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盗梦我寻蹊跷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9 浏览:9148

道姆柯布与同事阿瑟和纳什在一次针对日本能源大亨齐藤的盗梦行动中失败,反被齐藤利用.齐藤威逼利诱困遭通缉而流亡海外的柯布帮他拆分他竞争对手的公司,采取极端措施在其唯一继承人罗伯特费希尔的深层潜意识中种下放弃家族公司、自立门户的想法.为了重返美国和儿女团圆,柯布偷偷求助于父亲迈尔斯,吸收了年轻的梦境设计师艾里阿德妮、梦境演员艾姆斯和药剂师约瑟夫加入行动.在一层层递进的梦境中,柯布不仅要对付费希尔潜意识的本能反抗,还必须直面已逝妻子梅尔的处处破坏,实际情况远比预想危险得多等”

这是电影的《盗梦空间》讲述的故事,该片在北美公映以来,目前全球累计票房更是高达6.24亿美元,在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的用户评分排名中,《盗梦空间》也一度排名第三,影片一时大热.

影片中柯布为了实现和儿女团圆的梦想,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众人合力构筑了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五层梦境,意欲将“拆分家族企业”的想法植入费希尔的潜意识,尽管影片结局留有悬念,但其中蕴含的一些构思却似乎能对我们的会计研究有一些启迪.

以商誉会计研究为例,IFRS 3(2008年修订版)明确规定报告主体对不具控制权的权益(少数股东权益)可以按公允价值、或者其享有的在被购主体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份额来计量.美国同等准则AS 141(修订版)要求不具控制权的权益必须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不允许任何其他的选择.

可以看出,IASB和FASB对确认的商誉是“完全商誉”,即同时考虑控股权益和非控制性权益的影响,而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表中,“商誉”仍然只考虑控股股东的影响,尽管在减值测试时考虑了少数股东权益的影响,这足以表明我国商誉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即一方面将商誉视为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另等方面对这项资产又不做全额确认.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非控制性权益(少数股东权益)的公允价值在目前情况下难以确定,缺乏成熟、有效的产权交易市场,而估值技术又远未成熟.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上所列示的“商誉”的含义是什么企业会计准则(2006)指出,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的被购写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但企业合并成本包含着受讨价还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跟现在商誉会计理论中的“超额盈利能力说”等检测说相去甚远,因此在现有准则体系中并没有明确界定商誉的概念.笔者认为,现有合并会计报表上列示的“商誉”并不完全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当然在此后的减值测试中会逐渐过滤掉这样的“无效资产”(商誉减值测试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这实际上就对我国目前会计准则体系的相关内容乃至概念框架提出了严峻挑战.

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在财务会计研究中应当更广泛的引入管理会计、金融工程、经济学等的相关知识,拓宽财务会计的外延,这样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报表的决策支持作用,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在计量属性中引入公允价值、现值,表明这种趋势已经初露端倪.


我们可否像《盗梦空间》中的柯布一样,运用各学科的研究成果,构筑会计准则理论研究的“梦境”框架,层层递进、深入研究,一旦条件成熟,就“穿越梦境”,将其运用于现实经济生活之中,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会计准则应有作用,这也许是目前我们会计准则研究的一条“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