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涵施工中常见问题应对技术措施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83 浏览:10286

摘 要:

小桥涵是路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了它可以横跨小沟岭和路基横向排水.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建设步伐也在加快,由于增多了许多结构物,小桥涵施工因粗制滥造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行车舒适性,结构物美观性,更严重的是影响了结构物的耐久性.为确保桥涵施工,根据多年经验将涵洞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找出预防的相应措施,如此既满足外观和舒适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使结构更具有耐久性.

关 键 词 :

小桥涵,常见问题,分析处理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18101

0 引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建设和发展,桥梁和涵洞结构工程日益普遍,几乎构造物之间的平均距离只有300m-400m,可以说,高速公路使用是否达标,桥梁和涵洞施工的质量是一个重要标志,它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建设步伐也在加快,由于增多了许多结构物,小桥涵施工因粗制滥造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行车舒适性,结构物美观性,更严重的是影响了结构物的耐久性.针对此种状况,本文总结经验,对发现问题加以归纳且提出处治方式,以能提供一些帮助,为今后施工的监理人员和小桥涵施工现场工作.

1.对小桥涵施工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同时提出处治办法

1.1 变形沉陷现象,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所导致的

1.1.1 问题分析

分析这种现象所产生的成因: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不够,随着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满足不了对填充深度和更换填料地基处理的压实度地基基础承载力的相应要求,由于不良地基引起的局部超挖,没有采取回填或降低基地标高等处理,最后就会使地基的承担荷载的能力不均匀,小桥涵与水接触而受到浸泡.

1.1.2 处治措施

加强桥涵基础建设,在质量管理上要强化,可以从那个一下几个方面集体操作:基础在挖掘以后,要对照设计要求,对地基原状土质进行检验核对,看看是否二者相吻合,对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精密计算,切忌不要只凭经验进行,唯有如此,所确定的地基置换宽度、深度的安全性才能保证.在选择基础换填材料时,要达到这样的基本标准:承载力大、水稳好.之后为确保其密实度,还要进行分层填充,浇水,碾压滚动,检测.如果遇到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一定要降低水位,可以采用明排水法,在进行基础换填作业的时候,杜绝在水中作业.在对地基进行挖掘时,如果出现了局部挖深了,若地基下面是岩石,就不能简单回填处理,必须用跟地基水泥标号相同的混凝土来进行浇注.若地基是泥沙,则可用砂石、粘质土搅拌灰浆找平即可.小桥涵竣工后,收尾工作不可忽视.为避免水浸泡小桥涵,要清理通畅纵横排水有效引流.对涵底铺砌和沉降缝尤为要重视,要进行特别的处理,不要让水慢慢渗透,浸泡到基础四周的土壤里.只要严格按照这些工序操作,那因地基承担不均匀荷载力所造成的沉陷变形就不会发生.

1.2 基础、台身之间的相对移位变形

1.2.1 问题分析

从图纸上看,施工人员绝大部分都认为,基础、台身、台帽的接触面是一个光滑面.在施工的时候,收光基础、台身顶面混凝土,然后基础、台身、台帽就好像我们搭积木似的一层层垒砌,然而这样基础与台身之间,台身与台帽之间不能融为一个整体,就会导致抗剪切变形能力差,加之施工中有时为盖板吊装作业方便,提前进行了台背回填,此时台身还没有支撑好,台背土的重量致使压力增加,如此基础与台身间相对移位变形自然就发生了.

1.2.2 处治措施

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当进行到小桥涵基础、台身、台帽的时候,为其整体性,需要连接钢筋或设拉接石.做法如下:在基础、台身混凝土最上面,将长为20―30厘米、12mm以上的钢筋插入,钢筋一半埋入台帽,钢筋的另一半插入台身.设拉接石则是将长为30厘米,直径为15厘米的石头埋入混凝土.石头的一半要埋入台身,另一半则要嵌入基础中.这项工作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要将钢筋连接于台身、台帽间,还有就是基础与台身、台身与台帽接触面混凝土进行拉毛,这些也要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

1.3 模板的问题

1.3.1 成因分析

现在的工程,在对小型结构物的施工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模板要求比较低,资金的投入上非常吝啬.模板的粗糙不过关,直接导致的就是外观质量的缺陷.在混凝土工程中,大量采用的是一种竹胶合板模板,还有桥台等结构物使用量也非常巨大.一些竹胶合板自身质量就存在问题,抛开自身质量问题,本身竹胶合板当水接触,经过浸泡后,胶合板就会变软,表面爆皮,甚至变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这只是一个方面,在实际的现场施工过程中,问题的主要产生还是使用方法不恰切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普通竹胶合板厚度仅为1厘米~1.5厘米,侧压力直接生产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下它相差太大,这个时候解决的方法就是加大强度.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在后面钉木檀或木板.然而某些施工队,为了施工更简单方便,节省资金,居然将25平方里面的小方木钉在了后面.且非常稀疏,各个方木之间的距离大约在50cm左右,如此解决措施,增强不了整体模板的刚度,强度就非常差.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将这样的模板应用到现场板,混凝土在成型后表面粗糙度大,用尺测量平整度,居然间隙率超过1cm,同时随处可见模板接缝错台,最大的错台达到2cm,对结构物的外观质量造成严重地影响.

1.3.2 防治措施

为了确保强度,在选择模板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经通过计算严格把关,当模板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都符合标准时,才能使用.此外还要注意的是板梁施工预制模板.通过计算我们知道,梁体模板面板需要超过8mm,但根据施工 经验,我们在过去几年,这样的厚钢板是不现实的,但也会

给施工带来很多麻烦,板厚5mm以下是适当的,最好是用冷轧钢板,以优质混凝土内部坚硬外面美观,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质量.

1.4 混凝土外观光洁度的问题

1.4.1 成因分析

为了保证在浇筑后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正确选择施工技术来确保质量,光洁度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点.施工现场新浇筑混凝土表面我们会看到这样不同的情形:有的非常光滑,简直可以和镜子相媲美,而有的表面剥落严重,外表非常难看,粗糙脱皮,导致如此差异的直接原因就是施工过程.实则在施工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为了防止离析,倘若有从高处坠落的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要限制在2米以内.一旦超过2米,应该采取溜槽,溜槽或串桶输送机.但在实际试施工过程中,大家对此并不重视.

1.4.2 防治措施

首先要选择低碱水泥,再就是要选择正规的大型生产厂家.二是高低标号不能混用配置.也就是说标号低的混凝土就应该用标号低的水泥,同样标号高的水泥就不能配制低标号混凝土.否则水泥用量少,混凝土的和易性就会随之降低,不仅外观收到影响,最重要的是耐久性也就差.一般情况下,在对小型结构物进行施工的时候,大多在拌合的时候采用的都是小型拌和机,上料均是人工操作.这样搅拌的易和性就会降低,人工上料的准确性也得不到保证.

1.5 伸缩缝的破坏

1.5.1 成因分析

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被破坏的原因很多,归结主要有以下:

(1)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不周密,举例来说,在计算桥面板伸缩量时,没有做到精确,在确定桥面板刚度时候,给出的强度不够,这些不合理的设计都是伸缩缝的破坏.

(2)在具体施工操作时,没有按照严格的施工工序进行操作.例如伸缩缝的施工有严格的伸缩装置工艺,而施工中掉以轻心,工序简化.

(3)经济的发展,重型车辆大大增多.加之交通量的增大,这些都会破坏桥梁伸缩缝.

1.5.2 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进行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设计图纸提供的尺寸严格执行,同时还要重新计算其安装定位值,这个可以根据安装时的温度计算,同时为了防止发生变形和破损,对于厂家提供的伸缩缝要注意保护.

2.结束语

公路路基中,小桥涵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可以说小桥涵的质量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由于施工中相对比较简单,一直以来被施工单位所忽视,隐形问题被认为是小问题得不到重视,这些看似小的问题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施工质量大打折扣.通过本文,希望今后施工单位和人员能在小桥涵施工中,注意上述的这些问题,及时处治,对工程质量保证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