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实际体验科学探究

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81 浏览:130699

【摘 要 】

幼儿科学教育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不仅是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是对儿童的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十分有利.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幼儿教育中往往怀着一种“任务”意识去传递知识,传授技能,至于幼儿的需求、兴趣很少顾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科学现象、科学活动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略.我试图以实际生活为前提,创设“生活化”的正式的科学教学情境和非正式的科学教学情境,运用各种方式与策略,使科学走近幼儿的生活,融入幼儿的实际,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能使幼儿在具体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逐步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让幼儿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关 键 词 】科学教育 生活化

现象一:缺乏生活化的科学情境创设

在一次中班综合活动《美丽的花》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的活动目标是培养幼儿“一一对应”的概念.为了让幼儿有更形象的思维,于是我出示了图片.我让幼儿给春、夏、秋、冬找出与之季节盛开的花朵,但结果是许多幼儿根本不去看老师出示的图片,甚至出现看着图片也无法成功配对的现象.这些花是小朋友们常见的,他们也认识并能说出其名称,但是实际配对中,小朋友却会把菊花放在春天,把桃花放在夏天.这显然达不到我所要的目标.显然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现象二:缺乏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意识

冬日一次午睡起床后,三四个孩子头盖着窗帘,议论纷纷,老师过去拉起窗帘,孩子们用手指在窗户上比画着什么,“申申,你们在干什么?”“老师,你看窗户上还能画画、写字呢!”其他小朋友也围了过来,“你们知道为什么窗户上能画画吗?” “有雾水呀!”“嗯,你非常聪明等”可是教师接下来并没有利用幼儿发现生活现象的契机,展开科学探究.

一、于相关策略的实践及体会

1.创设“生活化”的正式科学活动,引发幼儿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科学

幼儿在走进科学活动时不是“一张白纸、任由教师描绘美好的图画”,他们带着平时积累的各自不同的、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来建构新知识.同时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展示实际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为幼儿运用科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幼儿生活经验

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应该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越来越强调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而不是在学习中生活.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抽象的科学问题具体化,在对以往生活经验的体验、感悟过程中,进行科学操作与探索,让幼儿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教学案例】大班《有趣的单双数》的中,活动一开始我运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筷子作为教具,出示一双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用完整的话来说一下吧!”(一双筷子)引导幼儿了解两只筷子在一起做朋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双数.一只筷子没有朋友,是单个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单数.其次引导幼儿在自己身上寻找“单”、“双”数.“你能从你的身上找出单数和双数吗?”(两只眼睛、两只耳朵是双数,一张嘴巴、一个鼻子是单数等)这样的引入,贴近幼儿的生活,沟通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环境因素的刺激下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拓展了幼儿的思路,使幼儿较快地进入游戏状态.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修正幼儿生活经验

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增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新发现的现象或现实之间的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冲突之处,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心服口服地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接受(重建)“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检测设、新概念.

【教学案例】在一次《小送冰块》的活动中,我设计的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冰、了解冰.如果单靠老师说,幼儿是肯定听不进的,那怎么样把这个科学现象更深刻地植根于幼儿的脑海呢?于是我迅速调整教育策略,运用反向思维,请每个幼儿找一块冰宝宝,想方设法不让它变小或受伤.于是幼儿想出了许多方法:有用毛巾、塑料袋包住的,有藏在衣服口袋里、装在筐子里的,有一个小朋友在沙坑里挖了一个洞,把冰块藏进去,但最终的结果是冰全都化成了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在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操作探索,这时他们把冰易碎、冷硬、融化等特点的也掌握了,真正体现了科学教育的生活化.

2.开设“生活化”的非正式科学活动,引领幼儿生活应用,提高科学素养

集体教学是幼儿探究科学真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所以,教师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生活化”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彩的,有结构的材料,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决定活动的时间,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在科学游戏室、班级的自然角、科学角、种植园、饲养角,以及室外的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使幼儿能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生活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将科学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编设“生活化”的非正式科学探究,引领幼儿“学以致用”

在科学探索过程中,选择一些以真实的科学、生活和社会现象为依据的问题,既训练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联系自然、生产和生活的实际,体验问题的研究过程,提高幼儿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这些举动去改变家长不正确的生活习惯,让幼儿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会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

三、对教学实践的认识及思考

当科学与幼儿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科学对幼儿来说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脱离生活的科学是“不完整的科学”.实践表明,科学教学“生活化”不失为一种贯穿科学教育新理念的有效方式.但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教学“生活化”不是与生活合一,而是对生活的提炼与超越.

(1)在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

在科学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运用各种方式与策略,使科学走近幼儿的生活,融入幼儿的实际,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能使幼儿在具体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逐步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科学的力量.让幼儿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奠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竞争所需的科学素养.

(2)在“生活化”训练中,要加强各领域之间横向联系

幼儿科学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其独特性,与语言教育、艺术教育、社会教育等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教师不能孤立地考虑科学教育,必须全面思考各领域教育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以充分发挥科学启蒙的教育作用.科学与语言的联系中,每一次的科学活动提出的科学词汇及活动中的相互交流,能使孩子们把这些科学词汇和交流的想法运用到语言活动中,让他们更加流畅自如、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后感受,这不正是我们语言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吗?因此,只有加强科学与其他各领域之间横向联系,才能促进幼儿综合、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