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资本推手:中委大额融资项目案例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665 浏览:98198

摘 要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更加凸显,为提高应对国际货币体系动荡的主动性,保障我国经济金融稳健发展,推动人民币越出国介发挥货币职能成为现实之选.跨境人民币结算作为主要制度安排应运而生,但其如何发展却需不断探索.中委大额融资项目跨境使用人民币的成功,显示出资本推动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具有金额大、影响广、效率高等特点,是共应该推广的有益方式.

关 键 词 :跨境人民币结算;资本推动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1-0031-05

一、引言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信用货币本位和浮动汇率制为主的时代,美元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但美元主导世界货币的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和不平等性,随美国经济规模在全球占比的下降,以及美国过度利用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美元币值出现大幅波动,长期存在贬值趋势,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受到越来越大的效益损失,并对全球贸易发展、金融运行和经济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作为生产和贸易大国,我国受美元不稳定和贬值的影响尤为严重:同时,巨大的经济体量和不断上升的全球经济影响力,使得人民币初步具备了越出国界发挥货币职能的条件.为维护我国的整体利益,改进与经贸伙伴的双边福利,实现人民币作用范围从国内向国际的扩展,推动人民币的跨境结算符合经济理性,同时也是改革和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需要.但如何推进,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现实问题.

二、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分析

从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实践历程和理论研究看,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满足如下基本条件:第一,要有足够大的经济规模.Bergsten(1975)认为,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应包括经济与政治两个方面,关键货币是由最强的经济实力所支撑的.英镑成为国际货币时,其GDP占世界的5%;而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时,其GDP占世界的27%;马克成为国际货币时,其GDP占世界的5%,日元则在日本GDP占世界的7%时开始国际化.第二,要有足够高的国际贸易占比.Grasan(1973)发现,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着“生产者定价”倾向,即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的贸易中,一般会选择出口国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贸易规模直接决定货币的国际需求.英镑国际化初期,英国进出口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近1/4.美元国际化初期,该比例在15%左右,联邦德国和日本也是在本国对外贸易占世界10%左右的水平时开始本币国际化进程的.再次,要保持较稳定的货币币值.Krugman(1980)认为,具有相对较低的交易成本是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媒介货币的前提.而稳定的价值对于一国货币保持低水平的交易成本至关重要.1970-1989年,联邦德国年均通胀率为3.9%.汇率年均变动仅为1%,为马克成为国际货币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日元的不稳定和自由浮动,正是扼杀日元国际化的主要原因.此外,金融市场发达、货币可自由兑换、金融基础设施完善等也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李伟(2010)对德国、日本货币国际化时的主要指标与当前中国进行了定性对比和计量分析,得出了人民币走出国门的条件已基本成熟的结论.


对于人民币如何走出国门问题,理论上一直在争论.主流观点一致认同,应在时间、区域、功能上取向阶段性,即先周边后区域再全球,先贸易后投资再储备.在地域上,先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台三地及越南、老挝、蒙古等周边国家的流通:再人民币区域化,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其他亚洲国家的地位,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在货币职能上,先人民币结算货币,逐步增加人民币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再人民币投资货币,使人民币逐步成为主要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币种;最后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王思程,2008;任哲,2008等).张燕生、贺力平(2010)认为,人民币不是像美元那样,成为世界头号储备货币,而应定位为区域性货币,其目标是区域化.

但理论研究付诸操作和实践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学者在考察了其他货币国际化的轨迹后发现,美元国际化依赖的是全球性汇率协作制度安排,欧元国际化依赖的是货币主权联邦制的区域性制度安排,日元国际化依赖的是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政策(李建军,2003).鉴于国情、世情的不同,我国无法复制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制度安排.郑凌云(2006)认为,应以人民币区域化或边贸本币结算功能为主:李稻葵、刘霖林(2008)则建议采取双轨制,在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户下可兑换,逐步改善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在境外充分运用香港的优势,尽快扩大人民币证券市场规模,创造人民币走出国门的成熟条件.当然,双边货币互换、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境外债券却是人民币跨境结算进程中的有益选项.

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以来,顺应日益增长的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跨境人民币结算从对港澳、东盟的贸易结算开始,逐渐在周边、区域、全球等不同范围,投资、融资等多个领域全面展开,显示出了较高的效率和较强的活力,同时,也与货币互换开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等举措实现了有机结合.中委大额融资项目是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典型案例,实现了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局部均衡和重大突破.这为跨境人民币结算谋求一般均衡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中委大额融资项目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瓶颈约束日益突显,发挥融资推动、金融先行作用,用贷款换取资源,用资源锁定风险,成为巩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思路.基于此,从2006年起,中国K银行(以下简称“K银行”)开始在全球“投棋布子”,通过总行牵头、分行主办的形式,设置多个国别组,向相应国家派出工作团队,对所在国进行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做好融资规划,为项目运作创造条件,其中,山东分行主要负责驻中部美洲大区组的委内瑞拉能源合作挂钩的联合融资机制研究.

(一)中委基金及其运作

2006年8月,委内瑞拉(以下简称“委方”)总统访华,向我国提出设立中委基金的设想.2007年11月,中委联合融资基金(以下简称为“中委基金”)协议正式签署.中委基金支持委方基础设施项目,委方通过向我国增加原油和燃料油供应偿还贷款,同时加强与中方在石油领域项目上的合资合作.在此基础上,2009年中委两国领导人就双方金融、能源等领域的长期互利合作达成共识,并于当年12月在北京召开第八次中委高委会期间,K银行与委方石油公司签署了《关于开展融资合作联合研究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商定成立技术团队,研究大额融资框架方案、运行机制及贷款条件.

2010年2月,大额融资项目磋商正式启动.经过中委双方多轮谈判和有关部委综合协调,8月,K银行与委方借款人B银行(以下简称“B银行”)正式签署协议,协议约定中委大额融资项目参照中委基金模式,以“贷款换项目、石油还贷款”方式推动中委能源合作,明确了项目所涉六方的责任(见图1).

(二)中委大额融资项目及其初步成效

在中委大额融资项目磋商期间,适逢我国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跨境项目融资也开始以个案审批的形式进行,所以K银行提出向B银行提供的贷款以人民币贷款为主,美元贷款为辅,中方石油公司相应以人民币为主向委方支付油款.根据协议规定,贷款期限为10年,提款期2年,宽限期6个月.在两年的提款期内,人民币贷款分4次发放.考虑到山东分行在对委方融资机制研究确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加之山东省与委内瑞拉良好的经贸往来基础,多家企业在委有合作项目,如兖矿集团承建委中西部铁路翻新工程项目、山东黄金集团恢复开采金矿项目,K银行最后确定以山东分行为主、香港分行为辅经办对委方的贷款.委方获得的美元贷款继续用于其国内项目和中委合作项目,人民币贷款则要用于中国承包商设计、采购、开发或者建设的项目,中委合资企业以及其他合作投资项目.

按国际惯例及中委基金操作流程,K银行山东分行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委方人民币贷款的发放、支付到企业末端等过程,操作环节繁杂,工作量大,且不利于对委方的资金进行监管.为此.K银行在贷款协议中引进结算账户概念,要求B银行采用写作技巧行模式,在山东分行开立人民币资金结算户、人民币油款归集户两个同业往来账户.其中,资金结算户主要用于委方人民币贷款结算,油款归集户用来归集中方石油公司支付的石油贸易款项,用于偿还K银行贷款.在引进结算账户概念后,使K银行获得了审核项目用途、资金结算及贷后管理的时间,加强了对委长期融资资金使用的监管.同时,山东分行在放贷前设计了境外大区组联动审查项目发放、支付机制,解决了跨境结算真实性、准确性审核的难题.

中委大额融资还款来源为委方石油公司与中方石油公司进行石油贸易的收入.按照油贸合同约定,中委大额项下日均石油贸易量达到x万桶,年供油量超过Y万吨.中方石油公司按照委方石油公司的要求将石油贸易款按油贸合同的付款约定,以人民币汇至B银行在K银行的人民币账户,用于偿还K银行贷款及其他应付费用.按照有关约定,归集户中资金须达到偿债覆盖率130%的要求,K银行每3个月从其账户上扣收一次贷款本息.当油贸款达不到偿债覆盖率要求时,委方石油公司将增加石油供应,若仍无法满足,B银行及委方石油公司则需汇入资金补偿不足.按照合同签订六个月后开始还款计算,每3个月一次,共计39个划款期.

中委大额融资首次人民币贷款已于2010年9月发放到位,另外三次贷款将在2011年和2012年陆续发放.对K银行来说,贷款综合收益较好,基本接近境内人民币贷款收益水平,中间业务收入可观.贷款收息已按期进行一次,贷款偿还能力较足.整个项目实施后,预计能给山东省带来近亿元的税收.

四、中委大额融资项目成功运作的基本要素分析

中委大额融资项目在跨境结算中采用人民币,结算币种的转变包含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大突破.其能够初步成功,源泉于如下四个基本要素:

(一)特殊主体及其高信用级别

从其他货币国际化的历程看,政府推动是重要的因素.在中委大额融资项目使用人民币结算过程中,也充分反映了政府意志的作用,体现为参与主体的高规格和高层次.2001年中委建立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确立定期召开中国一委内瑞拉高级混合委员会(简称“中委高委会”).2009年9月下旬,两国领导人出席中委第七次高委会,明确进一步推进双方在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中委大额融资项目正是依赖中委高委会的联系机制,在两国政府高层的关注和授意下,对重大问题开展协商沟通.

而且,该项目运作中的参与方分别为处于垄断地位的石油公司和拥有政府特别授权的银行,能够在缺乏正式制度的情况下,对未有前例的事项进行突破性处理,确保了项目的安全性.如中国K银行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是获得相关部门的个例认可后实施的;为防范项目借款人(B银行)与还款人(委方石油公司)不一致,以及委政府换届给贷款偿还造成的潜在风险,增加防范措施,中方在中委大额融资项下,要求委方新增了委内瑞拉政府向B银行出具指示函、委央行同意油款收入不直接汇入委国内的决议、委方石油公司对下属石油贸易公司的支持函等内容.中委大额融资项目参与主体的高信用级别.保证了项目自身跨境使用人民币的顺利进行,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先行先试.使各主体深化了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认识,探索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方法,破除了部分操作障碍,为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进行了制度储备、共识积累.

(二)战略性石油产品及其规模经济效应

中委大额融资项下的贸易对象,即所涉客体石油,对中委双方来说都具战略意义,对其结算使用人民币,能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确保了项目的可行性.委内瑞拉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石油收入约占其出口收入的90%,约占其联邦预算收入的50%,GDP的30%;重油储量超过5130亿桶,为世界之首.但大部分油气资源出口到美国,不利于其能源安全的协调与统一,为了降低风险,委内瑞拉需要与中国这样的能源消费大国建立合作关系.2009年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口贸易总额达到2280.6亿美元,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石油供给攸关我国能源安全,实现能源来源的多元化,减少对中东油气资源的过度依赖,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2009年我国从委内瑞拉进口石油和化工产品总额37.2亿美元,在进口来源国中居第15位,其中,从委内瑞拉进口5-7号燃料油46亿吨、16.7亿美元,均居进口来源国之首,进口数量和金额的比例分别达到21.9%、36.3%.南于石油产品本身的不可替代性和石油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中委大额融资项下对石油贸易实行人民币结算,相比普通商品零星分散的跨境人民币交易,会产生集中的支付金额和巨大的结算量,明显增加人民币的国际流动规模.

当然,这一项目的实施,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倚重地缘优势推进的局限,形成对周边化、区域化的拓展.对中方而言,支付人民币既可以节省汇兑费用,又便于加强财务管理:对委方而言,收取人民币资金后用于偿还对中方的人民币贷款,能够顺利实现资产负债的有效匹配,更好地获得中方认可,加深双方合作,人民币结算是双赢策略.此外,中委大额融资项下K银行与中方石油公司共同制定“石油贸易人民币年度固定汇率结算”方案,使人民币成为石油结算货币,开始人民币对石油定价的探索.

(三)市场内循环及其融资次序

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初期,由于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的有限,境外主体在支付人民币时会面临人民币来源渠道的约束,在收取人民币后又会面对运用途径狭窄的难题.从理论上分析,境外主体扩大人民币来源的渠道,可以分为内源和外源两种:前者包括在经常项下通过出口贸易、怎么写作、收益、经常转移等各种收款行为逐渐积累人民币;后者则包括在资本项下通过贸易融资、项目融资、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形式一次性获得债务性人民币资金,或者通过吸收人民币投资、发行人民币股票等形式一次性获得权益性人民币资金.境外主体扩大人民币运用的途径,也可以分为两种:即直接在境外运用和回流境内运用.前者包括在经常项下通过进口贸易、服务等经营活动或者在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购写债券等投资活动运用人民币:后者包括境内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或者设置境外人民币QFII后,通过购写人民币债券、基金等投资活动运用人民币.虽然理论上的人民币来源渠道和运用途径多种多样,但实际上,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容量较小,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的限制较多,境外人民币QFII、境内股票市场“国际板”设立等尚处于讨论阶段,境外主体目前主要通过经常项下活动获得和运用人民币,人民币结算较孤立,形不成完整循环,致使结算流量的规模扩张速度受限.

中委大额融资项目围绕能源合作和贸易发展的需要,以融资为起点,以提供人民币流动性供给为手段,给委方设计了从人民币资金来源、运用到偿还顺次、环环相扣的人民币结算循环模式.首先,通过人民币贷款向委方输送了人民币来源;同时,中方企业对委方形成设备产品出口、怎么写作提供以及劳务输出,使委方可将贷款直接用于支付.然后,又以人民币向委方付出石油贸易款,使委方具有了偿还人民币贷款的稳定渠道,实现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内部循环,解决了委方单纯通过贸易途径实现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在时间、数额上自行衔接存在的机会成本和效益损失问题,降低了其交易成本,提高了委方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了其对人民币的接收程度.

(四)利益均等及其正外部性

跨境人民币结算可使境内主体获得本币结算的高效率,以及显性和隐性的诸多收益,但境外主体采用人民币这种新结算币种却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所以,境内外主体能否就采用人民币结算达成一致,取决于境内主体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向境外主体让渡部分利益,达成双方的利益平衡.根据外币借贷的规律,存在贬值趋势的弱币是借贷的优选,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为强烈,借用人民币贷款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所以委方对使用人民币贷款存有疑虑.为此,K银行研究汇率风险解决方案,提出以SHIBOR为基础浮动计息、分段计价的利率确定方法,即第1―3年、第4-7年、第8―10年分别根据SHIBOR加不同的基点确定,使利率水平与境内人民币贷款利率水平相当,同时加大人民币在还款期前半部分的还款比例,加快人民币的还款进度.因此,该项目具有了汇率风险规避的基础,配合中资企业在委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打消了委方对于使用人民币的顾虑,使委方主动提出了W亿元人民币的用款需求,创造了人民币跨境融资的最高纪录.在考虑委方关切的同时,为化解中方可能面临的不利因素,K银行说服B银行接受人民币贷款协议采用联合国仲裁规则,并将仲裁地选在新加坡,争取到了更为有利的争议解决方式;而且要求其承担履行委内瑞拉议会同意将还款资金纳入国家预算的义务.

五、中委大额融资项目带来的启示及展望

直观看来,中委大额融资项目是国家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高信用级别主体和特定产品对象所促成的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特殊案例,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局部均衡,但在其特殊性的背后,以资本推动为主,折射出跨境人民币结算推进需要满足的基本要素.

(一)信用基础与货币价值

中委大额融资项目采用人民币结算,所依赖的是高层次参与主体的高信用级别,赢得了委方对人民币的信任.由此推广开来,鉴于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国内外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高信用级别的贸易群体,这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由特定主体、特定产品向一般贸易主体和普通商品领域拓展奠定了信用基础.但这需要双向整合、增进境内经济主体的信用级别,并以此提高境外主体对人民币的接收度.为此,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快推出相应的人民币汇率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放松人民币与外币自由兑换的主体和额度限制,使境外主体可以自由地将人民币兑换为本币或其他国际货币,减少人民币价值实现的成本和风险.

(二)对外贸易与规模经济

中委大额融资项目的顺利推进,符合货币国际化的规模经济要求.当前除石油外,铁矿石、铜矿石、煤炭、大豆和各类消费品、机电产品等大宗商品贸易同样具备人民币结算的优势,这为未来继续加大跨境人民币批量使用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可通过内部联合的形式,共同对外争取以人民币结算的条件.

(三)双向市场建设与循环体系

中委大额融资项目之所以能获得初步成功,除融资和贸易的结合之外,它实现了人民币的跨境双向流动,打造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内部小循环.对于一般经济主体来说,难以凭一己之力打造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内部小循环,因此,需要通过在宏观层面上加快建设人民币双向流动的市场,拓展境外人民币流动性供给和回流境内的渠道,形成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外部大循环体系,从而使“愿意用”人民币的境外主体均“能够用”人民币.其中,要重视解决数量众多又较分散的境外中小企业的人民币来源问题,可考虑设计境外中小企业发行人民币集合债券,建立对境外中小企业人民币供给资产池,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为境外中小企业以区域或行业为基础联合起来融资提供咨询、辅导、评级、担保等怎么写作,使其能够从在岸、离岸两个市场发行债券,获得所需人民币资金.

中委融资项目是在资本推动下山东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重大突破.其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带动了重汽集团跨境人民币股东贷款、烟台万华等企业人民币融资性保函多种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大发展.截至2010年末,山东省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达到150亿元,占同期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的44%,成为山东省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的亮点:为同期全国人民币跨境投融710亿元结算额的21.4%,显示出资本项下业务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特有推动作用.

六、简要结论

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贸易份额较大、人民币币值稳中趋升的情况下,推动人民币越出国界发挥货币职能的条件基本成熟.从中委大额融资项目个案中,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基本结论:第一,我国可以依托庞大的贸易总量基础,在贸易中逐步扩大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扩张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保持人民币和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匹配.第二,在贸易为主的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基础上,发展资本推动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满足经济主体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双轮驱动.第三,要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充分发挥资本推动的使用,必须加快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程度,形成人民币境内外双向自由流动的畅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