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51 浏览:9402

【摘 要 】尽管各个单位的性质特点不同,并且规模大小不一,均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构建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较为滞后,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顺利及有序的运转.本文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并且深入探究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 缺陷 对策

一、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会计行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出了更新及更高的要求.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有着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同时还要对执法监督加以履行,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所具备的非盈利性的突出特点,因而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不但能够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规范单位的日常管理,还可以保护单位资产的完整及安全,有效地将漏洞堵住,进而避免各种腐败和舞弊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然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研究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设计原则

通常,完整的一套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符合的基本原则包括:(1)互相制衡的原则.在纵向关系上互相牵制,在横向关系上互相监督.对不兼容职务诸如核对、授权、保管、执行和记录,应当互相分离控制,充分保证不同岗位与不同机构之间职责权限明确,互相监督及互相制约;(2)权责利统一的原则.应当重视及实行责任控制,将各决策管理层、在职人员和各部门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任务范围加以切实的明确,同时规定查处责任的奖惩办法及措施,促使内部控制制度在各个经济过程的环节加以贯彻;(3)不例外的原则.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要包括所有的单位内部人员,任何人均不允许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利超越,以便于体现出内部控制制度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全面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诸多缺陷

(一)重视程度不足

现阶段,绝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上均缺乏内部控制的概念,尚且未认识到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系列的误解,没有将有效且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起来.对于已经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在执行中并未提起高度的重视,也没有立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实行现存的制度,相关部门检查时也仅仅对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而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与执行的情况造成极大的忽视.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缺乏有力的监督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缺乏对行政事业单位有效的一套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并且极少的行政事业单位会与自身的业务特点相结合,去设计和研究系统规范、合理及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仅仅将比较宽泛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但是却普遍的缺乏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及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即便是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来,但是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也不够充足,未真正地将单位各个业务与所有人员加以覆盖,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着较大的随意性.从监督的层面上而言,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监督机制方面不够健全,监督的形式化严重,缺乏审计的权威性及独立性.

(三)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实施及健全的可靠保证就是内部控制意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往往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有效运行内部控制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单位内部的员工尤其是领导人员严重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了解,轻视内部管理,只注重单位事业的发展,内部控制意识非常淡薄.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的工作中,由于财会部门无权切实参与到业务管理活动和单位的决策中,这便无法了解单位重要决策的结果及过程,再加上有些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意识,对涉及关键环节与经济业务的处理普遍缺乏控制及监督,职责权限有待于明确,这必然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发生,进而给事业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加快了信息化建设与收支改革的步伐,对单位的会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比较简单,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过低,因此便出现了知识更新缓慢、吃老本的不良现象,严重的缺乏紧迫感、危机感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制度的要求不符合,核算方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屡见不鲜.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岗位安排不合理,组织结构设置不规范,各个岗位之间的制衡机制缺乏,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有效的配合及协调不足,往往财务部门仅仅发挥的是付款及核算资金的作用,并没有有效履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职能.

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树立内部控制意识

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只是从理论方面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务资料的真实.而要想真正做到就应当保证切实有效地对内部控制制度加以执行,这便要求事业单位将宣传解释的力度尽可能的加大,从根本上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和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充分的加以了解,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制度各司其职,防止差错出现时相关人员不了解制度而互相推诿.与此同时,还应当将业务培训加强,不断将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完善.通常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效果是由单位员工的行为与意识所决定的,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单位负责人的自觉行为和自觉意识,应当在内部控制方面将单位负责人以及有关领导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加强,促使他们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知识充分加以掌握,对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加以培养,为顺利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创设条件. (二)加强财务管理,处理好控点与控面的关系

科学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但需要全方位的对单位内部财务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将单位的各项财务活动切实地放置在监督与控制中,还应当对单位各个收支环节进行重点控制,有机地将控制点和控制面结合起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包括:(1)资金.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都是国家拨付的财政资金,一旦这些资金有差错出现,那么便会伴随枉法和徇私舞弊的不良现象,所以,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切实的管理妥善是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一大重点,应当借助于检查和监督银行开户、资金流入、盘存、与对方及银行对账、印章及票据的使用保管等诸多方面,对单位资金的使用、调度和预算进行全面的控制;(2)资产.为了将固定资产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要将实物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严格控制单位实物资产的盘存、申购、处置、领用和保管等关键环节,避免事业资产的流失、损毁和被盗,还必须定期盘点清查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的实有数量及时掌握,充分确保账实相符;(3)经费支出.严格的监管单位的各项经费支出,避免舞弊行为的出现;(4)权力使用.有效的监控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权力,最大限度地防止滥用权力不良现象的发生.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会计基础工作

增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手段就是完善会计处理程序以及加强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往往理想的会计系统控制可以发挥出事中调节、事前防护和事后反馈评价及检查的功能.要想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那么就应当着手于完善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将日常的业务经办、核算、记账、债务债权、资金财务、印鉴、票据保管等工作加强,从根本上发挥出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成败,特别是单位的财务人员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者,同时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因此,应当重点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政策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一大手段就是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均能够得以提高,而监督力及执行力便会随之而增强,因而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应当对继续教育提起高度的重视.


五、结束语

总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单位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尽快将内部控制制度中所存在的缺陷找出,并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