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处理财产损溢账务处理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78 浏览:15585

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财政部对《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进行了修订,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较原制度有许多改进的地方.鉴于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与2012年颁布的新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中的“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将通过案例的形式对两者的账务处理进行对比分析.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待处置资产损溢”账务处理例析

[例1]A事业单位按规定报经批准予以核销应收款项1000000元、预付款项1000000元、无形资产1000000元(该无形资产已摊销500000元).

(1)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2500000

累计摊销 50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00

预付账款 1000000

无形资产 1000000

(2)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

借:其他支出 2000000

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500000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2500000

[例2]A事业单位盘亏存货1000000元,报废固定资产1000000元(已折旧500000元),收到存货过失人赔偿200000元,存货保险理赔100000元(银行转账),处置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300000元(银行转账).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0元(支付50000元,银行转账50000元).

(1)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1500000

累计折旧 500000

贷:存货 1000000

固定资产 1000000

(2)报经批准予以处置时:

借:其他支出 1000000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500000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 1500000

(3)收到保险理赔和过失人赔偿以及残值变价收入时:

借:库存 200000

银行存款 400000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 600000

(4)发生相关费用时: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 100000

贷:库存 50000

银行存款 50000

(5)处置完毕时: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 2000000

贷:应缴国库款 2000000

[例3]A事业单位对外捐赠价值存货100000元、固定资产100000元(已折旧50000元)、无形资产100000元(已摊销50000元).

(1)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200000

累计折旧 50000

累计摊销 50000

贷:存货 100000

固定资产 100000

无形资产 100000

(2)实际捐出时:

借:其他支出 100000

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50000

――无形资产 50000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200000

[例4]A事业单位转让固定资产100000元(已折旧50000元)、无形资产100000元(已摊销50000元).收到转让收入30000元(支付10000元,银行转账20000).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元(支付5000元,银行转账5000元).

(1)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100000

累计折旧 50000

累计摊销 5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无形资产 100000

(2)实际转让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50000

――无形资产 50000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 100000

(3)收到转让收入时:

借:库存 10000

银行存款 20000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 30000

(4)发生相关费用时: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 10000

贷:库存 5000

银行存款 5000

(5)处置完毕时: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 120000

贷:应缴国库款 120000

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待处理财产损溢”账务处理例析

[例5]承接例1:B行政单位本月月底按规定报经批准予以核销应收款项1000000元、其他应收款1000000元、预付款项1000000元、无形资产1000000元(该无形资产已摊销500000元).

(1)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500000

累计摊销 50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00

其他应收款 1000000

预付账款 1000000 无形资产 1000000

(2)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

借:其他应付款 1000000

经费支出 1000000

资产基金――预付款项 1000000

――无形资产 5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500000

[例6]承接例2:B行政单位盘亏存货1000000元,报废固定资产1000000元(已折旧500000元),收到存货过失人赔偿200000元,存货保险理赔100000元(银行转账),处置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300000元(银行转账).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0元(支付50000元,银行转账50000元).

(1)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1500000

累计折旧 500000

贷:存货 1000000

固定资产 1000000

(2)报经批准予以处置时:

借:资产基金――存货 1000000

――固定资产 5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1500000

(3)收到保险理赔和过失人赔偿以及残值变价收入时:

借:库存 200000

银行存款 4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600000


(4)发生相关费用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100000

贷:库存 50000

银行存款 50000

(5)处置完毕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2000000

贷:应缴财政款 2000000

[例7]承接例4:B行政单位转让固定资产100000元(已折旧50000元)、无形资产100000元(已摊销50000元).收到转让收入30000元(支付10000元,银行转账20000).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元(支付5000元,银行转账5000元).

(1)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100000

累计折旧 50000

累计摊销 5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无形资产 100000

(2)实际转让时:

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50000

――无形资产 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100000

(3)收到转让收入时:

借:库存 10000

银行存款 2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30000

(4)发生相关费用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10000

贷:库存 5000

银行存款 5000

(5)处置完毕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120000

贷:应缴财政款 120000

[例8]B行政单位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处理无法查明原因的短缺10000元,溢余10000元.

(1)无法查明原因的短缺,报经批准核销时:

借:经费支出 1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0

(2)无法查明原因的溢余,报经批准核销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0

贷:其他收入 10000

[例9]B行政单位按照规定报经批准核销不能形成资产的在建工程成本1000000元.

(1)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000

贷:在建工程 1000000

(2)实际转让时:

借: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10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000

三、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比较

(一)相同点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都用于核算单位财产的处理,主要核算包括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盘盈、盘亏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两者的核算范围和账务处理方式大致相同.

(二)不同点 (1)《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在核销“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时,借方对应科目分别为“其他应付款”和“经费支出”,而在核销“预付账款”和“无形资产”时,借方对应科目为“资产基金”.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置资产损溢”在核销“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时,借方对应科目为“其他支出”,核销“无形资产”时,借方对应科目为“非流动资产基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其他应收款”的核销账务处理并未说明,但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该会计科目中是存在的,可见,《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于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的规定更为全面.

(2)《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如何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销无法查明原因的短缺和溢余的账务处理方法,并且在账务处理方面与其他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相比有所简化,即报经批准核销的短缺或溢余,直接借记或者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不用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账务处理说明中并未提及方面的核销方法.由此可以看出,《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不仅在核算范围上囊括得更全面,而且在账务处理方式上也有所创新.

(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如何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销不能形成资产的在建工程的成本,《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则将不能形成资产的在建工程与其他实物资产的核销单独列出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见《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考虑到了在建工程的特殊情况,从而更加贴合实际.反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在“在建工程”和“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账务处理中对于此类情况却并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