法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008-04

[作者简介] 郭杰忠,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对策.(江西 南昌 330077)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经济学基础

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历史一定时期对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社会实践科学认识的结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不例外,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总结国内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必须拥有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技术革命以来,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和危机,加剧了人们对发展问题的关注.二战以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世界经济史上最好历史时期.然而,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同类型的国家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极为关注由第三次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后果,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迫切发展的任务,而把经济增长等同为发展所产生的弊端和严重后果又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所有这些问题,都促使人们对发展问题予以深刻的关注.

世界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人类社会经过无数惨痛教训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单纯就经济抓经济的观念已经落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有一席之地.必须善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系,充分发挥科技的带动作用和文化的支撑作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被时代所淘汰;以高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和清洁生产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趋势.发展必须拥有科学的发展观,正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2.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活力显著增强.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一句话,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2006年我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但是由于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们人均占有的耕地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的淡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们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单位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半的河段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的代价很大.解决这些矛盾,迫切要求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3.从发展的需要看,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来引领.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的目标.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采取什么应对措施,是关系到我们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系统回答发展的主体、出发点、目标、方式、重点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源于改革开放的实际,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但认识发展规律不是我们党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用于统领发展全局.

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新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执政党的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战略.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它要求把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它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它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最后,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我国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构建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内容,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布局更加完整.

2.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上讲,处于先导地位的经济理念是实现从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的转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字之差,却反映出发展方式的内容与意义的深刻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排斥了片面的增长方式,更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有效的策略与措施.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是对产出总量而言,强调的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多年来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践表明,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人本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的指示:一是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这就是说,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内容,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现实的基础与支撑点.二是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④这“三大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3.科学发展观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指的是以尽可能多的人为主体,在尽可能多的方面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的需求,这就要求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历史既是一部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发展史.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经济增长本身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目标,它必然是体现并怎么写作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解决好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当社会主体(一个社会、政党、阶级、团体、个人等)形成了或掌握了一定的发展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有关的社会发展现象,处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发展问题,自觉推动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从而发展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思考、解决重大发展问题并自觉进行发展实践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观,也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标准和评价尺度,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从发展观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看,存在着两种发展观:一种是以物为中心,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这是经典的、传统的或旧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主要是指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它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极端功利性等的特点.另一种是以人为中心,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这是科学的、先进的或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强调发展的辩证法,认为不能仅仅把经济、物质、生产力归结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要讲自然、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因素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制约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

1.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是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一般说来,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从平衡到新的不平衡的过程.矛盾的不平衡原理表明,在事物发展中总是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运用这一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形成了“两点论”和“重点论”.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非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目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收入分配之间,不仅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而且相对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因此,要正确处理平衡与不平衡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是贯穿于整个发展全过程的经济发展就是重点,而有些方面过去可能不是重点,但是随着发展进程的变化,其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如果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可能会影响整体的发展,这也就成为了重点.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但并不是不要重点;要求平衡协调,但并不是搞平均主义.科学发展观,是从过去单纯追求某一方面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发展转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来,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

2.局部与全局的发展关系.局部与全局发展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与地方、统筹与兼顾的关系问题.所谓统筹,就是要统一筹划、统一整合;所谓兼顾,就是在突出某一重点时要顾及到各个方面.统筹就是为了兼顾,统筹就是为了整合,统筹就是为了协调.一句话,统筹就是在我们这个近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就是要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没有这种强弱合理的平衡,社会就难以保持稳定,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因此,要统筹发展就要统筹不同群体的利益,既做到追求效益也要兼顾公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既不能因为局部的利益影响整体的利益,也不能因为整体的利益而不顾局部的利益.统筹兼顾,就是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站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合理安排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

3.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发展与环境、当代与后代的关系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就是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从当前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当地的基本情况出发,坚持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当前开发,也要长远发展的原则.不能为了眼前利益,一味地搞“大工程”、“大项目”,更不能脱离实际劳民伤财.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一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创奇迹”;二是要合理利用资源,不能以破坏和浪费资源为代价;三是要生态平衡,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四是要着眼未来,不能剥夺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4.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必须合理划分政府和市场各自作用的范围,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转型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前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也大都同政府改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下,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失业压力,如何把贫富差距约束在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公众所期望的限度内,如何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严重差距,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越来越迫切要求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怎么写作方面的职能.

5.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由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不同,人类社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基于对工业文明中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的反思.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采集、狩猎和农耕文明阶段,直到200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始席卷西方世界,工业文明迅速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文明形态.在为人类带来空前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建立在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给工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今天繁华的世界,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但是现代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而是应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应该超越工业文明那种建立在资源扩张型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探索出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把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没有工业文明的推进,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工业文明不注意生态文明建设,势必导致资源、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对保障中国的长远发展和维持全球生态安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13.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23.

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