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科学拓荒人叶企孙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64 浏览:17121

现在的中国经济腾飞、物质富足,有更坚实的科学研究基础,有更通畅的交流渠道,但却很难追寻到大师的足迹.我们总是不断追问,为什么如今的中国培养不出大师级的科学家?或许,从叶企孙先生身上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2010年3月29日,央视记者在她自己的博客上,用她一贯颇富情感的笔触写下了这样一篇博文――《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凭借的影响力,这篇文章在当时确实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代大师竟以这样的方式才走入人们的视线.


但媒体是健忘的,公众也是健忘的,一番热炒之后,这个名字渐渐又被淹没在浩淼的信息海洋中.浪潮过后,有多少人真的认识了他,记得他,我们无从查证.虽然,他不一定希望被人记得,不一定需要后人敬仰, 但对这个民族而言,却不能不记得他.

坚守科学救国梦

叶企孙,原名叶鸿眷,1898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还算富庶的官宦家庭.在父亲叶景的严格管教下,他饱读诗书.或许正是对古典典籍的涉猎,塑造了他一身的儒雅气质.

“既重格致,又重修身,以为必以西方科学来谋求利国利民才能治国平天下”,父亲一向推崇西方近代科学的理念,在当时年幼的叶企孙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1911年初,清政府将原来负责派遣留学生的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并随后开始招生.当时不满13岁的叶鸿眷便在报考之列,并顺利成为了清华学堂的第一批学生.

不过,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清华学堂开课不久便停课了.

1913年夏,时局稍显平稳,清华学堂再次恢复招生.叶鸿眷便更名叶企孙,再次参加清华学堂的入学考试,并再次成功被录取.

“惜光阴、习勤劳、节嗜欲、慎交友、戒烟酒”,这是叶企孙再度进入清华学堂后,为自己立下的规矩.而他自己也严格按照自己的戒律,开始了在清华学堂的科学探索.

这一时期,父亲早年在他心中种下的“科学救国”的种子,终于发芽、开花,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科学思想体系.他在清华学堂创立了科学会,并制定了“不谈宗教、不谈政治、宗旨忌远、议论忌高、切求实学、切实做事”的会员守则.

一心想要科学救国的叶企孙,希望远离政治、宗教,切实进行科学探索,以图未来能有利国利民的功效.但殊不知到了晚年,他终究还是没有做到上述宗旨,而被政治的火焰灼伤.

1918年,叶企孙从清华毕业了,旋即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

叶企孙赴美留学期间,是近代物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人生中科学研究的辉煌时期.他两年便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一路向着科学的高峰攀登,最终拿到博士学位,师从实验物理大师,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W.布里奇曼(P.W. Bridgman).

当时刚刚二十出头的叶企孙,就因为参与了一个重要的实验,测出了基本作用量子的重要参数――普朗克常数――的准确数值,而为物理学界所熟识.他的论文被众多科学家引用,而他的名字,也被载入了许多经典物理学著作中.这对中国科学家而言,还是第一次.

20世纪初的中国,战乱不断、动荡不安,在这样民不聊生的环境中,生存已很艰难,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个国家的科学将何去何从.甚至可以说,当时中国的科学领域就是一片难以开垦的荒原――没有科学思维、也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甚至都没有在科学领域探索的老师和愿意投身科学研究的学生.

面对这样一片蛮荒之地,叶企孙还是放弃了在国外所树立起的科学名望,选择回国做这片荒原的拓荒人.

1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成立.不久,叶企孙便受聘成为清华大学物理学副教授.在梅贻琦出任清华教务长之后,叶企孙便接过了物理系系主任一职.但其实,那时物理系的教授稀缺,几乎所有的物理课都是他一个人上.

对于中国科学的发展,叶企孙有自己的思量.面对外界种种的质疑,他倒显得信心满满.1929年出任清华理学院院长时,叶企孙曾在校刊上发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在文中,他对质疑中华民族搞不好科学研究的论调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合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他心中一直在勾勒中国科学大厦的蓝图,因而他十分珍惜给学生上课的机会,也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些青年才俊聘请最优秀的教师,吴有训便是其中之一.叶企孙不计个人得失,竟然在吴有训到来之后,主动请求辞去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的职务,请吴有训出任.

叶企孙的举动和他后来与吴有训的亲密合作,深深地影响了身在其中的清华学子.后来,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团结一致的精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发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叶企孙的精心筹划下,萨本栋、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霍秉权、熊庆来等一大批优秀的学者被网罗到了清华.20世纪30年代的清华物理系,因招揽的济济人才,而成为了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

不拘一格输人才

清华大学北院7号,是叶企孙在清华时的住所.据投奔叶企孙的侄子叶铭汉说,叶企孙北院7号的房子“是一套三室一厅的平房”,而实际上,叶企孙自己使用这所房子的面积非常有限,大概“只用一半的房子,另外空出的两间房成为临时招待所,钱学森回国探亲在清华参观时,就在叔父那里住了一个礼拜,钱三强1948年在清华教书时,因家在城里,周一至周五也住在叔父家里,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而后来,陈岱孙到清华任教时,也曾在北院7号和叶企孙在一个屋檐下同住了5年.

更多时候,北院7号就是叶企孙学生的一个聚集地.

叶企孙的学生常来北院7号拜访他,向他请教学术上的问题,也一起探讨中国科学未来的发展.叶企孙对学生十分用心,他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授,他了解学生,懂得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每次和学生接触,他都在心中装着中国科学大厦的草图,思索着这些莘莘学子可以在这座大厦的哪里发光发热. 叶企孙有个小本子,里面记录着他与学生的谈话.他的学生或许在漫无目地侃侃而谈,但叶企孙却在谈话间不断思索着学生的特长在哪儿,该推荐他们到国外去学习进修哪一领域.

1926年,反动军警制造的“三一八惨案”震惊全国.殊不知,在当时游行的队伍中,有很多是清华学子,其中也包括叶企孙在物理系的第一届学生王淦昌和韦杰三.而不幸的是,韦杰三在游行中被杀,血溅了王淦昌一身.

当晚,王淦昌跑到叶企孙的居所,向老师讲述了韦杰三遇难的经过.

一向温文尔雅的叶企孙狠狠地斥责了王淦昌:“谁叫你们去的!你知道自己的使命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会挨打?为什么落后?你们明白吗?如果我们的国家有大唐帝国那般的强盛,这个世界上有谁敢欺侮我们?一个国家与一个人一样,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法则,要想我们的国家不遭到外国人的凌辱,就只有靠科学!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等”说罢,叶企孙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他不是不知国家危难之际民众疾呼的重要性,只是他太清楚在动荡的年代,这些学生能坚守在校园学习是多难能可贵.而他更明白的是,这些人终将在未来成为国之栋梁,而如韦杰三这般惨遭毒手,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

令叶企孙同样痛心疾首的,还有他钟爱的弟子熊大缜之死.

熊大缜聪慧好学,动手能力强,是叶企孙的得意门生.当时,北平陷落,叶企孙和时任助教的熊大缜留守天津清华办事处,做清华师生的接应工作.

原本按照叶企孙的规划,熊大缜1937年应当前往德国留学,但“七七事变”改变了一切.满腔热血的熊大缜决心弃笔从戎,奔赴冀中抗日根据地.

得知熊大缜的这个决定,叶企孙沉思了好几天.他虽不赞成,却也找不出阻止熊大缜的理由,只能任由这个未来可能成为栋梁之才的有志青年离开,而自己则留守在天津,竭尽所能地为冀中抗日根据地提供所需的军用材料,帮助他的学生完成自己的使命.

可惜的是,抗战胜利了,叶企孙的学生熊大缜却没能回来,而且还背着“国民党特务”的罪名含冤而死.

叶企孙了解自己的学生,因而想尽一切办法想为熊大缜洗清冤屈.他还曾在北平解放后,向军代表诉说熊大缜的冤情,希望能为自己的爱徒平反.殊不知,对学生的疼爱竟成了叶企孙晚年悲剧的导火索.

叶企孙爱才,却胸怀宽广,不拘泥于清华的人才,也不会因为年龄等客观条件而不给机会.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便是受益者之一.

当时北平陷落,叶企孙和他的清华物理系也已经迁到了云南,成为了西南联大的一部分.当时,西南联大有两个赴美留学的名额,由物理系的教授吴大猷负责推荐.可是,吴大猷只寻觅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当他苦于无处寻觅人才时,叶企孙向他推荐了李政道.

吴大猷是认可李政道的学习能力的,但令他犹豫的是,当时的李政道才大二,怎么能推荐去国外读研究生的课程呢.在吴大猷犹疑不定时,叶企孙的极力推荐让吴大猷下定了决心,最终促成了李政道的顺利出国留学.

苦难岁月的博大胸襟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叶企孙离开了清华,从北院7号搬到了北大未名湖畔的镜春园.而这座古朴的四合院,也见证了这位“大师的大师”悲惨的晚年.

据叶铭汉回忆,1967年初,北大便贴出大字报,说叶企孙是特务.追根溯源,事情的起因便在叶企孙钟爱的学生熊大缜身上.抗战时期熊大缜在冀中军区吕正操将军的抗日部队工作,而到了“”时期,熊大缜事件被当作打击吕正操将军的工具大肆炒作.作为熊大缜的老师,叶企孙也难以独善其身,被红卫兵诬陷为特务.

当时,已近70岁的叶企孙被揪斗、.长时间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让他产生了幻听,总是听见广播在说他是特务.被逮捕一年左右,他获释回到了北大,但仍然在接受隔离审查.那时候的他饱受折磨,已是百病缠身,两脚肿胀得走不了路,甚至还会小便失禁.

1972年,北大以“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来解决叶企孙的问题,并恢复了他教授的待遇.但是,当他云游海外的学生林家翘、杨振宁回国要求探望他时,还是遭到了拒绝.

那时,叶铭汉常去家中看望叶企孙,但是两人却从来没有就叶企孙的遭遇谈论过什么.叶铭汉说:“叔父没有向任何人表示过他一生很悲惨,他的看法好像是世界上和历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没有必要感叹自己的人生,他对自己的遭遇淡然处之.”

1977年1月13日,饱受疾病折磨的叶企孙在昏睡中离开了人世.他没能为自己的爱徒熊大缜洗清罪名,甚至自己的清白也无从辩驳,便匆匆离开了人世.

在他的追悼会上,好友陈岱孙泪流满面,多年的同事吴有训更是悲愤难当,愤而离场.故人已去,但活着的人仍无法平息内心的愤慨,于是,叶铭汉便踏上了为叔父平反的漫漫征程.

经过近十年的申诉,1986年8月20日,河北省发出《关于熊大缜问题的平反决定》,为熊大缜平反昭雪,而因此受牵连的叶企孙也终于得到了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叶企孙是无党派人士,爱国的进步学者等”

我们熟知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也熟知“两弹一星”元勋名录,还以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为傲,却疏忽了与这些大师均有交集的叶企孙.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与叶企孙失之交臂,是我们的损失,而对这样一位大师的遗忘,却不得不说是时代的悲哀.

钱学森曾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现在我们的高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第一个问题着实很难回答,里面掺杂了太多的社会因素、历史背景.但第二个问题,却并不难解决.若要培养人才,莫不如从培养对如叶企孙一样的老一辈科学奠基人的敬意着手,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而忘记他们则意味着无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