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若干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049 浏览:146683

【摘 要 】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淡化缺乏实务导向、过于理论化或所谓“科学化”研究的色彩,要强化应用理论性知识去分析、解释、预测、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或素质.

【关 键 词 】应用型人才 会计教育 实务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直接怎么写作于微观经济组织或单位的会计师而言,更是如此.这既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其提出的“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的响应,也是对前面较长一段时期“过于强调理论化”培养模式的反思与纠偏,鉴于会计与生俱来的应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是“返璞归真”.当然,我们的发展方向并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那种“经验式”的“账房会计”模式,而是要“螺旋式上升”,更好地把理论与应用结合起来,因此有必要进行较系统的思考.

一、观念: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所谓“应用型”,就是要以满足实务的需要为基本导向,以发现、分析与解决实务中的问题为基本任务.对于会计人才培养,人们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相反经历了较复杂的转变:(1)相当长时期内,人们一直把会计当作一种技能,类似于木匠等靠“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的工种或行当.这时的“应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只是“原始的应用性”.(2)直到近现代,在工业革命兴起后,大量的企业涌现了,产生了对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因而会计人才的供应模式也自然地从“师徒相授”的“小作坊”方式转变为通过规范的学校教育“成批量”供应的方式,进而产生了对“可以普遍地推广”的“会计理论”的需求.但在较长时期内,这种“会计理论”基本上是对“会计实务经验”的“初级归纳总结”,充其量只称得上“初级会计理论”,当然它的“实用性”还很鲜明.(3)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始,鉴于会计信息越来越具有“公共性”特征,越来越需要系统的、扎实的“理论支撑”来建立“普适性”的“会计规则或制度”,出现了诸如FASB、ISAC等权威性组织来负责主持“会计的理论化、科学化”工作.这种趋势或倾向发端于美国、欧洲,后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在中国其规模与热烈程度更呈现出“后来居上”之势,尽管在水准上处于亦步亦趋的态势.但是,它在使“会计”越来越像科学、越来越有“高深理论”的“范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疑惑甚至质疑:这还是会计吗?这样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在强调对“应用性”的回归时,我们也要防止滑向一些相反的“误区”,首先要在观念上防止一些“矫枉过正”.

1.“应用型人才”不能视为“低端人才”.这在有“眼高手低”、“君子动口不动手”、“尊者动脑,卑者动手”传统的中国尤须澄清.因为,无论是在实务中居于低层、中层或高层的会计岗位,都应有“应用型”的特征,都应强调“应用性”的导向.

2.“应用型人才”不能狭隘甚至错误地等同为“操作型人才”.不能武断地将它界定为做账、付账、查账等具体会计事务的操作者.应该说,即使是居于中、高层管理岗位的“决策者”,也应具有“应用型”的意识、视野、思维、能力与素质.

3.“应用型人才”不是说要抛弃理论,更不是说要回复到原始的“小作坊”生产模式.这种“原始的务实”观念与把理论和“书呆子”、“迂腐”、“教条”等紧密挂钩的错误观念是高度相关的,都是把理论与应用割裂的极端看法或做法.事实上,在包括会计在内的各个领域中,真正成功的一般是兼具理论与经验并能将两者较好结合起来的人才.

二、需要:“应用型人才”需要什么

(一)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可从许多维度来分类与认识,这里着重从两个维度来讨论.

1.通用性与专业性.从会计人才的需要来说,其应具备的知识可分为通用性、专业通用性与专业特殊性三个基本类别.通用性知识是指无论是否从事会计职业都需具备的基础性或广泛性知识,如文字表达的知识、基础的数学知识、社交礼仪知识等;专业通用性知识是指会计领域中从事多种职业都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如会计准则、税法、经济法等知识;专业特殊性知识是指从事某种会计职业所需具备的专门知识,如从事审计工作应具备的审计技巧、从事税务怎么写作工作应具备的纳税流程等,这类知识还可进一步细分到各个行业中去,如在建筑行业从事会计应了解该行业的成本项目及其计算规则等.

2.理论性与实务性.实务性知识强调“怎么做”,强调具体的、细节性知识,强调知识的“密度”;而理论性知识更强调“为什么”,强调抽象的、逻辑性知识,强调知识的“体积”(广度、高度或深度).就会计而言,银行某项业务需什么样的流程、需准备哪些文件就是典型的实务性知识;而在什么情形下应选择什么样的会计程序或方法则需相应理论性知识的指导.当然,在很多情况下,这两类知识是结合在一起的,如要认识企业某成本项目的变化规律(表现出的“性态”),既要掌握各种分析或研究方法(理论性知识),也要了解在该企业中具体的表现特征(实务性知识).

一般而论,越居于较高管理岗位、越有较大决策权限的会计人才,就越应具备知识总量或“体积”上的优势,但其优势更明显地体现在通用性、专业通用性或理论性知识上,而在专业特殊性或实务性知识上则往往不具备全面而明显的优势;越居于较基层岗位、决策权限较小的会计人员,特别是在执行或操作性工作岗位上的会计人员要在其局部的知识“密度”上具备相对优势.

(二)能力结构

人们一般地把会计理解为一个信息系统,其基本职能就是提供专业性的信息.从该认知角度出发,会计工作大致可分为信息搜集、信息处理或加工、信息利用或决策等三个阶段.一般而论,居于基层岗位的会计人才应强调信息的搜集或提供的能力,居于中层的会计人才应强调信息处理或加工的能力,而高层会计人才则要强调信息利用或决策的能力.这种要求或分工并非出于身份高低贵贱的区别,而是依据其职责、权限的不同,也符合信息活动的自然规律. 由此衍生开来,居于基层岗位的会计人才应强调对单位内部,特别是与基层操作人员的沟通能力.而诸如总账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人员、审计人员等居于中层的会计人才则更应强调分析、思辨或研究的能力,能从较繁杂、粗糙的信息中提炼出更精炼、更深刻、也更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当然,他们也应有沟通能力,要强调与跨部门其他专业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比如,成本会计应与各成本发生的分支机构协调配合,准确地认识成本发生或变化的规律,并针对性地予以控制.而居于高层的会计人才,则应强调综合(整合)能力,即将各方面的信息,包括非财务信息整合于适宜的决策框架内,并作出适宜的决策;当然,他们需要更强的沟通能力,更强调的是与外部的沟通能力.

(三)情商结构

如果套用“德、能、勤、绩”的俗话,则“德”与“勤”是情商的主要内容.当然,越是居于较高层次的会计人才,越应有较高的“德”的要求,因为其绩效的计量难度更大、其受监督或控制的程度更小.至于“勤”,对低层会计人才主要是勤于看、勤于问、勤于算、勤于查;对于中层会计人才则要勤于探究、勤于思索、勤于发现;对于高层会计人才而言,则要勤于谋划、慎于选择、敏于决断.

三、供应:高校教育能为“会计应用型人才”做什么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或改进如果有教育主管部门导向上的改革当然最好,在我国,这种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更是如此,即便教育主管部门因为惯性或惰性尚未作出真正的调整,高校也应在其自主权限范围内尽力顺应市场、社会的需求导向,主动地向强调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为此,高校应在以下几个基本方面作出系统性的调整.

1.在会计人才培养定位上,高校应主要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具备基层与中层会计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情商,因为高层会计应用型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情商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后天持续的学习、以后较长期的工作经验等,学校虽然应保留或促进学生向此层次发展的可能性,却难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2.在培养途径及其组合上,学校应尽力压缩授课方式的比重,增加实训与实习的分量(包括社会调查、专业考察、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在毕业论文环节,也应淡化纯理论化的选题,强化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现实问题的研究方向.

3.即便在授课方式下,也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大力调整:(1)减少通用性包括专业通用性知识的讲授,增加专业性、特殊性知识的讲授.比如,英语可大幅降低一般性英语的份额而增加专业性英语的学习份额;高等数学中可减少微积分(特别是多重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更适用于理工科专业模块的内容而更多地讲授概率论、统计方法与工具等对会计专业实用的内容;在会计专业知识上,可压缩诸如会计准则等通用性知识的介绍而增加对各行业经营过程、特点及其对会计需求的介绍.(2)降低必修课的门数及其学分数,增设更多的选修课.(3)减少单向式的讲授,增加诸如案例讨论、问题探讨等双向互动式的活动.(4)在考试形式上,降低知识记忆性的、结果(分数)导向式的期末考试权重,增加以能力强化为基本目的、强调过程控制多样化考核的权重等等.

总之,我们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淡化缺乏实务问题导向的、过于理论化或所谓“科学化”研究的色彩,要强化应用理论性知识去分析、解释、预测、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或素质.

(作者为博士、副教授)

1论文
11本文来源 www.eduxue.com/kuaiji/kjdcbg/39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