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内部控制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75 浏览:19717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实施相关措施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动态过程.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单位经济业务核算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及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对当权管理人员缺少监管、甚至发生贪污腐败等问题.近些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财政收入也逐年高速增长,使得国家财政资金较为充裕,行政单位的各项合理支出基本上均能得到满足.如何通过建立符合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单位管理的促进作用,达到提高管理水平、预防财务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浪费、流失的目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行政单位内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单位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对内控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1.企业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股东权益最大化,其支出和收入均可用货币计量;而行政单位最关心的是管理效益,其支出是有形的,而产出是无形的,无法对投资收益进行量化考核.因而,导致某些领导更关心某项举措的社会效益,而不去衡量是不是和投入成比例.

2.单位的“一把手”一般是抓全面工作,“财权”交由“二把手”或其他副职管理,这种模式与《会计法》的要求有所违背.在这种模式下,“一把手”很少过问财政事项,因此很少能关注单位的内部控制.另外,“一把手”大多属于业务型人才,精于业务而疏于管理.其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完成上级任务和促进单位发展上.

3.一直以来,对行政单位的管理都是平推进行,从上一级的管理单位乃至最上层的管理单位既没有组织对单位领导进行内控方面的业务培训,也没有从文件上要求加强内控,很少在内部控制上给予重视.

4.在行政事业单位,“一把手”的权威性普遍高于企业,有些时候,急于达到办事的效率,从而迫使办事人员屈服于“一把手”权力的威胁,放弃甚至越过内控,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内控就形同虚设.

(二)单位内部控制的框架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1.基层的行政单位财务人员的编制数量较少,而且缺乏领导岗位,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上就一或两个人,并且隶属于纪委管理,这种架构不利于充分发挥内控作用.

2.一直以来,行政单位的管理基本上靠的是人的本性、自律和自觉性,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来制约,领导也都抱着不出事就是没事的思想,得过且过.

(三)单位内控关键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1.内控人员缺乏有效的后续教育.虽然《会计法》规定,担任单位会计主管一职必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但是,单位对会计人员职称考试很不重视,单位领导既不组织也不提倡学习.会计人员即便是取得职称资格,也不会在待遇上有所提升.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也都是走过场,达不到提高业务素质的作用.

2.会计人员缺乏,普遍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近年很多案件的发生均与此有关;内审人员岁数也较大,缺乏有效地补充.

(四)现有的一些好的内控措施因为人为因素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1.比如每年年终的固定资产盘点因为资产多、人手少,转变为各基层单位自行盘点上报,资产管理部门并没有发挥主导和监督作用,使得内控出现漏洞,单位资产很可能账实不符.

2.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内部审计环节,更多地是延续以往的作法,仅仅对业务进行例行审计,而不关心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对内控进行评估和测试,使得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却一直无人问津.每年的内部审计也都是走过场,很少能够发现问题.

二、强化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解决措施

以上浅谈了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十宗罪”,虽然近于千疮百孔,但也不至于无药可救.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只要我们积极采取措施,消除现存的主要问题,健全和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就一定能够实现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公共怎么写作的效率和效果的内控目标.针对上述存在的四个方面十个问题,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要共同努力,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一)健全内控框架、完善内控制度是首要任务

首先,我们可喜地看到,财政部已经于2011年11月18日下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要求对其征求意见.但是,《意见稿》仅仅是一个框架性的文件,缺少具体来说实施规范,在很多地方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的补充修订完善.其次,加强对财务、审计岗位的重视,落实财务、内审岗位的领导职位设置,并与相应的职称等级挂钩.

(二)加强对行政单位内控持续的监测和督导,督促其尽快完善内控并顺畅运行是强化药方

健全行政单位的内控需要从上层单位下制推行,并持续追踪问效.因为有漏洞的内控为个别领导提供了方便,使得他们不愿对内控进行完善.只有自上而下地加强对行政单位内控持续的监测和派员督导,才能使其重视健全和完善内控的重要性,迫于上方的压力,健全机制,从而堵塞漏洞,合理保证单位的合规运行.

(三)增强单位管理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内部控制意识尤为重要

《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以及各单位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适时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单位负责人真正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从上级单位或者上层单位下发文件,要求“一把手”加强对内控的了解和关注,强化“一把手”对内控的责任意识.

(四)强化对内部控制人员的补充和培训迫在眉睫

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补充,使得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同时强化对内容控制人员的教育培训,鼓励员工进行后续教育和职称考试,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培训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政策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不断提升.只有财务人员素质提高了,他们在执行内部控制的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和监督力才能不断增强,才能使内部控制工作顺畅开展.

(五)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考核是长久之计

今年是“审计整改年”,我们市局已将审计部门独立出来成立审计处对全市局各基层单位进行审计,提高了内部审计机构层次,强化了其权威性和独立性.这就需要内审部门对内部单位定期进行各项审计,并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合规.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政治素质、审计业务素质、审计法规素质,不断增强怎么写作意识.加强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