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的价值在哪里在分化和转型中PE经济学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061 浏览:34115

从全民PE热的“盛夏”进入IPO冰冻的“严冬”,中国PE人、投资人、监管者、媒体和公众学到了什么?期间,有多少PE理念的收获?有过宁静与思考的秋天吗?

公众的热情开始冷却,目光逐步转向更加广阔的财富管理;新修改的《基金法》三审通过,PE被认识分歧和部门利益纠缠着,拉扯着,僵持不下而裹足门外;媒体在渲染着严冬的凛冽;LP慢慢转身远去的背影里,GP开始忧虑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分化”和“转型”双双成为PE行业新的高频词语.

行业将分化,狼要来了!其实,业界已经喊了一阵子了,狼迟早会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IPO形成“堰塞湖”,PE资金募集和投资退出腹背受敌,加上好项目来源短缺、已投项目业绩变脸、原有LP停供甚至撤资,一些机构四面楚歌.狼终于来了,嚎叫着,从寒风中奔窜而来!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无论PE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借鸡生蛋、通过为别人赚钱而让自己致富的财富(资产)管理行业,总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相对于公募部门,私募部门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又都是一个“轻监管(lightly Regulated)”的行业,没有过高的监管门槛和过多的进入障碍.因此,无论是主要活跃于二级市场的对冲基金,还是以未上市或拟私有化的股权(或资产)为主要投资对象的PE基金都具有“高出生率”的特征.只是,高出生率下各种先天缺陷的婴儿也生出来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典型的,国外如上世纪末美国“网络泡沫”破灭的前夜,许多网络科技和金融投资的门外汉也滥竽充数,梦想在VC行业淘金;国内如前两年“全民PE”的狂热中,挖煤的,盖房的,卖菜的大叔和阿姨也见面都问“你PE了吗?”

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高出生率”的同时必然伴随“高死亡率”.所有的私募行业都同时具有“高死亡率”的特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高出生率――过热――分化――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就是私募行业魔咒般的周期律.

新兴转轨市场的特定环境,从短缺经济(实体经济供给不足)、相对小规模的总量、僵化的经济体制和严重的金融压抑(资金供给不足)起步,借助体制改革动力和人口红利,并同时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惨重代价,可能出现经济普遍超高速增长,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特别是高市盈率发行)而资金相对短缺的“奇迹”阶段.此时的PE业似乎遍地黄金,到处都是神话的故乡.但那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紧接着,分化、特定领域(如Pre-IPO投资)的暴利时代结束、二八定律发挥作用、神话终结等等,都是共生的必然趋势,故事情节的合乎逻辑的自然展开.

凛冽的寒风中,“转型”带来一丝温暖和一线希望,虽然尚且微弱和迷茫.转型之盼朝向何方,路径如何,需要经过怎样的脱胎换骨和剧烈阵痛?一切都还在探索之中,答案有待明天.欧美成熟PE市场走过的道路无疑值得认真借鉴,成功经验固然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失败教训也是前车之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问题是,哪些是一般规律性的东西,哪些则是特定国家和历史条件下的经济金融法律社会文化等具体条件使然?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如何结合?历史往往会惊人地相似,但绝不会简单重复.规律总会起作用,但作用形式和影响程度会有不同.必然中有偶然,偶然又常常战胜必然.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作者对中国PE业现状的判断依然是三句话:第一,无论以PE渗透率(PE/GDP),还是以PE品种和风格的多样性、成熟度及其结构来衡量,中国PE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成熟市场的PE业历史也不长);第二,发展型投资为主体,IPO投资局部过热的局面正在“分化”,行业“转型”已在进行中;第三,虽然品种逐步丰富,但不少是新瓶装新旧,偷梁换柱,真正的好戏(如成熟老道的天使,名副其实的VC,娴熟独特的投资风格,Buyout的长袖善舞)还未开场,还在后头.

这种判断或许隐含着“转型”的方向和路径,但还取决于其它许多因素:创新和创业是否能真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托起经济强国的大厦;国有企业,特别是大量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如何深化改革,“国营”如何真正成为“国有”,“国有资产”如何变成“国有资本”;民营企业代际交接中所有权和控制权如何转移,东方文化的家族情结如何突破;金融改革的推进速度与方向,以及法律、监管、税收等公共政策会营造一个怎样的PE生态环境.所有这些因素,影响或决定着PE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合格投资对象和适宜的投资条件与气候,决定PE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而这一切,又和投资本身一样,具有不确定性,无法预知其进程、节奏、具体形式和是否会出现、出现多少次和在多大程度上反复.

“分化”,还同时意味着不是所有的GP都能成功转型.具有何种资源和能力的PE才有竞争力,GP如何才能不断创新,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跨越若干景气周期而基业长青,成为LP、公众和其它利益相关方眼里的优秀品牌?无论PE市场还是证券市场,退潮时总会看出谁在裸泳.投资的第一定律是生存(Survive),熊市时,生存就是成功,生存就是胜利.寒冬里如何取暖,怎样避免在“分化”过程中被边缘化,萎缩和出局的命运?同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在一个“超倍速”时代,甚至可能是各领三五年.新的PE依然会不断出生,新人靠什么杀入重围?谁能最终进入中国PE业的“黄金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商场如战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冬天里的一把火.不是一把,而是许多!人民币FoF启程,并购基金出现新的趋势,房地产基金方兴未艾,基金二级市场应运而生,民退国进,公共资金源源不断进入,如此等等.与此同时,券商、公募基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纷纷扬鞭跃马,走上战场.2012年下半年以来,放松监管就像是在竞赛.这些火把能成为“隧道尽头的光亮”,还是会变成山林野火?相关公共政策似乎鲜有作为.但愿,不要烧掉草地、森林和房屋,烧出一片片PE和经济废墟.

镜头稍微拉开.行业协会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在当前体制和习惯下,影响力依然有限;行业研究机构对推动行业研究功不可没,但也耐不住寂寞,又忙着去赚钱,有损独立性;学术界对PE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某些官员人在江湖,常常欲言又止或言不由衷,部门权利之争仍在继续;媒体敏锐有余,理论思考不足;这不是PE生存和发展的好环境.“PE腐败”更是PM2.5严重超标的阴霾,极大地威胁着PE业的健康.

PE究竟是什么?PE市场到底有什么特征?PE的基本业务模式如何?PE对实体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PE在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中应该占有什么样的位置?PE和经济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复苏有什么关系?PE究竟只是“搭便车”捞取价值,甚至“寻租”偷掠价值,还是可以独立主导或参与创造价值?PE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一句话,PE到底有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媒体、大众和监管者究竟应该以一种怎样的眼光看PE,公共政策到底应该如何对待PE?

凯雷创始人大卫鲁宾斯坦说,要解释PE是如何创造价值的,要向世界讲述PE经济学.唯其如此,世界才能对PE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合理的态度;GP也才能更加清楚“转型”的方向和途径,更加明白自己的使命,更能尽心尽责并心安理得地为LP和自己赚钱,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学者也会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更多人会从“点水蜻蜓”变成“穿花蝴蝶”,去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PE.

从当年美国新桥入主深圳发展银行,甚至更早,从2000年前后,深圳筹备创业板开始,作者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一直关注PE/VC.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作者在2009年5月出版《私人股权基金》后的一些思考,如果对读者有些微的启发,当是莫大的安慰.

其实,要说的话在正文里基本讲完了,但好像要有一个前言才像一本书.

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PE业的下一个春天!(节选自《PE价值论》前言)