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

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295 浏览:32762

[摘 要 ]本文在介绍经济责任审计关基础理论,重点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阐述解决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策.

[关 键 词 ]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8-0094-02

1经济责任审计的概述

1.1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受托责任审计,其主要是受到委托人的委托而对委托人所承担的义务,它包括按委托人的规定要求经营管理经济资源的责任和按特定要求向委托人报告其资源财产经营管理过程及其结果的两方面责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是对特定职务的人员在运用财政资金和受托进行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经济事项的一种管理责任,主要包括了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国家事业组织,以及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的审计.从审计范围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干部进行监督的一种审计制度,是党和国家赋予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审计责任工作.它对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公共预算管理都有者积极的作用.

1.2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政府公权力的作用,通过审计来调节和规范各权力主体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充当国家机器的调节和制衡的作用,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制约经济权力.这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它通过审计规范来达到对受托者资财管理权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提高其规范使用的作用.二是优化政权职能.经济责任审计是受托责任内容的计量者、通过审计,帮助委托者与特定受托者之间建立互信关系,促使政权机构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能得到优化,资源利用优化也成为可能.三是教育警示作用.这是审计主体对特定受托者审计结论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党内和政府官员的升迁和奖惩,来达到优化领导干部价值和职能的作用,进而成为打造百官廉政、勤政、高效氛围的催化剂.

2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基于人于事的双重审计工作,不但需要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而且需要对单位的人进行监督评价,其审计的广度和深度都高于其他的一般审计工作,责任和任务也更为重大,但目前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认识上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顾虑重重,特别是对涉及一些领导干部升迁和考核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于存在和领导利益挂钩,因此审计人员怕得罪人,存在畏难情绪.二是部分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审计日常工作过问的少,对审计人员关心不够,导致责任审计开展的保障不足,审计人员的动力不足,影响到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而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甚至在一些地区或部门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牵涉到领导个人的利益,在实施中常遇到阻力,或对揭露自己经济问题的审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开展的,部分部门特别是基层的财务部分由于专业财务人员缺乏,会计基础薄弱,管理混乱,内部控制风险较高,给经济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2.2审计工作手段相对有限,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增加

一是被审资料可信度较难确定.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要通过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及相关资料、文件进行查证,而这些资料的可信度较难确定,对有些违规行为,审计人员通过常规的审计程序很难发现.二是审计职能和手段有限.审计工作不具有纪检、政法部门的职能和手段,对有些事项无法进一步的核实,如我们在对某个单位的审计过程中,需对一笔银行存款进行核实,在这过程中遭到了银行的拒绝等.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可能导致对领导人应承担的责任或取得的成绩评价不恰当,与客观事实有较大的出入,形成审计风险,有时可能会出现审计时没有发现有经济问题,而日后被审计的领导人员涉嫌经济犯罪的情况,导致审计行为被动.三是审计环境欠佳,对确保审计质量有潜在风险.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一个新的门类,与之适应的一系列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尚未形成,导致审计人员的工作程序有一定的差异性.相关单位、部门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认为审计是对某人、某单位过不去,造成了对审计部门和人员的不理解,社会关系紧张.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人脉关系的存在,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往往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却不知自己在处理的事项中个别地方存在着不足,于是舆论四起,多方压力造成了对审计人员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压力面前大多数审计人员能正确面对,免受干扰,但极个别人员可能怕得罪人而放松自我约束.

2.3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不足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审计法人、评价自然人”的活动,它的着眼点是人,由事及人,单位或部门的财务收支,只是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桥梁和相似度检测.因此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除按照财务收支的有关内容及规定程序操作外,还必须将财务收支的结果进行提炼和升华.要把审计中发现的有关内容和问题落实到领导干部个人头上,也就是李金华审计长所说的:“经济责任审计是财务收支结果的人格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围绕“经济责任”这条主线开展的,财务收支审计是以“资金活动”为着眼点的,经济责任涵盖财务收支,因而二者不能等同.目前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各项经济指标还处于摸索阶段,只陷于对单位的收支审计,而对领导干部的宏观经济目标、决策、管理等内容涉及较少.有限的审计资源难以应付工作量日渐增大的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政策难以落实,审计工作思路和具体的审计技术方法面临新挑战.

3对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

3.1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国家经济工作的更加健康,因此,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重大.首先,需要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要将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之间进行隔离,选择异地交流审计或委托外部相似度检测机构进行审计,以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防止出现审计人员“顶的住站不住、站的住顶不住”的尴尬局面,防止经济责任审计过于形式化,失去其监督的效应.其次,要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培育他们怎么写作大局的意识,同时建立领导干部预防体系,防止公共权力边界无限扩张,影响和制约了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开展.再次,要加强单位和部门的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业务轮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对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较差的,要限期进行整改,以不断提高单位会计规范化水平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 3.2优化审计环境,确保审计质量

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优化审计社会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宣传力度,协调审计和各单位、部门的关系,使社会公众理性的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明确经济责任,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最大限度地赢得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为经济责任审计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范体系.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一套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操作指南,把有关政策、法规集合成册,便于广大审计人员学习、运用,使审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地进行,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再次,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人员是审计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经济责任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审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金融、税务、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我修养,并要主动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精通审计技巧和方法,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严守纪律,谨慎操作,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3.3健全审计承诺制度,明确各方责任

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应建立多向承诺制度,正确区分会计责任、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被审单位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会计数据等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被审计领导对任期经济事项所应承担的责任,不论审计是否涉及或者审计是否查处问题;审计部门要保证按照《审计法》和相关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对所发表的审计意见负责.多向承诺制度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规范审计程序,另一方面起到了警告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提供真实的资料,增加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信度,以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同时,为了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局面,可将资金量小的事业单位由内部审计承担,将资金量大的事业单位及企业由社会审计组织承担.审计部门由以前的独立承担任务,转为对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组织进行监督的功能.这样既缓解了审计时间紧、人员不足的矛盾,也有利于审计部门搞好责任范围内的工作.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