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减少眼泪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734 浏览:117171

捐款、捐物、抢险、救人,5月12日后,势如排山倒海!一场大地震,令13亿国人的仁爱之心空前大凝聚.从全国哀悼日汇成江河的泪雨中,从天安门广场响彻云霄的“中国加油”的吼声中,我们强烈地感受着抗震救灾的必胜信心,感受着民族振兴的伟力国魂.

人性之美,乃是人类自己找到的摆脱各种灾难的良药.有了这剂良药,家毁了可以建,路断了可以修,桥垮了可以架,汶川可以挺住,中国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但也有一项让我们扼腕叹息,那些在山摇地动中瞬间终结的生命,再也无法复活!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而人的生命是何等弥足珍贵!

正是这样的缘故,汶川大地震后,有一些消息,尤其令我们感叹、感动、感激.一位先生援建的五座希望小学,在地震中一所没垮!四川安县灾区的一所中学,由于校长在灾前对质量无保障的实验楼斥巨资(是造价的两倍多!)加固,并且未雨绸缪地训练师生紧急避险,结果此次地震中不但没有伤亡,而且全员毫发无损!这样的学校里,虽然震中震后没有震撼人心的故事,但是,没有眼泪,没有哭声,没有群体的伤痛和艰难的救援,我们闭眼就能想象到孩子们依旧是一张张鲜花绽放的脸.这大灾中的幸事,更足以令我们激动不已并深长思之.


那位援建希望小学的先生,如果少花一点钱,相信也能把校舍垒起来.那位中学校长的举动,当初也难免引来种种议论,因为教育经费毕竟有限,演习也难免耽误教与学的时间.但是,大地震如同一块试金石,充分证明了“质量第一”的重要和“预防为主”的必要.强震中免灾的范例,无不是科学办事之果.这不能不令人想到,在全民参与的抗震救灾和中国今后的伟大振兴中,我们不但需要13亿人心的凝聚,更需要彰显科学之光.

所谓彰显科学之光,就是要使我们的决策、行动十分重视符合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决杜绝一切不科学或忽视科学的行为.在汶川大地震灾后的重建工作中,网上和媒体基于总结经验教训而提醒的防止政绩工程、避免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等等,正是意在使我们的行动向科学靠拢.而党和政府高高举起的“以人为本”大旗,更必将使科学之光如同人性之美一样温暖灾区、温暖人间.人们已经看到,不论是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前的人口大转移,还是北川县城选址的慎重考察,科学之光都已经成为灾区人民群众生命的可靠护卫.转移无疑是异常艰辛的,重建必将是投入巨大的,但是,即使不发生溃坝,即使短期内汶川再无震灾,经过这次大地震,谁又能说,这些举措是多此一举呢?

国务院6月8日公布施行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更是把科学规划、专家论证等原则法制化.地震造成了巨大伤亡,但它也使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党心、政心、官心、民心.今后的日子里,当敬畏科学、尊重科学、依照科学真正日渐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法则时,我们就可以少流泪、少揪心,把我们的人、财、物用来干其他大事.更其重要之处还在于,尽管人类目前还没有遏阻诸如地震、冰雪、海啸之类天灾的神力,但是,却完全可以借助科学之光,降低天灾造成的损失,特别是防止或大大减少生命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