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263 浏览:131516

思想品德七年级课本前言这样写到;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3年5月印发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帮助我们学习、陪伴我们成长的思想品德教科书.教科书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课本.以往的教科书,通常从“教”的角度编写,故称“教本”;这套《思想品德》课本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的,可以称作“学本”.“学本”的意思,是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学生自己学.前言的这皮论述,明确告诉我们教学活动的双方――师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必须转变角色认识,建立、平等,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适应新课标教学的要求.

“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缺一不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而学生是乐学还是厌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真正做到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学生就能体验到教师的爱,肯定自身存在的价值,萌发学习的.因此,在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唤起学生的求知,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成为推动新课标教学的重要内容.现就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发表一家之言与大家讨论.

1.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在教师的眼中应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学生智力有高低.品德有优劣,个性有不同,学业有差距等正是这种差异才体现出教育者的智慧.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要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学会因材施教,无论是学习:后进生还是品德不良生,我们都不能对他们有侮辱性表现或放弃对他们的教育,这是对他们的最大不尊重,也是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怎么写作于学生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了老师的尊重,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才会自重、自爱,也才会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老师,在学习活动中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一定要认清角色,改变过去独霸课堂,唯我独言的情形.还学生学习主人之位.教师要把精力从如何传授知识转移到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上来.新课程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智慧的火花点燃,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能否点燃智慧之火的关键.师生互动是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互动中教师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育,实现教学意图;另一方面互动中也要照顾到与学习差的学生互动,尽量避免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不公正.只有少数人参与的互动课堂不是好课堂,只有关注到绝大多数人参与的课堂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得到收获,赢得发展.

3.学会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师生交往,共筑师生情感

大部分教师尤其非班主任,往往上完课就离开了教室,很少和学生活动和交流,这无疑大大减少了师生交往的时间,使师生交往仅停留于工作和正式关系层面,不能深入学生心理和情感.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课余课间与学生多交流,比如利用课间谈谈爱好、谈谈理想、谈谈新闻、谈谈学生们关心的各种事情,甚至参与到学生的娱乐活动中,真正实现亦师亦友的师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课余交往能起到课堂交往起不到的教育作用,它能使师生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进行交往,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产生情感共鸣.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信师方能爱师敬师,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的进步.


4.的态度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持态度的老师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态度能容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看发,既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又让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热情,保护了学生学习交流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拓展了师生间的相容度,使师生间的交流更通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能对学生产生外部影响,其能否起作用关键看学生愿不愿将教师的教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教师的态度使学生在自主选择的情景中接受教育,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促成教育的发展.

5.了解学生,注意变化,适时关爱,师生关系更融洽

了解学生是师生间沟通的首要条件.作为老师要善于学会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了解学生方能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成心理的共鸣.了解学生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沟通交流,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增强师生沟通的实效性.了解学生还要注意学生的变化,适时关爱,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中学阶段,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容易产生好奇、兴趣.少男少女对未来的憧憬与外部社会及家长的要求常常发生矛盾.如果老师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出注意,想办法,而不是无礼的批评、指责,学生就会更加信任老师,视老师为知己,我们就赢得了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