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87 浏览:20441

[摘 要]内部控制制度是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之一,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工作的有效性,因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性极具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事业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用,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实现预计目标和效益而制定和实施的贯穿于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的一系列组织措施.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能够提供保障作用,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缺乏,内部控制工作并没有执行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和资金使用混乱等弊端的出现.因此,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设计思想

在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需要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但总的来说,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应当包括单位内部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利,以体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公平性、公开性.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比如内部会计控制、重要经济活动控制.

3.制衡性原则

在横向关系上相互监督,纵向关系上相互牵制.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单位承担的任务、业务范围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节约与效率原则

内部控制应以最经济的财力和最合理的人力投入,达到控制成本的节约,实现效率的提高.

二、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

1.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有效管理监督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的损坏.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廉政建设的需要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相当于为事业单位建立了一道廉政“防火墙”,使其日常管理有章可循,避免在重大决策中出现权力相关者独断专行或暗箱操作行为,促使公务人员廉洁从政,预防和减少贪污腐败、资金挪用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3.保证国家对事业单位宏观控制的实现

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经法规及纪律,都要求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予以落实.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以进行自我约束,遵循国家的财经法规和纪律,实现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宏观管理与控制.

4.保证事业单位高效率经济管理

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能够合理地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单位各个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单位的经济管理与业务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5.有效防止虚检测会计信息的产生

内控制度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不兼容岗位实施分离,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生,让弄虚作检测变造伪造会计资料的行为不复存在,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如果没有内部控制监督制约的单位,那将致使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因相互脱节而发生问题,虚检测会计信息的问题也就必然存在.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在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内部控制机制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应用方面却存在不少漏洞,其在具体执行过程当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

有的单位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因此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2.内部审计工作力度不够


部分事业单位缺少必要的约束监督机制,其内部审计工作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领域,内部审计往往缺乏查处解决问题的实际措施及跟踪考核.然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大多是在纪检监察或财务部门领导之下,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此外,有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审计标准,制度化建设滞后,例如在审计目标确立、报告渠道等方面缺乏专业和完善的标准,工作力度不到位导致内部审计往往流于形式而不能形成制度化.

3.未能将内部控制的要求与日常运营工作相结合

国有资产管理不善,闲置浪费或流失严重,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政府采购内控制度约束力不强,随意性大,采购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甚至不入账,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无账可查、账外资产严重流失,事业性“乱收费”现象普遍,化预算内收入为预算外收入,用预算外资金安排计划外项目或私设“小金库”乱发奖金等,助长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1.完善授权审批流程,明晰权责

授权审批控制是指事业单位在处理各项管理事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事业单位必须建立授权审批体系,明确规定涉及财务及相关授权审批范围、权限、责任、层次、程序及职责,单位内容的各级经办人员,包括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图.另外,在制定内部控制有关规定时,还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位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比如说,事业单位内部可以推行法人经济责任制,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挂钩.经济责任制即按领导分工予以纵横监控,规定职贵,相应授权,从而实现各尽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目的.

2.注重找准关键控制点,解决实际管理薄弱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存在的最突出的控制问题,是只有选取关键控制点设计控制环节,才能使内部控制取得成效.在这方面,可以采取稳步推进的策略,找到亟待解决的薄弱问题设计内控制度,实施一个阶段并取得了实际效果之后,再推进下一个亟待解决和改善的内部控制关键点.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与费用支出管理、报销审批程序、对错误核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应属于管理的关键控制点.从这些管理重点方向着手,首先要确定单位自控的重点和目标,内容具体包括分工控制.也就是说,对于不相容职务,必须进行分离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兼任,对业务记录控制,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落实凭证制作、传递、保管等每一环节的控制要点,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

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要坚持立单位实际,稳步推进,不搞形式

实践表明,内控制度体系在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企业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却不能应用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照搬照抄操作起来仍然是失效的.我国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应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与特定组织结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注重总结管理经验,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的内控制度才会有生命力,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从单位当年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核定具体支出额度,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

4.优化控制流程,精简关键控制点.

注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应立足于内部控制流程优化上,明确岗位分工和授权审批、控制目标、风险分析、控制点、控制措施、控制责任(部门职责)、控制证据等关键控制环节的流程内容,提高办事的效率.同时,也应本着实用的原则,精简关键控制点,降低控制成本和费用.

此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不只是一种静态的管理制度,而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活动.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人的执行,所以必须在动态管理中实现内部控制的真正目标.同时由于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管理层的逾越和串通舞弊等原因,该制度也难以保证做到完全避免错误,不能完全依赖于内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