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130 浏览:117649

【摘 要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作用潜力巨大,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 键 词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为促进单位的规范化管理,针对单位各类具体的业务活动而建立起来的,相互制衡的业务组织形态和分工制度.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降低事业单位运行成本都具有重要大意义.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类型与作用

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包括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包括良好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文化,以及相关的人员还要有内部控制意识,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要素与体系构成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控制环境,包括软硬环境,其中软环境主要指相关的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而硬环境则是指实现内部控制相关的硬件设施.二是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单位资金链的安全等进行评价,随着部分事业单位走向市场,这种风险评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三是控制活动,主要是执行和落实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四是信息与沟通,即建立起完善的沟通渠道以及沟通联系机制.五是监控,主要是监督、审计等相关工作.

总体来看,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分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三大部分,事前防范主要是指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并予以落实,强化相关岗位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等来防范和化解各种潜在的风险.事中控制主要是指为保障等资产安全,通过进行盘点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资产的安全性.事后监督主要是指在事后通过会计核算,审计等方式,来研究分析各项经济活动是否超出预算范围,是否有违反内部控制相关规定的行为.

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

总体来看,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方面,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得以规范有序的运行,这就给单位的预算执行和会计核算提供了前提,从而可以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财务会计部门必须规范其操作,并严格的执行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将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此外,在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下,将形成一种参与、执行内部控制的环境,从而使得单位的各项会计制度得到较好的实施,可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其次,可以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下,单位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管理都更为规范,对各种会计舞弊行为也可以进行严密的防范,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资产的保值.同时,单位各种经济决策更为科学和完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益等,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资产增值.

再次,可以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事业单位通过规范审批、监督检查等方式来规范各种业务行为,从而可以使得单位的事业活动及其他经营活动能够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并能对业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得事业单位的各种方针政策,各种发展战略得到贯彻落实.同时,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约束职工的行为,这将规范单位的治理,促进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总体来看,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面临认识上存在误差,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制度执行难以落实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1.认识上还存在不足和误区

目前,事业单位的部分领导、职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概念认识模糊,了解不够,重视不足,从而在思想意识上无法认识内部控制的意义所在,也无法用内控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部分领导职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认识存在偏差,他们将内部控制制度等同于一般的管理制度,认为只是一种规范单位管理的手段,从而不能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配备要求不高,会计人员普遍业务素质偏低,对内控认识不透,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

2.内部控制制度本身还存在缺陷

部分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虽然新《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都对内部控制作了具体规定,但是,相关规定尚缺乏可参考操作的具体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的监督制约措施.部分制度本身存在问题,或者制度的设计上存在偏差,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普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清查程序没有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没有形成制度化;尤其是会计人员的岗位权力由单位领导授予,其会计行为必然受控于单位领导,使得内控制度难以真正的执行到位.

3.制度执行难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首先,内控制度在设计时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缺乏细化的、条理清楚的操作守则.

其次,事业单位内部本身并没有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手段来确保这些制度的实施,而且事业单位大多数会计是从其他非会计岗位转岗而来,部分会计人员连从业资格证书都没有,一小部分会计从上岗到退休都在一个岗位工作,受体制的制约无法执行财务会计部门的岗位轮换制度,这些都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内控质量.

在实务操作中,印鉴、票分管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得不到真正的落实;资产账实不符现象严重,定期的资产盘点工作没有按规定执行,普遍出现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混乱状态.很多单位重大事项仍然执行领导“一支笔”审批,没有实行集体审批决策.领导调离岗位不执行审计制度,资产管理人员调离岗位也是草草交接,不理进行资产盘点清查.

总体来看,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当前事业单位的制度设计还不合理,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并且事业单位由于涉及的范围较广,缺乏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动力机制,而国家由于监督成本等方面的原因,也难以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

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着手.

1.加强顶层设计

首先,要从全局层面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事业单位要在更高层面,更广视野上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单位各项业务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时,内部控制制度都要及时予以调整,从而在制度上对这些问题予以处理.

其次,要强化各种制度之间的配合.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要从系统的角度,全面的研究各项制度的边界,从而使制度既能够有效的对接,又不会引起重叠.而且要对各项制度予以细化,要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如对于固定资产盘点的时间段上的规定等,要通过制度的形式予以明确,并进行固化.规范单位内部行为,依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要求,全面清理整顿单位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找准失控环节,制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2.强化制度落实

首先,要营造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整体环境.通过加强宣传等形式,营造一种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文化环境,从而为制度的执行提供外部条件.此外,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发挥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让内部控制制度真正的得到贯彻执行.

其次,要积极的组织培训,通过向单位职工讲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知识,讲述如何有效的遵守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来为制度的落实奠定基础.还要强化责任分解与责任落实,要对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岗位和人员,进行责任分解,尤其是执行内部会计控制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的会计人员,要严格其资格审查,落实其责任追究,应认真贯彻执行新《会计法》关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从事会计工作五年以上.

同时注重单位财务文化的培养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从而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此外,对监督检查的责任也要执行到人,落实到位,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或者监督不力的人员,要进行责任追究.

3.加强监督检查

要成立立体化的监督网络.充分发挥财政、审计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监督控制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纪检部门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积极地引入单位内部职工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