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小组合作教学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568 浏览:118239

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科学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笔者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科学课程教育的特征,以交流与合作为方向,以引领学生合作学习为目标,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一、小学科学教学趋向合作化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引领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认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科学知识具有复杂性与细致性,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研究需要极强的实践性与思维性.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趋向于合作化.当前,小学科学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和科学学习与研究的这一要求相符.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团队的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各尽所长,在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学习中,掌握科学知识,锻炼科学素养,培养合作能力.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以学生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通过团队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最终进一步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其实效显著,被誉为十几年来教学改革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形式.笔者认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教学,对于引领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它能团结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互助的学习氛围中,解决科学问题、培养科学素养.

三、小组合作教学实践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我们可以依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性别比例、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个性差异、遵守纪律等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每组6~7人,这样有利于学生小组内部的交流与讨论.

笔者以小学科学中《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教学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

1.师生合作,确立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应当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课本为基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确立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在《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预习教材的内容,而后进行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①了解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②认识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③认识食物网,把握食物链同食物网之间的关系.当教学目标确立以后,就要以此为基础,展开下一步的学习了.

2.教师启发引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法

在教学目标确立之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让学生从教学目标过渡到知识掌握的必要准备.教师应当为学生展开小组内部讨论和小组间的交流提供必要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独立学习和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做好准备.比如在“食物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谁吃谁”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教材阅读、小组交流、充分讨论和积极发言等形式,最终得出“大多数食物链是从植物开始”的结论.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开始进入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控和指导.例如在《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教学中,教师要按照以下环节进行: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展开小组讨论;②力求小组交流方式的多样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4.组间交流,综合评价,班级交流,总结巩固

在所有小组都进行了总结汇报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的总结情况,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师生共同对照先前确立的教学目标,看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并总结整堂课的教学情况,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清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