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在普通高校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17 浏览:22000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源于牛津大学,蕴含着深厚的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传统.与一流大学情况不同的是,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在学习导师制时存在生师比过高,指导的内容过多、面太宽,导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低等问题.普通高校的导师制应当在合理确定导师和学生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上,以学术训练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学习能力,并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关 键 词 :本科生导师制;教育理念;普通高校;功能定位;学术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2-0094-04

进入新世纪以来,本科生导师制的关注度日益上升,高等教育的研究者、管理者越来越注重导师制的研究.笔者的检索数据亦表明了这种上升趋势.2011 年 12 月 8 日,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库、全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以“导师制”为检索词,检索时段为 2000-2011 年,共检索相关论文 1747 篇.各年度分布如表1.

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我国高校近年来推行导师制的实践,包括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案,研究者对于推行导师制的价值已有基本共识,但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理念基础、导师应然职能的认识,以及具体实践方案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发端与发展

导师制发端于英国牛津大学,在大学学术人才培养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不过,在19世纪的英国教育界,导师的学术引导功能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例如,纽曼在《大学的理想》[1]中就反对科学教育、学术研究向大学教育的渗透,而主张本科教育以绅士教育、自由教育为主,甚至没有教师的指导,亦无不可;道德、礼仪、判断力、知识的教育、熏陶是导师的主要任务.19世纪中后期,牛津、剑桥的保守也没能抵挡住科学洪流的裹挟,德国大学开创的学术研究传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下,迅速渗透进高等教育领域.虽受这一学术潮流的冲击,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并没有因此被淘汰.在自由教育、尊重个性的传统下,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很快融合了学术研究的新理念,在人才培养方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培养了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众多的社会政治精英.以导师制为基础的本科教学模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牛津大学导师制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导师课论文.在每次上课前,导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一个论文题目、一本书或者一份参考文献目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提供书目的阅读,并按照要求写出一篇论文,然后组织学生与导师一起参加论文研讨会.与会者可以自由提问,与发言学生就文章的论点、论据进行辩论,在提问和讨论过程中,导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术思想,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2].

在英国,除牛津的学术导师类型以外,刘国福、杨俊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本科导师制特点及启示》[3]一文中,介绍了另外一种导师类型.兰卡斯特大学的导师不为单个学生制定单独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导师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经济问题、压力问题、心理问题等.其侧重点不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而在于帮助学生正常完成学业,进行必要的职业规划.

进入20世纪,以牛津大学为代表的本科生导师制迅速向美国、中国扩散.哈佛、耶鲁等美国一流大学注重把学院制与导师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学术人才和社会精英.中国最早引入导师制是在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导师制、学院制完全销声匿迹.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理念——关注个体、关注人性

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蕴含着深厚的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传统,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取向.它的主要价值指向正是我们常说的“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但是,它同时要求解开社会、历史、政治、文化、教育、经验、习俗以及其他外在的魅惑,要求实现对学生人性、个体的真正关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学生个体的自觉、终身成长为价值指向,在中国和西方的教育史上都有深厚的传统.如孔子之“因材施教”,强调教育活动应当根据学生的特性,这里的“材”并非仅指人的自然属性,孔子所强调的“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对人的自然性的规化,更在于依据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指向规范的自觉遵守.此外,儒家倡导为己之学,学习、成长的终极指向均在个体的自我完善,个体完善自我的途径则是自觉的内省或反省;离开个体内在自我的成长,人就不是健全的人.在西方,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康德的依据学生的天性从事教育,充分肯定人的自我价值(“人类的一切天赋,必须点点滴滴从人的自身发展而来,要通过自身的努力.”[4])乃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主张使人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等等,都把对个体、人性的真正关注,把促成个体的自觉意识,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由这一理念出发,不能不追问,大学教育究竟应该以社会需求为指向,还是以个体的健康成长为目标.检测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需求,就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相应的能力,就必然导致个体生命淹没于社会潮流之中,使很多个体难于体验到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意义的失落、生存的危机必将如今天的情形.另一方面,事实上很少有人能从孩童时代就始终保持内心的真实、真诚,始终按照内心真实的需要行动.但是倘若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能够始终尊重内心的真实意愿,亦即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他必将在某一方面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因为他的行动与众人不同,然而又是基于对人性的独特性的一般尊重,基于普遍的人道价值,因而亦能获得社会的认可.所以,包括本科生导师制在内的各种教学模式都应以学生的终身成长为目标,抵制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和人才培养的“工厂化”两种异化潮流,使高等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意义.


三、目前我国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两种实践类型

从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定位上来看,当前我国大学实行的导师制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以学术引导、人格塑造为主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