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肥技术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83 浏览:11973

摘 要 :在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发展农业生产主要靠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是综合的,如使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和改进作物的栽培技术等.在各项措施中,最根本的还是搞好地力建设和科学施肥.因为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只有在肥沃的土壤上和科学施肥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更好的效益.

关 键 词 :科学施肥;存在的问题;理论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40-1

1.作物对肥料吸收的规律

1.1 最小养分律

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若出现某种或几种营养元素不足时,按作物需要量来说.最缺乏的那种养分就是最小养分.作物的产量往往受最小养分的限制,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通常取决于最小养分的增加.

1.2 限制因子律

作物的生长发育,受自然界许多条件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养分.因此,可以把养分条件进一步引伸扩大到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分、光照等,有一个因子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引起减产,把这个因子就称为限制因子.

1.3 报酬递减律

人们为了获得高产,往往用施肥来突破限制因子.化肥的施用促进了产量的明显增加,获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一种化肥的施用超过一定数量,产量不仅不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伴随而来的经济效益有逐渐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报酬递减律”.盲目的增加施肥量而不在改善其他限制因子上下功夫,必然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1.4 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作物营养临界期简单的说在作物发育的某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迫切,如供应不足,就会影响产量,后补难以弥补.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作物的某个时期对作物的某个影响元素利用律最高.例如甘薯氮的最大效率期在幼苗期,而磷、钾的最大效率期则在块根膨大时期.玉米氮的最大效率期一般在大喇叭口到抽雄初期.

2.作物对元素的吸收

一棵有生命力的种子在适宜温度、水分、空气的情况下,靠自身营养长出幼苗,出土后的幼苗靠本身内部细胞的分裂逐渐长大.在此过程中就得依靠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料,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长发育.在植物生长因素的水分养料、空气、温度、光照条件中,有的人类无法控制,而有的条件(如养料)却可以人为的给予满足.通过对植物体内化学成分的化验分析表明:植物体内含有的化学元素高达十种.高等植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16种,分为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组.大量营养元素即植物需要量较多的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它们各自在植物干物质中一般占百分之几十到千分之几,因而称之为大量元素;微量营养元素即植物需要量较少的元素有:硼、锰、铜、锌、钼、氯和铁,它们在植物干物质中仅占千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故称为微量元素.上述各种元素在植物体内无论含量多少都是缺一不可的,并且是不可替代的.碳、氢、氧等元素,作物从空气和水中易于得到,钙、镁、硫、铁等一般情况下土壤中的含量能够满足作物需要.只是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补施.只有氮、磷、钾作物需要的多,土壤中所含的量往往不足,要靠施肥来补充,人们通常把氮、磷、钾称为植物营养的“三要素”.

各种农作物从土壤中吸取N、P2O5、K2O的数量随着作物种类、品种、目标产量、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生产中强调N、P、K“三要素”的重要,但也不可忽视其他元素,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差异悬殊,但是它们对植物所起的营养作用决不是因为植物对其需要量的多少而有差别,却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缺乏任何一种,作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要使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首先施肥必须合理,要合理施肥,得按规律办事.

3.化肥使用存在的问题

科学施用肥料(尤其是化肥),充分发挥化肥的增产效益,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合理施用化肥,充分发挥化肥肥效,就能增产增收.总结通榆县历年来施用化肥中的经验教训,感到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有的农民对化肥的性质了解不够,施用方法不当,未能充分发挥肥效,造成损失浪费;施用的化肥品种单一,加上不与有机肥料配合施肥,满足不了作物对多种养分的需要,增产效果不明显;对作物的需肥规律认识不清,施肥时期掌握不准,施不到火候上.有的追施化肥的时间较晚,引起贪青晚熟,遭受霜害,造成减产;没有根据作物生长好坏和土壤肥力高低施用化肥,而是平均分配,浪费很大,影响增产效果.

4.科学合理施肥的建议

合理施肥的关键是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以及肥料的科学配比,所以确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的最佳施肥量是合理施肥的核心问题,合理施肥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施肥料的作用,实现增产增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土壤,作物和肥料之间的关系,研究施肥技术,调节土壤养分,解决好作物的营养需要和土壤养分供应之间的矛盾,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合理配施肥料;讲究施肥技术,减少肥料损失;协调各种养分均衡供应;减少杂草等生物对肥料养分的消耗.


作者简介:司忠凤,通榆县苏公坨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