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利润操纵动机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423 浏览:79552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十分重视,2002年6月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并于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近年来,讨论中小企业发展的文献大量涌现,但笔者发现,这些文献大都研究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于中小企业的利润操纵问题则研究极少.


所谓利润操纵,是指利润操纵主体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甚至违反法规政策,通过各种手段对企业会计利润或获利能力进行操纵的行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利润操纵以虚增利润为主,所以利润操纵也称“利润包装”,它是由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会计人员以及与之有关的相似度检测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等个体设计和实施的一种行为,具有目的性、投机性、违法性及虚检测性等特征.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可以寻求治理中小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方法,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利润操纵动机的形成及作用原理

财务报告中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利润不符合“过去的永远是过去的”这一经济学教义,但是,在持续经营这一会计检测设的前提下,会计利润可以传递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并由此影响政府、所有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需求方的决策.同时,作为会计主体的各利益集团之间是有利益冲突的,会计利润则成为平衡各集团之间利益关系的工具,因而,管理者操纵利润的行为屡见不鲜.

动机一词起源于拉丁文“morore”,是推动的意思.动机对行为有引发、指导和维持的作用.利润操纵动机就是在一定外部环境的刺激下,利润操纵主体为维持中小企业活跃于市场这一具体目标而进行利润操纵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是引发、维持利润操纵主体从事利润操纵活动的力量源泉.利润操纵的动机与外部环境、主体的需求等一系列要素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三、利润操纵的动机分析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动机是利润操纵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出相关对策,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深入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中小企业利润操纵动机的主要类型:

第一,筹集资金的动机.在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随着商业化改造进程的加速,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贷款给缺乏资信的中小企业.为了得到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企业难免要对会计报表进行“修饰”.同时,在得到信贷资金或商业信用后,为达到事先约定的协议指标,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虚增会计利润,粉饰会计报告.这是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外部动机.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对于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则需要通过内部募集的方式来解决,如让职工交纳风险抵押金、让职工参股入股等.而只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才能换取职工的信任和资金支持,为此,管理当局常常通过利润操纵,人为提高会计账面利润.这是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内部动机.

第二,改变业绩的动机.目前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的领导人由政府任命,然而政府尚没有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的考核企业管理者的机制,目前主要通过经营业绩来考核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涉及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还涉及企业职工的工资、福利,更涉及到对厂长、经理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者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其后果是企业的管理者每年均要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加以考核.一般情况下,考核办法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和利润计划完成情况等,而其中尤以利润指标最为重要和敏感.为了表现其才能,体现其业绩,作为企业管理者的厂长、经理们就有了虚增会计利润的动机.

第三,获取私利的动机.实现私人利益(经济或非经济)的最大化是利润操纵的另一动机.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努力程度很难监控,所以政府把管理者报告的净收益作为其报酬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合理的做法.这种“业绩―报酬”激励机制能激励管理者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勤奋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也促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因此,获取私利就成为管理者操纵利润的动机.

此种类型动机的常见表现为: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会进一步降低净利润,从而为下一年度获得奖金增加机会;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管理者就会在计算利润时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当净利润处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者就会采用会计政策和程序的手段增加报告利润.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也会设法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

第四,降低政治成本的动机.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中小企业受到的管制和监控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一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如当企业财务利润较高时,很可能会引起媒介或消费者的注意,政府迫于政治压力,往往会对其开征新税,进行管制或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产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财务利润,以“非暴利”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许多私营中小企业担心“树大招风”,因此会采取一些会计手段和程序来减少净收益,以避免来自各方的压力会导致政府及有关监管部门对其加强管制.

第五,债务契约的动机.企业与内、外部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契约,这些契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企业进行利润操纵.因为在订立契约,特别是订立长期借款合同时,债权人为了防止企业经营者采取损害其利益的行为(如不经债权人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高的新项目;增加举债规模,致使旧债券的价值下降,使旧债权人蒙受损失),往往在合同中订立一些限制性条款,对重要财务比率进行限定.如果企业在合同期限内违反了这些规定,不仅其贷款面临被收回的风险,而且其经营活动还会受到限制.所以,在经营不佳、违约可能性较大的年度,企业往往会通过利润操纵来降低违约风险.

短期借款合同虽然没有附加限制性条款,但同样也会导致利润操纵.这是因为企业的流量波动越大,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如果企业到期无法偿还债务,企业就面临破产的风险.因此,企业会尽量通过利润操纵,即平滑利润的办法来掩盖潜在的流量的大幅波动.这样,一些以净利润作为贷款安全性衡量指标的债权人就会乐意提供这种短期信贷,企业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资金短缺导致的破产.所以,不难看出,企业订立的合同,特别是借款合同是导致利润操纵的重要动机.

第六,管理者更迭的动机.从现实情况看,我国许多国有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仍然是政府行为,其干部身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导致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职务更迭前采取利润操纵行为的动机有:

第一种,企业原来的高级管理人员即将退休,根据奖金计划检测设,此时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愿意采用使报告净收益最大化的会计政策来达到奖金最大化的目标,并且报告净收益体现了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理想的净收益水平可使管理人员载誉而退.

第二种,由于“商而优则仕”现象的存在,如果某位高层管理人员有职位升迁的可能性,那么其通过利润操纵,使自己任期内收益逐年增加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

第三种,当企业发生经营困难、经济效益很差、甚至面临破产时,会采取尽量提高利润、美化财务状况的利润操纵行为,使报告净收益达标,以此来避免被解雇或被免职的命运;

第四种,新上任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了增加企业未来预期的盈利能力,提高其经营业绩,往往会注销一笔巨额“不良资产”,同时进行利润操纵来调整会计利润等财务指标.

总之,在管理人员变动的前后时期,往往会出现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

第七,税务筹划的动机.所得税是促成利润操纵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因素.为了节约税负或延缓纳税,企业往往尽量降低报告净收益.尽管税务部门在计算企业应纳税额时,通过执行税务会计的规定,减小了企业利润操纵的空间,但是,企业仍有可能选择其它的会计政策调整利润.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直线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的选择:采用加速折旧法,可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使前期收益递延至后期,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由于推迟纳税相当于获得一笔无息贷款,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从购写力角度来看,延缓纳税实际上相当于直接减少了应纳所得税.企业交纳的税款减少意味着节约了流量,在“为王”的时代,节约支出就等于增加了企业的营运资金,对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改善财务状况有较大帮助.可见,税负节约对企业大有好处,企业会出于延迟减轻税负的目的而进行利润操纵.

四、小结

通过以上对中小企业利润操纵行为动机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操纵利润的动机不可能消除,而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才能尽量避免这些动机转化为现实.笔者建议,今后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管理中小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经验,制定一系列的法令和规章制度,确保中小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